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23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36:44
    手砲的長度不一,有長管型的,也有精悍短小型的。公元 1364 年,Perugia 城訂購了 500 支手砲,每支槍管的長度不過巴掌大。公元 1371 年,倫敦塔管理員約翰‧哈爾頓在帳簿上記載他將三根手砲管(handgonnes)交運給某地主教。一支在德國坦能堡出土,日期造於公元 1399 年的手砲長 31 公分,口徑約 18 mm,重約 1.25 公斤。另一在瑞典發現的 14 世紀手砲長僅 20 公分。 這些手砲有許多在下方都有鉤用以鉤住胸牆以減低後座力,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德文的 Hackenbuchse、法文的 arquebuse、及英文的 Hackbut 和 Harquebus。







    上圖為公元 14 世紀中葉的鐵製瑞士手砲,槍管長約 18 公分,口徑約 30mm,重 2.25 公斤,槍管後下方突出的金屬插梢用於鉤住胸牆,有助瞄準及減低後座力。中圖為坦能堡出土的手砲之截面圖。下圖為 15 世紀初波西米亞的鐵鑄手砲,槍管長 42 公分,槍口口徑 18mm。

    一份公元 1411 年的德國手卷記載如何裝填手砲。首先要將槍管中裝 3/5 滿的火藥,用通條壓實,再放上一塊薄木片,然後才放彈丸。這種裝填法幾乎要把短短的手砲槍管填滿了,根本談不上彈道可言。手砲的發射方法則是將手砲用左手拿住,木桿夾在左腋下,右手拿一根燒紅的鐵條或木炭點入引火孔。這種方法無法瞄準,而且火槍兵必須靠近一個火堆,才能保持鐵條或木炭的紅火。

    公元 1430 年佛羅倫斯軍隊圍攻魯卡城(Lucca),魯卡的軍隊出城應戰,在佛羅倫斯一方的史家記載魯卡士兵持著長約一公尺綁上鐵管的木棍,從鐵管中發射出力足以穿透盔甲的鐵彈丸,把佛羅倫斯部隊打得大敗。


                                                    
    左圖是典型的 15 世紀圍城戰,長弓、手砲、再加上大型火砲。右圖是 15 世紀初的手卷圖繪,架在叉架上的手砲以一根末端燒紅的金屬桿點燃。


    隨著手砲的普遍使用,也有進一步的改良。引火孔逐漸移到右邊,加了一個小碟狀的有蓋藥鍋盛引藥,槍管加長,槍托縮短,除了步兵之外,也開始有騎兵使用手砲。

    進一步,有人將一片金屬彎成 S 形,前端有個夾子可夾住引火棍,金屬中間用釘子固定在槍身的木頭上,但仍可自由旋轉。由於形狀的關係,這個 S 形的金屬又被稱為「蛇桿」(serpentine),槍手只要將蛇桿的後端上移,前端的引火棍就會點入引藥鍋中,點燃引藥。由於這個發明,大大減少槍手的負擔。 到了火繩發明後,火繩槍的出現就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左圖是從波羅的海撈起的 14 世紀末葉手砲,槍身雕刻精細,上方的頭像具宗教意味,可能是耶穌,下方插銷也是用於鉤住胸牆,現存瑞典國家歷史博物館。右圖出自公元 1411 年的手卷,手砲上已經裝有蛇桿,下方的人正在鑄造彈丸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39:13
    在中國,槍的出現要比西方稍早。由於噴火筒的使用,很早就已經演進到使用演進到發射火箭的發射筒,再進一步發展到發射鉛彈不過舉手之勞。到了公元 13 世紀末葉,已經有發射鉛彈的雛形槍的出現。不過中國早期的槍仍然沿襲著從長矛及噴火筒合用的傳統,強調多功能,不但可做遠戰,還可近攻。




    「飛天毒龍神火槍」,中間細管可發鉛彈,兩側綁縛有噴火筒,前端分叉可做近戰武器。擊賊砭銃,柄長三尺,管長二尺,發彈可達三百步,筒身近戰可以衝擊。


    西方對於火槍的使用稍晚於火砲。由於火砲的體積與重量都不利運動,因此開始有人想到做成較短、口徑較小的砲管,並裝上一根木柄由人手持,比較能夠靈活運\用。因此,所謂的「手砲」(hand cannon)就此出現。

    最早有關火槍的記錄出現在公元 1324 年義大利佛羅倫斯城的紀年中,只是由於名詞上的混淆,並不能真正確定到底是小型的「手砲」或是比較大的火砲。公元 1331 年,義大利西維達勒城的紀年中也提到小型火器,一樣地也是無法確定到底是砲還是槍。

    有關「手砲」確切無誤的記錄在斯耶納(Sienna)附近的聖李奧納多修道院一幅公元 1339 年左右的壁畫中,畫中的士兵正在發射長度約 1 公尺的長管型火器。

    2009-9-8 11:50 上传
    下载附件 (15.87 KB)



                               




    左圖為義大利畫家 Paolo del Maestro Neri 在公元 1339 年作的壁畫,現存斯耶納圖書館。右圖為 15 世紀的英國手卷上發射手砲的圖繪。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43:15
    本帖最后由 呆呆星人 于 2011-10-18 21:43 编辑

    公元 14 世紀末,火砲的發展十分快速,已經依據大小不同的砲做分類:

    小砲:gunnae parvae,重約 15-20 磅
    中砲:gunnae de pondere medio,重約 20-50 磅
    大砲:gunnae magnae,50 - 100 磅。
    巨砲:gunnae maximae,100-300 磅。

    早期火砲使用的彈丸形形色色,從金屬箭頭,銅炮彈、鉛砲彈、鐵砲彈、到石頭砲彈都有。石頭砲彈通常給大型砲使用,它的重量輕,不易引起砲管膛炸,而且容易製造,成本很低。公元 1346 年,義大利佛羅倫斯城記載有用火砲發射,大如蘋果的鐵彈丸。公元 1377 年英國倫敦塔的清單記載有四具用來鑄造彈丸的鑄模,另有總重 612 公斤的鉛彈,同時還有 22 門火砲和 460 支火砲用的巨型箭矢。公元 1377 年,Odruik 圍城戰時,勃艮地公爵使用了可以發射 90 公斤重石彈的火砲。公元 1396 年時倫敦塔的記錄則列出了 1356 枚圓形石彈丸。




    公元 15 世紀的英國手卷插畫,圖中的火砲已經有很大進步,注意地上的白色石彈。


    當時火砲的威力並不是太強,大概只能造成一些結構上的損害。

    一名中古詩人寫道:

    Gonners to schew their art
    Into the town in many a parte
    Schot many a fulle great stone.
    Thanked be God and Mary mild,
    They hurt neyther man, woman nor child;
    To the houses, though, they did harm.




    上圖為公元 15 世紀時的版畫,使用火砲攻城。下圖是公元 1430 年左右的油畫,下方有三門大小不同的砲,藍色營帳上方則有四門裝有輪子的大砲

    到了公元 1400 年時,火砲已經相當普遍。小口徑的砲通常用黃銅或青銅鑄造,甕型的砲也可以鑄造,但是長管型的砲無法鑄造,必須由鐵條拼成。通常把生鐵條圍著一根圓柱,再加熱錘擊而成;由於品質無法控制,通常外面會再加上幾道鐵箍。整個過程就像製造桶子(barrel)一樣,所以砲管就此被稱為 barrel。




    公元 14 世紀末葉的銅鑄火砲,長約 30 公分,口徑 36 mm,重 9.07 公斤,現存瑞典國家歷史博物館。


    當時擔任砲手是很危險的工作,由於鑄造技術不良,什麼時候砲管會膛炸都不知道。而且當時火藥在使用前通常還得再混合一次,藥量比例錯誤或是混合不夠均勻都有可能膛炸。公元 1437 年洛克斯堡圍城戰中,蘇格蘭王詹姆斯二世就在親自督導圍攻城時被一門膛炸的火砲炸死。


    雖然如此,火砲的口徑和尺寸還是逐漸增加。盧森堡的甘特市(Ghent)仍然保存著一門生鐵製成、名為 Duille Grete 的攻城砲,重達 15,257 公斤(33,606 磅),口徑 83.8 公分(33 吋),發射的是 272 公斤(600 磅)重的石彈丸。土耳其回教帝國的蘇丹莫哈米特二世在公元 1453 年攻下君士坦丁堡、滅掉東羅馬帝國時用的圍城大砲口徑達 76 公分,裝填及發射一發半噸重的石彈要花上兩個小時。倫敦塔現存一門跟這些攻城砲類似的一門火砲,它是在公元 1464 年由土耳其造砲巨匠穆尼耳‧阿里鑄成,長 5.2 公尺(17 英尺),重量超過 17 噸,發射時裝用重達 136 公斤(300 磅)的火藥,可以將 295 公斤(650磅)重的彈丸投射到 1.6 公里(1英里)之遙;這門砲和其他同型的大砲據守韃靼尼爾海峽達 350 年之久,故又稱「韃靼尼爾大砲」。另一門由蘇格蘭王詹姆斯二世訂製的著名火砲是 Mons Meg,長 4 公尺(13 英尺 4 英吋),口徑 50.8 公分(20 吋),可以發射 200 公斤重的石彈,現正保存於英國愛丁堡。








    上圖為現存於英國愛丁堡的 Mons Meg。下圖為存於倫敦塔的「韃靼尼爾大砲」,砲身可分成兩截運輸,以螺紋鎖上。


    在這時候,已經不再以砲身重量來分級,而是由砲彈重量和倍徑來區分。

    以砲彈重量來分的話,所謂的 12 磅砲就是能夠發射重 12 磅砲彈的火砲。而倍徑則是從公元 16 世紀開始,以砲身的長度與口徑間的比例來對火砲分類。

    通常分為下面幾類:

    長型砲(culverin),倍徑約 30 倍。
    加農砲(cannon),用以轟擊堡壘城牆,倍徑通常在 20 到 25 倍之間。
    圍城砲(pedrero),倍徑在 8 到 10 倍間,通常使用石製彈丸,用於圍城或海戰。
    臼砲(mortar),倍徑比 pedrero 更小,主要用於圍城之用。
    這些早期的火砲由於重量不輕,發射緩慢,通常是在圍城時做為轟毀城牆之用,極少用於野戰。大部份的砲也都是裝在固定的木架上,雖有可以調整砲角高低的楔子,卻沒有像日後的車輪可以運動。裝用車輪的火砲要到 15 世紀中葉後才逐漸出現。

    2009-9-8 10:59 上传
    在公元 1474─77 年間的勃艮地戰爭中擄獲的野戰砲,生鐵製造的砲管長 158 公分,口徑 7.5 公分。現存法國 La Neuveville 博物館。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45:34
    西方對火砲最早而無爭議的書面記載出現在 Walter de Millimete 替英國愛德華王子(日後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在公元 1326 年寫的書 De Offciis Regnum(論國王的職責)中,有一張用火砲發射金屬箭頭(bolt)的彩圖。雖然沒有任何文字說明,卻無疑地可以看出是門火砲。在 de Millimete 的另一本沒有記載日期的書中,也有類似的圖片。這兩門火砲作甕狀,平放在木製平台上,沒有任何能夠抵銷後座力的裝置。砲手用一根燒紅的鐵條或木條引燃引火孔中的引藥。




    上圖是西方文獻中出現的第一門火砲,Walter de Millimete 手卷中的插畫。下圖為Walter de Millimete 另一手卷中的插畫。


    同一年(公元 1326 年),義大利的弗羅倫斯城訂購了銅製大砲和一些鐵彈丸和鐵箭矢,交易文件還保留到今日。愛德華三世在公元 1327 年跟蘇格蘭人作戰時曾經攜有一些「crackys of war」,大約是重在 15 至 30 磅之間的輕型砲。公元 1345 年二月一日,愛德華三世的大侍官記載了一筆修理 13 門大砲 的費用。同年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 Crecy 之役,愛德華三世可能用上了兩到三門大砲,造成法軍方面十字弓手的驚慌。其後不久,他使用大約 20 門大砲來圍攻加萊城堡。



    公元 14 世紀中葉的攻城大砲,尾端的螺紋用來固定在砲座上


    到公元 14 世紀中葉,火砲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各地各時的名稱都不同,造成不少困擾。英國稱之為 gunna、gonne、gounne、或gunne。一些學者認為 gun 這個字可能來自條頓族的字根 gun,如 Gunhilde 和 Gundeline,意思是「戰爭」。法文早期用 pot-de-fer (鐵甕)來稱呼火砲,義大利文用 vasa,指的是甕或大瓶子。在歐洲其他地方稱為 tormentum pyrium (發火投石機),ballista mirabilis(驚人的投石機),igniferens tubus(噴火管),以及 bombarde (從希臘文 bombos 而來,意為大聲哼叫)。





    公元 14 世紀中葉及公元 15 世紀初期的攻城火砲。右方整座攻城塔可以推到接近敵人城牆處,塔樓可以用弓箭或槍壓制敵人守兵,下方火砲用來轟毀城牆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47:29
    本帖最后由 呆呆星人 于 2011-10-18 21:47 编辑

    第二章 槍砲的發明

    概論


    火藥雖是中國的發明,但是被真正拿來大量應用的卻是在西方的槍砲上。中國雖然早有噴火筒的發明,而槍砲也是噴火筒的合理延伸,但是並不能就此推論槍砲也是中國發明出來的。更可能的是,槍砲不是一人一地的發明,而是由於火藥知識的傳播,在許多地方幾乎同時發展出來的。

    早期火藥在中國軍事上的應用以前一章所述的噴火筒及炸彈為主,而在西方則以火砲首先出現。這個現象告訴我們,由中國傳播到西方的是火藥知識,而非直接的軍事發明;蒙古西征將火藥帶到西方的可能性也就更低了。

    雖然槍砲的發明並沒有確定的記錄,但可確認的是在 13 世紀末葉,東方和西方都已經有雛形的槍砲出現。

    火砲

    火砲在西方的出現據考證應該是在公元 1250 至 1275 年間在北非及西班牙的摩爾人王國中,這也是阿拉伯人將火藥引進西方的旁證。最早的砲都是臼形,顯然是從調製混合藥物的石臼而來。這些石臼砲的尺寸不大,裝藥量也不多,發射石彈的殺傷力有限,但是心理震撼的效果一定不小。

    在中國,火砲大約也在同一時期發展出來。北京附近曾挖出公元 1288 年鑄造的銅炮,大小確是屬於火砲之級,只不過不知道是裝填固體彈丸做為攻城之用,還是填裝了碎石鐵片殺傷人員。明初(14世紀初)鑄造的銅炮出土的更多。



    上端兩圖為公元 14 世紀前葉的中國火砲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47:44
    火藥在現代的應用

    除了軍事用途外,火藥在民間的應用進展不快,一直要到 17 世紀時才用來採礦或開隧道。公元 1627 年在匈牙利的雪姆尼茲(今日捷克境內),火藥被用來採礦;公元 1679 年,法國用火藥來開掘馬勒帕斯隧道。

    19 世紀後葉在爆炸物質的研究上是個突飛猛進的時代,各種更有效率的爆炸物一一出現。火藥做為槍砲推進劑和彈頭裝藥的角色被無煙火藥和黃色炸藥(TNT)取代後,逐漸步入歷史殿堂中冷清的一角。

    受到近年來歐美歷史扮演(enactment)風潮的影響,不少人也開始對使用火藥的仿古前裝槍械發生興趣,各地成立不少這類的射擊俱樂部,更有人用來狩獵。為了解決火藥的缺點,廠商也推出了一些火藥的代替品,讓槍客能享受火藥射擊煙霧瀰漫的特殊情懷而不必擔心殘渣的問題。這些替代品中比較出名的有 Pyrodex,號稱和火藥是等份量的替代品,原來火藥裝藥量多少,Pyrodex 就用多少,十分方便。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48:52
    火藥的製造

    早期的火藥是將各成分研磨成細粉混合起來,被稱為「serpentine」或「meal」。這個方法有許多缺點:

    在運輸時因長途搖晃造成硝和硫磺沈積桶底,而較輕的木炭會跑到表層。
    火藥粉末很容易受潮。
    在槍管或砲管中裝填時也往往擠壓得太緊而沒有足夠的空間充分燃燒。

    在混合的過程中常常發生塵爆現象,十分危險。
    由於成分容易分離,許多時候砲手在使用前還得將火藥重新混合一番,更增加了危險性。而且,火藥的品質管制不良,時好時壞,很難判斷多少火藥才夠發射砲彈,一不小心就膛炸。所以早期砲手的工作也是極度危險。




    火藥的製造,德國手卷 Codex Germanicus 600,公元 1390 年,現存慕尼黑博物館。


    火藥的製作原本都用手工,但是很快地就開始用由水力推動的磨坊來大量拌製,能夠降低成本。公元 1435 年,世界上第一間用水車推動的火藥廠在德國的紐倫堡設廠。

    在公元 1550 年,法國人發明了「濕製法」:先將各個成分浸水潤濕,然後混合起來作成大餅狀,在曬乾或風乾後打碎,用細篩子篩過,火藥粉會變成小顆粒狀(grain),然後裝在大桶裡不停翻攪(tumbling),磨掉顆粒的稜角並加入石墨拋光。用這種方法製造出來的火藥各成份分子間構成比較穩定的結構,長程運輸時不易分解,而且顆粒間的燃燒空間較大,容易均勻地燃燒;由於製程的關係,這種火藥被稱為「corned」火藥。不過這也加強火藥的威力,使得許多原來還算安全的槍砲都變得有膛炸的危險。

    現代火藥的製法和 16 世紀時的製法大同小異,只不過一切都已經自動化並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製程的安全性與成品的品質。現代火藥配方的比例 7.5:1:1.5(硝:硫:碳) 也是在 19 世紀時確定下來的。

    對西方世界來說,硝的取得一直是製造火藥時最大的問題。由於歐洲基本上不產天然硝,只能從人畜排泄物堆肥中取得(尿中的氮酸經自然化學反應與鉀結合而成),在 18 世紀之前大大限制了火藥的使用。英國在17世紀時還有專門的集硝官(Salt-peter Man),隨時可以闖入人家中把廁所、馬廄地面挖起來蒐集天然硝,英王查理一世還下令全國所有這些地方的地面不准鋪石板或木板;這直到英國取得印度,才有比較充裕的貨源供應。這個現象也反映在美國獨立革命之中,華盛頓麾下的軍隊整個戰爭期間一直為火藥供應不足的問題所困擾。到了 19 世紀中葉,在智利發現了大量的硝酸鹽礦(sodium nitrate)。這些鹽類和氯化鉀(可從海水中大量提煉)反應後可以便宜地製造出硝酸鉀,這才解決了硝的供應問題。

    後來,美國人拉馬特‧杜邦在公元 1858 年發明了使用硝酸鹽來直接製作火藥的方法,成本要比使用硝酸鉀便宜很多。用硝酸鹽製造的火藥雖然爆炸威力較用硝酸鉀的小,但由於便宜,十分適合用在挖礦開路之用。後來就將使用硝酸鉀的火藥稱為 A 類火藥,用硝酸鹽的則是 B 類火藥。根據顆粒來分的話,又可分為從 F,2F,直到 7F 等 7 級。F 級顆粒最大,7F 最小。如果經過拋光手續的話再加一個 g 。所以可以看到火藥的分級如 2FAg,3FB 等。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49:33
    火藥到達西方的路徑

    在一般歷史學家的說法中,認為火藥是經由蒙古西征傳到歐洲的。其實這個說法有很多疑點。

    首先來看一下所謂的蒙古西征是什麼。在蒙古史上的西征有三次,第一次蒙古西征發生在公元 1219 年,成吉思汗親征攻滅中亞的花剌子模,並分軍攻打俄羅斯欽察部及印度河流域北部,直到公元 1225 年返回蒙古本部。第二次西征發生在窩闊台汗時期,在攻滅金國後,派拔都於公元 1235 年西征,下莫斯科,敗東歐聯軍,前鋒直逼維也納近郊,後因窩闊台病逝,於公元 1242 年班師。第三次西征為蒙哥時期,公元 1252 年派旭烈兀進攻近東一帶,10 年內滅木剌及黑衣大食,下巴格達,入敘利亞。

    第一次蒙古西征基本上只到達中亞一帶,並沒有跟歐洲有直接的接觸。而且成吉思汗當時不過是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霸主,文化仍相當落後,對於火藥的認識應該極為有限。而中國當時有金、宋對峙,雙方對於像火藥這種軍事技術的管制相當嚴格。北宋時就已經禁止將硝石及硫磺輸出外國,並且將其收為公營。宋史食貨志下八有道:「熙寧八年,市易司請假奉宸庫象、犀、珠直總二十萬緡,於榷場貿易,明年終償之。詔許。九年,立與化外人私貿易罪賞法。河北四榷場,自治平四年,其貨物專掌於三司之催轄司,而度支賞給案判官置簿督計之。至是,以私販者夥,故有是命。未幾,又禁私市硫黃、焰硝及以盧甘石入他界者,河東亦如之。元豐元年,復申賣書北界告捕之法。」。

    對於一個還是文化落後、近乎野蠻的游牧民族來說,他們如何獲得火藥、瞭解它的成分、並且大量應用在作戰上呢?更何況,蒙古草原上不產硫磺也不產硝石。所以不可能是發生在第一次西征時。

    蒙古第二次西征的拔都西征,在範圍上要遠得多,在時間上也比較妥貼(公元 1235 年至 1242 年)。此時蒙古已經滅金,接收華北一帶,應該接觸過火藥。但是再仔細考究一下,蒙古並沒有長程補給的能力,拔都如何能夠在西征時維持大量的火藥儲備?而且蒙古在滅金時基本上以燒掠戰略為主,人民流離失所,更不可能維持火藥的生產與儲備。

    另一方面,早期的火藥威力不足,無法用以攻城。金人、宋人對火藥的使用主要是在人員殺傷方面(例如:「轟天雷」、「震天雷」之屬),要說蒙古西征用火藥來攻城,這種可能性極微。更何況,蒙古人自公元 1235 年至 1251 年間跟南宋長期交戰達 10 多年之久,即使有火藥,應當會用在跟南宋的戰爭上,能有多少剩下來千里迢迢地拿去供應拔都?

    更進一步來看,以蒙古人作戰時的燒殺傳統來說,他們鐵蹄下的又有多少倖存者能夠知道蒙古人使用火藥的秘密與配方?這個配方又如何能夠在 1241 年前流傳到西歐讓培根寫入他的書中?培根既然是從他人口中得知火藥的存在與成分,很顯然這個知識的傳播要更早得多,因此拔都西征而帶入火藥的說法也是不太可能。

    而第三次西征則時間過晚,雖然直接進入近東,跟當時燦爛的回教文化大量接觸,而且當時滅金已經 10 多年,有可能已經掌握到火藥的製造與使用,但是這時間卻晚於西方最早記載火藥的記錄。所以這也不能做為火藥西傳的時間。






    公元 1293 年日本記載蒙古入侵(公元 1274 年及 1281 年)的手卷插畫,在左方蒙古士兵前爆炸的正是鐵殼的「震天雷」。日本當時沒有火藥,「震天雷」的來源大概是從蒙古軍手上俘獲的戰利品。


    那麼,到底是怎麼傳播的?比較有可能的是東來從事貿易的所謂「胡商」,也就是阿拉伯人。他們到了中國,特別是南宋,自然對於火藥會有所接觸。他們可能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商機,因此就將其引進中東一帶,再輾轉傳入歐洲。這要比由沒有什麼文化的蒙古游牧民族做為傳播媒介要可能得多了,前述阿拉伯文獻對「中國雪」的記載也是很好的佐證。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50:35
    本帖最后由 呆呆星人 于 2011-10-18 21:51 编辑

    火藥在中國軍事上最早是用在噴火筒上,將火藥及其他易燃物或毒素混合裝在竹筒中,再裝在矛桿前端,點燃後噴向敵人。最早的記錄不是在書上,而是在敦煌石窟出土的一幅絹畫上。在這幅佛教故事畫上,佛陀在菩提樹下靜坐,周遭的魑魅魍魎正使用各種方法來擾亂祂的心志,在圖畫的右上角有一天魔正使用一根噴火筒,噴出熊熊烈焰。這幅絹畫年代不會晚於公元 950 年,所以我們可以推知早在 10 世紀初中國已經知道使用噴火筒。另一敦煌的石刻中,也有噴火筒的身影。

    到了 11 世紀中期, 中國已經有爆炸性的炸彈出現。出版於公元 1044 年的武經備要中描述如何製造「轟天雷」,雖然主要是用來在敵軍人馬間製造混亂,殺傷力不是很強,但的的確確是會造成如雷鳴般巨大聲響的炸彈了。

    火箭大約在公元 1150 年左右出現,最早是用在煙火上,但是很快地就被用來做為發射箭矢之用。除了多管火箭(像今天的蜂炮)外,更有多段火箭的出現。




    中國古代早期的火砲、多管火箭、及名為「梨花槍」的長矛噴火


    金宋交戰時已經普遍使用火砲,不過當時所謂的火砲應該指的是炸彈。金史列傳第三中記載金朝水師被南宋水師擊敗的經過:「有頃,敵果至,見我軍無備,即以火砲擲之。鄭家顧見左右舟中皆火發,度不得脫,赴水死,時年四十一。」火砲能夠丟擲,顯然是炸彈或燃燒彈之類,不是後來用火藥推進的大砲。

    到了公元 1221 年金人在對抗南宋時使用鐵殼的「震天雷」。鐵殼炸彈的使用顯示著火藥配方的進步,殺傷力大增,已經不是僅僅用來做為嚇人的工具。

    公元 1231 年金人在山西用它來對付入侵的蒙古人。金史列傳第四十九完顏訛可列傳:「板訛可提敗卒三千奪船走,北兵追及,鼓噪北岸上,矢石如雨。數里之外有戰船橫截之,敗軍不得過,船中有火砲名『震天雷』者連發之,砲火明,見北船軍無幾人,力斫橫船開,得至潼關,遂入閿鄉。」。

    到了公元 1232 年蒙古人圍攻金國行都南京(開封)時,也使用震天雷來守城。金史列傳第五十一赤盞合喜列傳:「其守城之具有火砲名『震天雷』者,鐵殼盛藥,以火點之,砲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大兵又為牛皮洞,直至城下,掘城為龕,間可容人,則城上不可奈何矣。人有獻策者,以鐵繩懸『震天雷』者,順城而下,至掘處火發,人與牛皮皆碎迸無存。又飛火槍,注藥以火發之,輒前燒十餘步,人亦不敢近.大兵惟畏此二物云。」金國守軍將震天雷用鐵鍊垂入挖牆打洞的蒙古軍戰壕中,引爆後蒙古士兵屍骨蕩然無存;這種爆炸威力與應用,當時無論西方或是阿拉伯都是瞠乎其後。

    很明顯的,火藥是中國的發明。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0-18 21:51:50
    火藥是中國的發明

    不過,培根並沒有說火藥是他自己的發明,在他公元 1266 年的手卷中更說火藥是「廣為人知」(known in diverse places),可見他很可能是個記載者。而到底誰是火藥的發明者呢?我想我們可以從火藥的成分來推斷。

    火藥的主要成分是硝、木炭、硫磺。後兩者不足為奇,在西方早就有使用的記錄,也是戰爭中引火物的重要成分。但是真正讓火藥具有爆炸的性質並跟從前那些引火物有所區別的地方在於硝的存在,所以對於硝的知識和使用可以作為很好的指標。

    硝(saltpeter)是硝酸鉀(potassium nitrate)的俗稱,天然硝是白色結晶,通常產在炎熱氣候下水畔的鹽滷地,或是在人畜排泄物的堆肥中。西方在 13 世紀前並不知道有硝的存在,完全找不到有關硝的記錄,他們對硝的認識很可能是從阿拉伯人來的。而阿拉伯人知道硝的存在也比西方早不了多少,阿拉伯文獻中第一次提到硝是在 Abu Mohammed al-Malaqi Ibn al-Baitar 於公元 1240 年寫的手卷 The Book of the Assembly of Medical Simples中,稱之為「中國雪」、「中國鹽」。

    而中國對硝(古文又作「消」)的認識與使用早在西元前二世紀時就有記載,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說:「菑 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來召臣意。臣意往,飲以莨藥一撮,以酒飲之,旋乳。臣意復診其脈,而脈躁。躁者有餘病,即飲以消石一齊,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可見中國很早之前就把它拿來當藥使用,而最早的使用可能可以回溯到西元前四世紀。集韻說「芒硝」是藥石的一種,本草綱目載:「生消石,諸鹵地皆產之。」

    另外,在傳統煉丹士的配方中,硝石也一直也是很重要的成分之一。所謂「消」,原來就有「消融」的意思,用在煉丹術中,取的就是它可以用來將某些礦石溶解的特性。當時硝的用量一定不小,後漢書禮儀志中說:「日夏至,禁舉大火,止炭鼓鑄,消石冶皆絕止。」可見當時不只是採集天然硝來用,更有提煉硝石的工業。

    公元 300 年時葛洪著的抱朴子內篇卷十六黃白卷中的「小兒作黃金法」中已經有用硫磺、硝石及其他原料混合而成的煉金秘方。唐代名醫孫思邈(公元 650 年)也曾使用硫磺和硝石製成具可燃性的藥方。公元 808 年,趙乃安的書中記載了一份由兩份硝石、兩份硫磺、以及半份乾藥草混合而成的藥方。到了公元 850 年,一本道教煉丹書中記載,有人將硫磺、硫化砒、硝石及蜂蜜混合起來燃燒,不但燒傷了手和臉,連房子都燒掉了。公元 1040 年出版的武經備要上列了三份非常接近火藥的配方。




    敦煌石刻,右上角的天魔(小鬼?)手持噴火筒。

你可能喜欢

枪械发展史(ZT)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