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称谓大观 

2011-01-27 20:19 发布

中国古代称谓大观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
一、尊称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

按敬辞的词性分三种情况
:

(一)是直接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这些均可译作
”.

(二)是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这种词都是双音节词,这种称呼又有三中形式:一般的尊称用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这些名词也都可译为”,陛下是专称君主皇帝,可不译,官职身份的也可不译
.

(三)是用形容词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物行为,这种词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弟、贤妻
:仁兄、仁弟


: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礼、大作、大驾。



这些词一般都不需要翻译
.

这些敬辞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以上一二两种情况到现在基本不用了;而第三种普遍仍用,这些称呼既很尊重对方,又有亲切感,语言气氛也很和谐
.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12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19:47
    二、谦称
        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认识和掌握。
      一种是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又可分以下四类:
        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

    “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赤壁赋》)用姓;“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用名。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歉下。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另一种是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这种词都是双音节合成词且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从修饰词的词性来看,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小:小女、小儿、小号。           微:微臣          卑:卑职.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
        二是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窃”可译为私下私自)
        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三是用名词来修饰,以示谦下。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

    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这些谦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种情况基本不用了,第二种情况还有部分仍在用.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20:08
    三、其它称谓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
        他称是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尊称都属于他称.
        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女流。”
        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国士”。
        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如用“巾帼”代称女子,用“梨园”代称戏班,用“俳优”代称滑稽演员。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
        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如“老庄”指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及其学说,“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20:26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称期颐。
        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别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对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学称:同窗。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20:43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24:18
    下面是维基百科的,可能有重复
    称谓

    称谓广义上可以指名称;狭义上指人交往当中彼此的称呼,这种称呼通常基于血缘关

    系、职业特性、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等因素,有时也可以指人的姓氏、名字。

    称谓是为了表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才产生,它区分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不

    同角色。许多都是成对出现的,例如:

    先生——小姐——女士
    丈夫——妻子
    父亲——儿子
    祖父——孙子
    师傅——徒弟
    教师——学生
    很多民族如汉族对表达同一含义的称谓分为尊称、谦称、雅称、昵称、别称等多种形

    式。不同场合,对于同一人的称谓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含义的称谓也不同,这主要

    根据扮演的角色不同,称谓随之发生变化。如中国皇帝自称为“朕”,臣民则称之为

    “陛下”;假如一个已婚中年女性,其职业为教师并兼校长职务,那么其称谓,在学

    校为“老师”或“校长”,在家里子女称之为“母亲”,丈夫称之为“妻子”,父母

    则称之为“女儿”;当然除了学生、子女不直呼其名以外,其他的人可以将其“名字

    ”作为称呼。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25:13
    称谓的类别
    家族、亲属类
    父族亲属
    远祖
    始祖
    高祖
    曾祖
    祖父、祖母
    父亲、母亲
    亲戚
    儿子、女儿
    孙子、孙女
    曾孙
    玄孙
    来孙
    昆孙
    仍孙
    云孙
    女婿
    外孙
    兄弟、姊妹
    侄子、侄女
    姐夫、妹夫
    外甥
    叔叔
    姑姑
    母族亲属
    外祖父、外祖母
    舅、姨
    师徒朋友类
    老师
    学生
    朋友
    职官、身份、地位类
    国君
    皇后
    太皇太后、皇太后
    太子
    公主、驸马
    宰相
    宦官
    博士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25:42
    称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

    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

    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

    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

    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

    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

    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

    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

    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

    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

    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

    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

    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

    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

    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

    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

    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

    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

    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26:35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

    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

    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

    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

    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

    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

    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

    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

    ,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

    ,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

    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

    ,“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

    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

    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

    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

    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

    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

    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

    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

    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

    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

    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

    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

    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

    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

    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

    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

    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

    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1-27 20:26:52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

    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

    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

    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

    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

    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

    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

    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

    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

    、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

    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

    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

    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

    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

    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

    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

    、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

    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

    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

    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

    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

    ,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

    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

    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

    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

    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

    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

    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

    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

    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

    、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

    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

    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12下一页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称谓大观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