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希腊、罗马的兵器与其时代的关系——马其顿武器体系 

2011-02-13 12:22 发布

1797 2 0
马其顿武器体系
   
    希波战争令希腊人大开眼界。战后,希腊世界的武器体系出现了若干变化。最突出的是轻装兵的复兴。波斯军事智慧和希腊经验相结合,产生了盾兵这样的新式格斗兵种,这种步兵是雅典将军埃菲克拉特斯在公元前三九二年首创的,他们穿着皮甲或亚麻甲或者少见些的棉甲,使用剑和盾牌。在多山的地区,如果使用得当,如突袭敌军的侧翼,他们通过格斗,是可以给重步兵方阵构成重大威胁的(前面已经说过,重步兵方阵是不灵活的)。在射击兵方面,希腊人的运用技巧也有所提高,这种提高突出的表现在叙拉古打败雅典的最后战斗中,叙拉古骑兵突来突去的战术,让我联想起西亚的骑射,不过叙拉古骑射手以投枪为主要武器——这里要说明一下,由于投枪的心理威慑力和在近距离上的杀伤效果超过弓箭,所以在古代,投枪是骑射手很喜欢的一种装备,包括蒙古人也是如此。
    希腊轻装兵的复兴,跟重步兵的衰落有关。在波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公民社会逐渐瓦解,自由手工业者渐渐被奴隶劳动排挤(奴隶劳动的成效不能跟自由手工业者相比,但成本很低,因此在商业中具有优势)、自耕农因为土地兼并而不断减少,贫富矛盾激增。因而公民重步兵的数量和质量,也逐渐下滑,这就相对的提升了轻装兵的地位。
    除了轻装兵的复兴,在射击武器方面的成就是前399年在叙拉古发明了俗称腹弓的希腊弩。这种弩射程非常远,是一种可怕的武器,韦格蒂乌斯称之为“蝎子弩”,它在整个古代一直使用,但因为制作复杂(这点从它的外形图就可以看出)、最主要的是由于它仍然无法有效对付重装兵,而在对付轻装兵方面,又不如射速更快的弓箭,因此装备量不大,且主要用于攻守城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武器必须服从于它的环境。
    重型武器的最大发展是重型投射兵器的出现。希腊最初的投石机大概是从西亚引进的,在雅典围攻叙拉古时第一次使用。重型武器使攻守城池的斗争天平移向了攻城方一边,只有最坚固的城池才能承受投石机的打击,且如果没有对应的守城武器,守城军队的恐惧将无法掩饰。重型投射兵器的出现和其他攻城武器和技术的进步,给予军队迅速攻破城市的可能性,只要使用大量攻城武器,就可以把原来视为畏途的攻城战,变成轻松的战斗。
    新型兵器和使用它们的新兵种的出现,以及旧兵器使用方法上的进步,预示着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马其顿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希腊和西亚武器的精华的结果。作为马其顿军队中坚的,依然是重步兵,他们将重步兵的密集方阵和突击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由于马其顿长矛长达4米以上(腓力和亚历山大时代),所以敌方的绝大多数长兵器都不能抢在马其顿重步兵之前刺中他们,无论在实际效用上还是在心理效果上,这种长矛都是非常有效的。但为了把突击的威力发挥到最大,马其顿重步兵也付出了代价,首先,为了双手持矛,他们的圆盾直径从近一米减少到了60厘米,这就削弱了盾的防护力;其次,为了保证机动性,有的重步兵穿着皮甲,这就进一步的削弱了防护力。其实,马其顿重步兵的武备,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为在广大的亚细亚战场上驰骋而准备的。
    重步兵方阵有其笨拙性,因此在方阵两翼,以轻装兵作为机动的“铰链”(富勒语),这种轻装兵中最著名的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盾兵,在亚洲的战争中,如阿格瑞安部队这样的轻装兵,发挥了很大作用。射击兵的装备没有大的变化,主要的进步是装备了希腊弩,通过招募精于射击的外民族兵员,射击技术得到了提高。而重型武器的装备则取得了很大成就,T·N·杜普伊将之称为野战炮兵的鼻祖,这些“野战炮兵”由轻便的投石机和弩炮武装起来。
    马其顿军队跟希腊军队最大的区别在于重视骑兵,说到这里,我再次感到奇怪,因为马其顿军队的武备和编制,看上去都是为了远征亚洲而准备的,而跟希腊附近地区的实际需要大相径庭(这点可以从后来安提柯王国装备的变化看出)。马其顿骑兵有两种,一是使用投枪的希腊轻骑兵,二是使用长矛的伴侣骑兵,也就是重骑兵,他们发挥突击作用,由于马镫发明之前在马上使用长兵器需要高度的技巧,所以他们的人数受到限制,大约只有1800骑。
    在兵器方面,马其顿重步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那长长的矛,但也不必太过于夸张其长度,实际上亚历山大时代的长矛,折合公制长度不过是4.2米,跟后来瑞士长矛兵类似。我们常听到的那些惊人的长度,是后来希腊化国家逐渐达到的。在突出了长矛之后,重步兵只留下了很短的短剑,只能用于防身而已;而盾兵顾名思义,是以盾作为重要防御手段的,这些圆盾跟原先希腊重步兵的圆盾外形相仿,而盾兵的短剑比重步兵的长,便于肉搏——在这点上,马其顿盾兵可以理解为不带投枪的罗马军团兵;在重骑兵和部分重步兵的防护装备方面,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马其顿引入了西亚的鱼鳞甲,这种铠甲是铁制的,而且跟铜胸甲相比,比较便于活动;轻骑兵的主要武器是投枪,它的功用我已经作了说明。
    有了这些武器和兵种,加上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公民兵制以及腓力对军事训练的重视,,马其顿军队成为那个时代装备最好、训练最精、士气最高涨的军队。从武器体系上讲,马其顿军队的最大长处是将强大的突击力和惊人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它是一个几乎无懈可击而又凶险万分的整体,而如果分开来,各部分依然具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史学家对马其顿军队都是赞不绝口,杜普伊甚至说若在腓力或亚历山大的指挥下,它或许可以战胜冷兵器时代任何军队,当然这有所夸张,马其顿军队毕竟是一支步兵时代的军队,不能超越它的历史。
    马其顿军队武器体系的一般使用,可以通过下面一个理想的典型战斗来加以说明。
    首先,在布阵时,以重步兵方阵为中坚,两翼配置盾兵,再往左,配置轻骑兵,最右翼则是伴侣骑兵。开战后,射击兵在重步兵前面展开,遮蔽主力队形。重步兵方阵稳步推进。盾兵在两翼跟进,步兵的总队形类似汉字的“八”字,而左翼轻骑兵迅速迂回敌阵右翼,将之搅乱。右翼重骑兵迂回敌阵左翼,如果条件有利,则向敌军左翼暴露出来的侧面发起坚决突击,如果敌方有所准备,则仅只攻击敌方较脆弱的轻装兵,待重步兵与敌交战之后,再配合一起发动总进攻。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真实的战斗则不会如此顺利,下面拿几个著名的战斗来进一步说明马其顿武器体系的用法。
    在喀罗尼亚战斗中,马其顿军队遇到的是希腊联军。虽然马其顿各种武器和兵种,除了重装骑兵,几乎都是希腊人的创造,但希腊人的作战方式,基本上还是老一套的重步兵对决。但随着公民社会的瓦解,以雇佣兵为主体的希腊军队早就没有了原先的勇气,结果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依靠重步兵方阵的希腊军队抵挡不住诸兵种结合的高度灵活的马其顿军队,最后遭到大败。在这一战中,因为马其顿长矛的长度,希腊重步兵不能够像原来一样进行有效的突击和推进,而希腊轻装兵的训练本来就不如重装兵,骑兵更是微不足道。从武器的使用上说,马其顿对希腊的胜利,可以认为是灵活的多兵种配合体制战胜了笨重的重步兵体制。
    马其顿进行的最巨大的战争,是对波斯的征服,这场战争也很好的表现了当时西亚武器体系对于欧洲武器体制的劣势。
    波斯帝国这时已经高度腐烂。尽管在希波战争败北之后,波斯人痛定思痛,对自己的武器进行了若干改进,但武器的改进远没有政治的腐朽快。而且,波斯以小民族统治庞大地区的死结,完全无法解开,因此我前面分析过的波斯武器装备体制的弱点,也完全没有克服。波斯统治者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是大量招募外族雇佣军。当然的,这些雇佣军不能威胁波斯的统治,在这个前提下,波斯人也是很欢迎精兵的。因此不难理解,在对马其顿的战争中,起最大作用的是招募自波斯领域外的希腊雇佣军,因为这些军队不是来自波斯统治区,当然也就不会有养虎为患——民族起义——的风险,波斯人会全力支持他们把自己锻炼为精兵——至少也是很宽容的对待他们。然而,因为根子上的问题没有解决,波斯军队装备的总体水平,仍然是不能跟马其顿相比。而且由于政治的腐朽和国家初起时锐气的失去,可以说波斯对希腊的劣势,比希波战争时候更加大了。
    尽管如此,波斯军队依然是必须全力应对的强敌,首先,他们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如果说在狭小的希腊庞大军队不能充分发挥威力的话,那么在西亚的平原上,这个问题就消失了;其次,波斯毕竟是一个庞大帝国,吸收了西亚两千多年政治和军事斗争的经验,在遇到亡国危险的时候,会把这些谋略全部使出来;最后,在武器及其使用方面,波斯军队中有若干长处,是马其顿所不及的。这些优势我在下面要讲到。
    在欧洲人眼里,斯基泰人是以骑射见长的。波斯人把他们招募过来以后,斯基泰角弓就成为了马其顿人必须好好考虑的问题。事实上,后来在中亚,斯基泰的骑射确实曾对马其顿军造成严重的威胁。况且,斯基泰人过着纯朴的生活,在勇气和马术的娴熟上,也是值得重视的。跟其它游牧民族一样,斯基泰人习惯于在敌人武器的射程之外跑马射箭,而不进行肉搏战。对于不够灵活的军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而另一种值得重视的兵种,虽然在抵御马其顿的战争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但在未来,它的后代将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于终结了欧洲古代军事史——在波斯军队以及招募来的斯基泰人中,出现了人马都披甲的骑兵。不过,所谓马的防具,一般只是铁制的护脖和护胸,并不像后来的具装铁骑一样保护马匹全身。但这种防护已经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就是使马匹的前部不受敌兵器的伤害,从而使它们在冲锋中可以具有更大的存活率,使冲击力大大加强。
    从武器和兵种配置来说,波斯跟马其顿一样是应有尽有了。跟对付希腊人的时候不同,亚历山大不再具有武器体系的灵活性这种优势。因此在对波斯的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马其顿公民兵的勇敢和训练,和亚历山大对自己军队的熟悉和天才式的运用,以及最重要的——政治。这里要讲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从前的学者认为马其顿重骑兵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实际上,波斯骑兵和斯基泰的重骑也具有同样的能力,所以这算不上一个重要的优势。如果一定要在武器上找一个优势的话,那么我认为马其顿长矛是唯一明显优于波斯的武器。  在波斯对马其顿的战斗中,出现了两种笑料兵器:驷马战车和战象。驷马战车大概是波斯从中国引进的产物(因为世界上最早的驷马战车出自中国,而波斯在崛起的时候是不使用战车的),只是对它进行了一个改进:在车毂外加装刀片,这样,就可以杀伤一路上遇到的步兵和骑兵,把驷马战车的突击作用发挥到极致。但驷马战车的根本性的缺点:笨重不灵活则无法改变。因此马其顿军队很容易的就消灭了它:首先是弓箭的射击,然后,步兵让开道路,使它们进入战线后方,由那里的轻步兵和轻骑兵加以消灭,结果是马其顿军队“没有任何损失”。而战象同演的没有任何大作用,也许是用弓箭就可以把它们消灭了。
    在毁灭波斯帝国之后不久,马其顿跟斯基泰人再次交手。在中亚的战斗是比较典型的对付游牧民族的战例。塔内河之战是成功的例子,在亚历山大的亲自指挥下,马其顿军队用弩炮、骑兵和轻步兵配合打败了斯基泰人。很明显,文明国家的军队只要纪律严明,在战斗中找准地方的要害,一击之下,纪律不严的游牧民族军队就会溃败。弩炮尤其能够给予他们很大的心理震撼(其实,古代的弩炮射速、准确度都很有限,在野战中,实战价值不大,但对于训练或勇气不足的军队,如果在野战中初次遇到,对心理是一个重大考验)。而卡拉那斯指挥下的骑兵部队,却在坡刊提米塔斯河遭到弓箭的猛射而失败,可见指挥官的能力,是决定胜负的要素。 
    当马其顿军队到达印度的时候,第一次遭遇了在装备方面跟它不相上下,甚至还胜出的军队。在整个古代,印度的兵器都是很有名的,由于印度铁矿的质量优良,加上印度人民独有的兵器制造工艺,其铁兵器的性能非其他文明国家可比(也许只有日本可以例外);而印度向来重视弓箭,所以其长弓也极具威力。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盛赞了印度的铠甲和长弓。然而,从双方的胜负和伤亡比来看,印度的武器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优势,这再次说明了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武器终究是通过人来发挥作用的。
    总之,在亚历山大的率领下,马其顿军队打败了它的所有对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应该说,武器的质量,和对其合理的运用,是这些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当亚历山大逝世,马其顿帝国分裂以后,这种优势也就一去不复返了。在希腊化时代,希腊化国家的武器制造和配备,没有遵循亚历山大的合理经验,而是走上了一条畸形的道路,拿安提柯王国来说,长矛变得越来越长,最后达到了6-7米这样的惊人长度,从而使重步兵方阵变得很不灵活,按理说这样笨拙的方阵,应该由原先就有的那些轻装兵和骑兵配合,但安提柯王国的轻装兵碌碌无为,而骑兵更是萎缩得非常厉害。最后,马其顿军队只能是变成了一支笨重单调的军队,加上各王国的君主专制的加强,军队的勇气也就逐渐消失,当遇到罗马的时候,它们的命运也就完结了。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2

你可能喜欢

【转帖】希腊、罗马的兵器与其时代的关系——马其顿武器体系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