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4:56

板斧

在斧这种兵器中,除了大斧这样的长兵器外,还有单手用的板斧(图1)和宣花斧(图2)这样的短兵器。图1的板斧,柄长约89.6cm,斧头约38.4cm,刃宽约28.8cm,斧柄为木制,斧刃是在软铁上包上硬质钢锻造而成。(图2的)宣花斧,柄长约86.4cm,斧头约22cm,刃宽24cm左右,所用材料和大斧相同。

短柄斧,和大斧一样,也是以劈砍为主的兵器。这种短兵器的板斧和宣花斧,也常常是两手各握一把成对使用的。

历史与发展

斧作为兵器,重新出现在战场上,是在宋代,最有名的有娥眉罐和凤头斧。这些斧,既是挖掘坑道的工具,又是一种杀伤力很大的白刃格斗兵器。所以在后来的明代,就把板斧和宣花斧作为近战的主力兵器来使用。

使用板斧,要算《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最有名气。他手使一对板斧,在战场上,象一股旋风,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凶猛异常,由此得到“黑旋风”的绰号。



外观和用法

拐是一种带有把手的棒,属于打兵器,主要流行在民间和武术界。拐有很多样式,其中,以在90-130cm之间,依其长短,而分为长拐和短拐。长拐的长度约130cm,用一只手使用。短拐,有单手使用的单拐和两手各用一根的双拐两种用法。也有把拐作为其它短兵器的辅助兵器来使用的。

拐在用法上,最大的特点是手握的部位多变不定。不论是哪种类型拐,既可握于棒身部分,又可握把手,可打可戳,令人感到神出鬼没,难以躲闪。不仅可用棒把,还可用把手部分拦拐敌人兵器,使之无法施展。若打敌人要害关节部位,更使之酸痛难忍,不战而败。

历史与发展

在宋的《武经总要》中,就能看到有关拐的记述,把拐说成是挖掘坑道时使用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对付敌人的兵器。拐,作为一种打击武器来使用,不是开始于元代,而是在明代以后,据说是把带柄的“仗”,作为武器来使用的。

在特殊拐中,有十字拐(也称“阴羊钩镰枪拐”)这种兵器。这种十字拐,在用于横握的短柄上,有两个向上弯曲的钩,上面有矛尖,下面的呈月牙状。使用时,不仅用棒的部分来打击敌人,还能用三个锋利的尖刺伤敌人。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以使用铁拐而著称。而最先使用拐的,据说是战国时代被称为孙子的孙膑。然而他从未把拐用作武器,只因脚残,以拐代步罢了。



外观和用法

护手钩(图1),是在钩上带有月牙状护手的一种兵器。全长约87cm,月牙护手长23.3cm,钩身到月牙之间,约宽4.7cm。钩和月牙护手都是金属制成,握手部分用布或革缠绕,而且整个钩体都带锋刃。

护手钩可用其钩部钩挂敌人兵器使之不能施展,又不能钩住衣服或肉体,使敌人难以动作。还可用两端锋尖扎刺敌人。护手月牙有尖带刃,具有很强的杀伤威力。由此可见,钩是可攻可防,非常厉害的兵器。但是钩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如果使用不熟练,更会伤了自己。使用方式,和其它短兵器一样,即可使用一把钩,也可两手各握一把使用双手钩。

历史与发展

作为兵器的护手钩,是汉代出现的钩镰。这种最早的护手钩,是在护手上按上把手和钩的一种兵器,是在使用刀或剑等短兵器时,用另一只空手以它代盾来使用。用它钩住敌人兵器,再用刀或剑攻击敌人。在汉代,又把这种兵器称之为“推镶”或“钩引”。

把钩作为兵器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在《墨子》备穴篇就有关于用铁钩距作为坑道白刃战兵器的记述。这是一种长度不超过90cm的铁制钩,用来在坑道里钩捕敌人。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5:11

长兵器

长兵器(或长兵)是指超过成年男子眉高的武器而言。本章介绍的长兵器,是以枪为代表的一种在长柄上安有锐尖(即矛尖)的兵器,是以“扎”为主要攻击方式的兵器。当然,在前面章节中介绍过的大刀、大斧和长棍这些打兵器也属于长兵器。

长兵器柄长,和短兵器相比,具有时效性好、可先发制人的优点。当然,如果枪柄过长,使用起来就会不灵活。在《周礼》考工记中,对此就有明确的记述:长柄兵器,以不超过使枪人身长的三倍为原则。但是也曾出现过超过身长三倍、长达6m的长兵器。作为个人使用的长兵器,柄的长度应和身长相称,使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发挥更大的威力。但是,作为一个集团或军队的整体装备来说,确定兵器长度的原则,应该考虑对战斗队形是否有利。另外,统一规格的长度和用料,更便于批量生产。一般来说,战场上使用的兵器比较长,而武术中使用的长兵器,则是按照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把柄相对做得短一些。

长兵器以刺为主要攻击方式,其中又以直刺为最常见。但是,用“扎”来表现比“刺”更贴切。杀伤范围表面看似乎比较狭,但是在战车或骑马时使用,威力大增,甚至能穿透铠甲。

这种以刺为主的长兵器,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刺中目标,尤其扎透之后,往往很难拔出来。特别是战车和骑兵,在快速的行进中,一旦刺中敌人,就只有放弃不要了。为此,又出现了能防止深刺构造的兵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可刺可斩的钩镰枪。在使用技法上,由于长兵器安有坚硬的长柄,所以也可作为棍棒来使用,在明代的枪法中,就融入了很多棍法的打击技巧。

长兵器在兵器中的地位

历代军队,都少不了可攻可防的长兵器。在敌骑兵进攻时,可用排列密集的长枪队,来保护已方的弓箭手。更是装备装甲骑兵的战车必不可少的重要兵器。

在武术界,长兵器也是一种象征武勇的重要兵器。长枪类有“百兵之王”之称,且流派甚多。许多历代名将,也都冠以“神枪”的美名。例如《三国演义》猛将张飞的蛇矛、吕布的方天画戟,还有《西游记》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沙悟净的降魔杖,以及《水浒传》中鲁智深的禅杖和《南游记》华光天王的降魔枪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兵器的历史

长兵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是一种在长柄上带有石制锋尖的最原始长矛。

在战车成为战场主力(前十六至前三世纪)的年代,攻击力甚强的戈、矛、戟、铍、这些带有青铜刀尖的长柄兵器,也就随之成了主要兵器。特别是在贴身近战的车战中,戈是最好使的常用兵器。

战车衰败之后,戟就成了长兵器之首。到了唐代,戟逐渐从实战兵器变成了仪仗专用兵器。

唐代以后,把以前称之为矛、铍的长兵器,改称为枪,枪从此就成了长兵器的代名词。宋朝以后,枪的样式就更多了。

到了明代,除了枪以外,又出现了铲、钯、镗、叉、狼这些具有很高防御能力的新型长柄兵器。

草鎌

外观和用法

草鎌(图1)是从用来割谷物或杂草的农具镰刀变化而来的一种兵器。全长约62.7cm,刃长19.2cm,宽2.9cm左右。柄为不制,刃是铁的。使用方式,或单手一支,或使用双鎌,因此也是一种很利息哪个的暗器。

从农具鎌演变成兵器,还有一种,那就是枪鎌(图2)。它属于长兵器,全长约228.2cm,枪头长68.2cm左右。木柄铁尖。枪头由可刺可斩的二股刃所构成。

历史与发展

鎌作为兵器使用,历史并不很久远。在《武经总要》和《三才图会》中,并没有鎌这种兵器。所以,把鎌作为兵器使用,应该是在明代以后。明代之后的清朝把鎌正式列为军队的兵器。但是,这个时候,战场上已经是以火器为主要兵器了。在这以前,农民揭竿而起的时候,就是把这类农具作一种兵器来使用,也是很自然的事。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5:30



外观和用法

戈(图1)是把青铜刃垂直安在竹制长柄上的一种兵器,常用于车战。《周礼》考工记对其规格有这样的记述:刃宽4.5cm,长18cm,重480kg;柄长148.5cm。但是,出土的宝物,有长有短,短的1m,长的有3m。这种柄长3m的戈,是考虑到战车车轮高度和车箱长度为车战而制造的。短的是为了便于从战车上攻击敌人步兵使用的。戈是用两手握着使用的一种长兵器,是车战、近战中很有威力的兵器。中国古代战车一般载甲士三人,中间一名是驾手,主战车,两侧是两名士兵使用戈,主近刺。

历史与发展

商、周前后的军队主力,是战车。戈则是车战中被普遍使用的上乘兵器。因为在车战的近战中,戈比以直刺为主的矛类兵器具有更大的杀伤力,而且能充分利用战车的速度,更有效地攻击敌人。所以,这种用于车战的戈,自然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汉代,随着战车的衰落,这种曾在车战中盛极一时的戈,也随之退出古战场的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大动干戈”这句成语仍被人们广泛使用着。当然,这里的戈,是泛指所有的武器,而非专指戈这种兵器的本身。只是由于年代的久远,戈这种兵器已在人仍的记忆中逐渐生疏,只有从出土报务上才能有所了解。宋代以后,有时就把戟作为戈来称谓了(参照“方天画戟”)。



外观和用法

矛是在一根竹制长柄的前端,安有一个很尖且两面带刃的枪尖的兵器。矛的使用方法大多是用双手握柄,以直刺(戳)为主的单一使用方法。

图1的矛,出自战国时代。矛尖部分,长约37cm,用青铜制成,呈长三角状,带有插口,插嵌在木柄上,用钉和绳带加以固定。柄的长度,根据《周礼》考工记对其规格的记述,步兵用的酋矛为4.5m,战车士兵用夷矛为5.4m。但是,当柄长超过使用者身长的三倍,用起来就不灵活了。所以,仍以2-3m长的为宜。

蛇矛(图2)是矛的一种。因刃部分呈游动的蛇状,故此得名。全长达5.6m左右,木柄,矛尖的部分用铁制成,长约25cm。矛尖部分采用这种形状,是为了增加刺杀的深度,加大伤口愈合难度,而给敌人以致命伤害。

·历史与发展

矛的出现在枪之前,和戈一样年代久远,是战车士兵的主要装备。用法和戈类似,也是比较单一,所以,在战车没落以后,把锋尖部分改为铁的,用来装备步兵和骑兵。后来,由于刺杀力更强的枪这种兵器的出现,图1形状的矛,也逐渐不时兴了。但是,迟至明代还能看到一种改良型的蛇矛仍在继续使用。

在古典小说中,有许多使用长矛的名将。其中,以《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丈八蛇矛”尤享盛名。不过,张飞使用的兵器虽然是矛,但并不是蛇矛,而是图1那种形状的传统兵器,只是锋刃部分不是青铜,而是铁制的。

兵器的著作

随着工业技术进步,和兵器生产的批量体制的建立,为兵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田地。为了把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给后人,历代都写了很多有关武器方面的著作。中国最先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这就为书籍的保存和普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诸多的武将著作中,分为用于军事科学研究有关兵器方面的著作和侧重武器使用技巧、套路研究的武术转著这两大类。

在中国保存着大量的从纪元前到近代、历代军事科学方面的论著。例如,在北宋被称做《武经七书》的名著《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三略》《尉僚子》《李尉公问对》,这些知道唐朝建立的重要军事科学论著,尤其是《六韬》中的《虎韬》,对兵器及其使用都做了极其精辟的论述。

在北宋时期完成的《武经总要》,更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巨著。它是根据宋仁宗的命令,由曾公亮、丁度等人编篡,于庆历四年(1044)完成。这部书,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军事名著,是因为它与历代的军事著作不同,不是以理论论述为中心,而是一部汇总了历代重要战役的军事百科全书。在《武经总要》的攻城法中,水攻、火战、火攻、守器、器图各章,都以大量的图示,对各种兵器作了极为详尽的阐述和介绍,为我们和世界各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在明代,按照《武经总要》的方法,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茅元仪完成的《武备志》,又是一部震惊世界的军事百科全书。在这部军事巨著中,特别设了“火器”一章,为后人提供了火器方面丰富多采的资料。

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这些军事科学著作中,汇集了各种武器的使用技巧和套路。例如唐顺之的《武编》、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还有茅元仪的《武备志》,这些明代的极具代表性的军事著作中,用大量活灵活现的图示,介绍了各种武器、拳法的特点、使用技巧和套路。

其实在明代以前,就有许多有关武器和使用技巧方面的专著,梁代(502-557)简文帝的《马槊谱》就是一部这方面的专著,可惜没能流传下来。武器的使用技巧和套路,几乎都是以口诀方式由师傅口头传给弟子。这类专门讲解武术运用技巧的著作,也和军事科学著作一样,只是到了明代以后才陆续成书。例如明代程宗猷(156-?)的《耕余剩技》、吴殳(1611-1695)的《手臂录》。这些著作,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名著,而流传到今天。武术知识的传播,不仅是口传,书籍才是最有效的媒介,是把武术发扬光大的根本和基础。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5:46



外观和用法

铍(图1)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长兵器。锋尖两面带刃,形状似剑,以刺为主,但也有相当的砍劈威力。秦始皇陵出土的铍,木柄长约3m,锋尖用青铜制成,长约30cm,后不有库套,用以安装长柄。

历史与发展

这种兵器只是从文献上查到的一种古代兵器,酷似长矛,而锋刃部分又和剑的形状类似,虽然知道这种兵器的许多用法。但是未有任何物品可供考证。

直至1976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是,铍作为兵士俑的装备,才得到证实。特征如上所述,由形状似剑的锋尖和通过库套安装的柄这两部分构成。从锋尖形状及安装方式来看,和矛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根据折椅发现,多把以前出土的这类兵器,和有库套的剑规为一个大类。但是,不论归属何类,铍是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是可以肯定下来的。

以前,之所以认为铍是一种虚幻莫测的兵器,可能是一位它有时以枪的形象出现,而有时又被误认为是作为大刀的先祖——长柄剑的“化身”的缘故。



外观和用法

枪是以刺为主要攻击方式的兵器,由铁制锐利的枪头和长柄构成。图1中的枪,是它的基本型。各部分别叫做枪头(A)、枪缨(B)、枪杆(C)和作为后堵的鐏(D)。此外,还有一种“双鉤枪”,这是在攻城战中常使用的一种特殊兵器。

枪头除了图1所以之外,还有像图2那些各种各样形状。其中,又以带鉤的这种对付骑兵或者攻城战俑的枪最普遍。在前述的鉤鎌枪中已做介绍。但是,在武术界使用的长枪,几乎都是图1所示的这种类型。鐏,是在挫枪立地时使用的部位。在紧急关头,如枪头被敌人砍落之时,可用鐏当枪头继续作战。鐏是跟据战斗需要而设计的。所以,武术界的枪,多数没有这个构件。

枪的长度,虽依使枪人而别,但是最低也要比使枪人略长一些。在《周礼》考工记中规定,枪也和其他长兵器一样,其长度以不超过使枪人身长的三倍为限。当然,枪越长,越可先刺到敌人,这也是长兵器的一个重要优点。但是,枪杆过长就会发生弯曲,反而降低了兵器的威力。因此,必须长短合适。据明末清初枪术家吴X所著《手臂录》记载,枪之长度因流派不同而异,马家枪为310cm,沙家枪为576-768cm,杨家枪一般为448cm,最长的达512cm左右。吴X主张,超过384cm的枪不好使;而310cm左右,无论适用于战场,还是练武所用,都是最理想的长度。

枪的重量,和枪杆所用材料及粗细有关。吴X主张4.8kg左右的枪最合适,低于3kg,因过轻法呢不好使用。

枪的材料,枪头和鐏为金属制成。枪杆可用木制也可以用竹制造。使用木作枪杆,则必须是硬制木料,而且在削制时,必须顺着木纹取料,否则,枪杆容易折断。用竹代木作枪杆,虽然比较轻便,但是,因竹软而易弯,这是不如木制枪杆之处。前述流派长枪之中,马家枪和杨家枪,均为木杆,而沙家枪则是竹制枪杆。

作为特殊的枪,那就是包括枪杆在内,都是用铁制成,及铁枪。铁枪不但可刺,还可利用自身的重量,作打兵器来使用,而凶猛异常。由于铁枪很重,若无相当的气力,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槌枪(图3)是一种训练专用的器械。为不伤害对方,在枪杆前端安有一个木球,柄的长度和普通枪无大差别。训练时,也并非只使用槌枪,这种训练专用枪,有时还可用长棍进行训练。

枪是以直刺为主来攻击敌人,通常称之为“扎”,这也是枪的最基本和最终要的技法。这种攻击敌人的技法,称为“戮法”。而把通过抖动枪杆,使枪头上下左右盘旋,用以的当和躲闪直刺过来的敌枪的防御技法,称作“革法”。

●枪缨

中国长枪的已达特征,是在枪剑下方栓有称作缨的枪穗。缨多用绒绳或兽毛制成,而且还特意染上颜色(以红色为多)。有关枪缨的传说和理由,可列举一下三点。其一是,刺中替人时,防止血顺着枪头流到枪杆,使手打滑;其二,用以鼓舞战场士兵们的战斗士气,在演武场,则是一种漂亮的装饰;其三,蒙古的成吉思汗西征时,为记录功绩,割下敌人的毛发,栓在长枪上,作为褒奖勇士的一种象征。以上三点,究竟哪个时真实的,的确无法考证。

但是关于成吉思汗西征时的这种传说,未必成立。因为在他之前的唐代,就以经有栓红缨的长枪了。

历史与发展

就枪的起源,宋代的《事务纪源》说,皇帝和蚩尤打仗时,就有了枪。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在汉代以前的书籍中,便已多处出现过“枪”这个字。

这些枪并非指我们所想象中的这种兵器。“枪”字愿意是指“两端削尖之木”。如在《墨子》备城门篇中就有“枪十二枚”的记述。这里的“枪”,不是带长柄的兵器,指的恰恰时“两端削尖之木”,即用以组织敌人入侵用的障碍物。

最早的枪这种长兵器,是三国时代蜀国诸葛亮发明的。他制造了数量审度的这种兵器,作为军队的一种装备。该枪长290cm左右,枪头用铁制成。

但是,在诸葛亮发明此种枪之前,已经有了被称为“枪的原型”的矛和铍,强制不过是这两种兵器的发展。实际上,“原型”和强制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到了隋唐两代,才把矛和枪彻底的分为两种不同的兵器。在此以后,枪即作为“诸兵器之王”而广泛用于实战和武术界。可是好精不常,火器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冷兵器的“王位”,枪也得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历史上有很多神枪名将,其中,又以人称绰号“王铁枪”的王彦章最有名气。他是五代初期的人物,是手使一根(也有两根只说)60kg种铁枪驰骋沙场的一员猛将。

在以枪为主要装备的部队中,最有名的要属明代的秦良玉统率的白杆兵。白杆兵一律使用白蜡树(即小叶枔)作柄的长枪,故此的名秦良玉是中国战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她率领的白杆兵,在镇压杨应龙之乱和抗御后金(后来的清)以及评定奢崇明之乱和张献忠之乱中,屡立战功,被传为佳话。

被誉为“百兵器之王”的枪,在武术界也又很多流派。就是在以拳法或者其他兵器为主的流派中,枪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器械。享誉中外的少林、武当、峨嵋这三大流派也不例外。

其中,峨嵋枪,和少林棍,武当剑一样,作为流派象征,而驰名天下。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5:59



外观和用法

在诸兵器中,特别把一丈八尺长,骑兵用的长枪成为槊(图1)。当然,一丈八尺这个长度,因时代不同而有些差异。但是,却都是超过4m的畅达兵器。甚至还有长达6m的长枪。

槊又有“马X”之称。长度不一定足一丈八尺,只要是骑兵所用的枪,即称之为槊。

由于槊很长,自然也很重(最重的达9kg左右),所以不便挥舞,只能用一只手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利用马的冲击力来攻击敌人。

在宋代骑兵使用的长枪重,也有带绳的长枪,是用来挂在骑兵肩上,以固定枪位。还有在枪头上带倒刺(鉤)的骑兵用的长枪。技能鉤拉敌人,又可以用来防止因刺的太深而拔不出枪。

历史与发展

槊,这种作为骑兵冲锋用的骑兵长枪,最早出现在装甲骑兵盛行的三世纪。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兵器,但是,在南北朝称作《马槊谱》这本专门技术书中,还有很详细的记述。

直到火器的出现,槊这种兵器,才随着装甲骑兵的小时而退出了古战场。

骑兵用的长枪(槊),有时也用于步兵,称之为“步槊”。用槊组成密集了阵形,可有效的阻止敌军的冲锋。

在有关槊的使用技法中,有一种称作空手夺X(即赤手空拳夺取敌人长枪)的技术。唐代猛将尉迟敬德就是这样

的高手。他单骑冲入敌阵,巧妙躲过敌人的攻击,徒手从敌人手中夺过长枪,刺敌人于马下,而身未受伤,冲出了敌军包围圈。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吉也是使用马X的一名高手。他不服尉迟敬德,向他挑战,比试高低。李元吉想只用没有锋刃的槊柄和他比武,尉迟敬德不允。双方大战三个回合,尉迟敬德夺下李元吉手中的槊而大胜。这种空手夺X的技法,多见于比武场上。但是,这种技法,在战场上也是用的上的有用技法。

古典小说《说唐演绎》中的单雄信,以擅长是槊而扬名天下,甚至对武术界也颇有影响。

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和所用兵器,有许多是被艺术加工,甚至是虚构的。但是单雄却真有其人,且是一名使槊的高手。他是隋末的一样武将,隋有通敌叛国之嫌,但是由于他作战武勇过人,而妹妹得到重用。

鉤鎌枪

外观和用法

鉤鎌枪是在枪头锋刃上有一个倒钩的长枪。

鉤鎌枪的枪头和普通长枪一样,以刺为主来杀伤敌人,倒想手柄测的倒钩则用来砍杀敌人,并可钩住开机把敌人拉倒在地。钩虽然起到辅助杀敌效果,但是也具有防止枪尖刺入过深的作用。图1的鉤鎌枪出自清代,全长约230.4cm,枪尖为铁制,长约25.6cm。

历史与发展

这种带钩长枪的始祖是戟。即把戟横向的锋刃向内侧弯,就成了鉤鎌枪。这种改变,最早出现在唐代。在日本正仓院御物中,就能看到带有弯向内侧的矛和戟的枪头。

到了宋代,鉤鎌枪的使用发展到了顶峰。据《武经总要》记载,在用于野战的九种枪中,就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这三种带钩的枪。在宋代攻城战用的枪类兵器中,也有很多是带钩的枪。

《水浒传》中的徐宁,就是一名使鉤鎌枪的战将。徐宁原是宋朝禁军金枪班(枪队)的教头,也是唯一的一位鉤鎌枪的传人。在宋军用连环马军大败梁山泊之时,徐宁的表兄弟汤龙就提出使用鉤鎌枪破连环马的建议。为此,大战徐宁,并使他入伙梁山泊。梁山泊依靠汤龙制造的鉤鎌枪和徐宁训练出来的士兵,终于破了宋军的连环马阵,取得了胜利。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6:16



外观和用法

戟(图1)出自汉代,是用在长柄上,安有戈和矛组合而成的锋刃的长兵器。前端类似矛的锋刃叫“刺”,与柄成横向的戈刃叫“援”或“枝”。有锋刃为一体的,也有刺和援完全分开的两种类型。但是不论哪种,都是牢固的安有一根长柄,柄端且有鐏。

据《周礼》考工记规定的规格,锋刃刺部分长13.5cm,援长15.75cm,重320g,柄长3.6m。从出土实物看,戟的标准长度约2-3m,据文献记载,使用最重的戟,是魏国曹操帐下猛将典韦。传说典韦在战场上,经常使用双戟,总重量为80斤(40kg)。

戟在战车兵、步兵和骑兵重使用的都很普遍,分为两手使用的长戟和单手使用的手戟两种。手戟柄短,可两手各握一支,也可一手使戟,一手拿盾,和矛一样,用来直刺敌人。援和戈一样,用以劈、砍或钩拉敌人约跟前而杀之。

戟的锋刃部分,战国初期是使用青铜,而战国末期,开始使用铁来制造。到了汉朝,几乎都是用铁制的。为了提高援部分刃的砍杀力度,把援的形状做成锐利的棒状,即变成了更接近“枝”的形状。

历史与发展

从戟的形状不难看出,它是吸取了戈和矛二者优点的一种兵器,最早出于商代,进入周后,使用越加普遍。而在战国,秦、汉、三国和晋,则是戟的鼎盛时期,成为装备军队的重要武器。

戟虽然采用了戈和矛的长处,但实物总有相反的一面,在对付重装甲骑兵时,“枝”这部分就显得无能为力,甚至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在南北朝时代,同志中国北半部的鲜卑族善用长矛,更加速了戟的衰亡。出于这个原因,威风了一时的戟终于北发展起的枪而取代。

但是在唐朝,戟还是一种很有实战意义的兵器,大多军队都还装备着戟。只是后来,才从战场退役,变成了仪仗用的器具。到了宋朝,戟已完全在战场上小时,只用在一些仪式,刃已以木代铁制造。

方天戟

外观和用法

方天戟(图1),时在类似铁制枪尖的两侧带有称作“月牙”锋刃的长兵器。其中,把带有两个对称月牙锋刃的叫做方天戟;而把只有一个月牙锋刃的单称青龙戟或戟刀。

前端的尖刃,和枪一样,用以刺杀,月牙锋刃则如同戟的“援”,用作劈、砍之用,同时还起到防止刺的过深的作用。

历史与发展

方天戟,顾名思义,属于戟的一种,其性能和戟相同。确切的说,就性能而论,并不是从戟、而是有枪发展而成的兵器。方天戟的使用,可追溯到宋代。在《武经总要》里,并没有常见的戟,只有图示的戟刀。宋将韩世忠被金兵保卫,突围时所用的戈,不是正宗的戈,很可能是戟刀。

实际上,在宋代还没有把戟作为使戟武器来使用,而在后来的明、清两代,提到戟,则特制方天戟或青龙戟。也许这是因为当时的学者们,把最早出现的戟的形状遗忘了。

在《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忠出现的戟,也不会是历来使用的戟,而应该是方天戟或青铜戟。



外观和用法

铲(图1)是明代前后,由农具或工具发展而成的兵器。在长大木柄两端,分别安有锹状和月牙形的锋刃,均用铁锻制而成。不仅能用两端的锋刃刺扎敌人,还可劈、剁。由于许多僧侣都爱用铲,所以又有禅杖之称。战场上使用的铲长达3m之多,但是,僧路使用的铲,长度和自己的身长差不多。

月牙铲(图2)是铲的一种变形。长度也有3m左右。但是只有用来刺、剁的月牙装锋刃。木柄的另一端用鐏取代了原来的锹状锋刃,增加了刺、戳的性能。

历史与发展

最原始的铲,是从农具或工具延边而来的。工具是当时木匠削木头用的铇。这种柄上装有锹刃状刃的铇,在很久以前就作为木匠工具而广为使用。农具是形似锹刃,带齿的一种除草用农具,最早出于新石器时代。

作为兵器的铲,出于明代。但是,在农民起义军里,常把一些类似铲的生产工具和农具当作武器来使用。这酒是许多兵器是由农具或工具发展而来的原有。此外,在军队里,用来构建营地或城墙时,使用了大量农具和工具,常常当作武器来使用,从而为农具和工具演变为兵器提供了可能性。

佛教僧侣使用的禅杖,最明显的特征,是在月牙锋刃上挂有两个铁环。僧侣们不光把铲看作兵器,还把它当作农具使用。在林中草地行走时,则用铲砍伐开路,或作为挑行礼等物的扁担来使用。

《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就是一个大家所熟悉的使禅杖的英雄好汉。塌实用的禅杖重达62斤(31kg),全部用铁制成。关于鲁智深的厂长有不少传说,这里介绍一下禅杖重量的一段故事。最初,鲁智深在铁匠铺定做禅杖是100斤(约50kg)。铁匠告诉他,《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使用的大刀才81斤(约40kg),鲁智深便叫铁匠也给他打一根一样重的。

铁匠劝他说,这样重,又大又笨不好使。最终鲁智深才让步,同意打一根62斤(约31kg)的铁禅杖。当然,就是这个重量,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使用得了的。

而《西游记》中的沙悟净使用大额宝杖,要比鲁智深的禅杖重得多。从外形看,沙悟净的宝杖和普通禅杖没什么不同之处,却是神仙使用的一种具有无比神通的兵器,重量高达三吨!这根宝杖能按照主任的意志,变长变短,可粗可细,据说这把宝杖是由路办亲手所造。杖柄是用月宫上的沙罗树作料,有斩妖除魔的神力,所以又有降魔杖之称。沙悟净原本是看守天宫灵霄殿的卷廉大将军,这把宝杖,就是沙悟净在天界时,玉皇大帝亲手赐予的。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6:32



外观和用法

钯是由农具反展而来的。作为兵器的钯,不同于原型的农具,是在木柄上装有一个宽大而多齿的钯。不但有很强的攻击力,而且也是一种防御敌人攻击的有效武器。

图1的钯,柄长约120cm,木质打击部,横宽约45cm,上面有许多尖锐如钉的铁齿。作为这种兵器变形武器,有“扒”、“耙”两种。前者打击部木块上虽有多齿,却不是钉尖状,多用来装备战船上的士兵,进行水战。后者是在90cm长的木柄上,装有60cm长的5根坚木棒,且前端带15cm长铁尖齿的打击部,是步兵使用的一种兵器。

历史与发展

钯,最早出自明代中国沿岸抗击伪寇这个士气,作为原型的农具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北朝初期。可以认为,在把它作为兵器来装备军队的明朝以前,在农民起义军里,作为武器来使用的农具(钯)大概就是钯的起源。就钯而论,在农具中有很多种类,而且用途各异。正因为如此,也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钯。

作为武器原形的农具,都是木制或竹制的,所以使用“杷”(木旁)这个字。但是,在变成武器而使用金属时,为有别于农具,而使用了“钯”(金旁)这个字。在钯这类武器中,诸如“扒”这些古代农具的名称,是这届使用当时的汉字,而未加以改动。

在中国的古代,使杷的传说很多。其中,《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尤享盛名,形象令人难忘。他使用的钉齿钯如图1所示,泉涌神冰铁制成。钯上有九根尖齿。这不是一把普通的齿钯,而是有法宝先祖太上老君执槌,火神荧惑火德神君添炭炼造而成,取名为“上宝逊金钯”。重量高达三吨!为一般凡人所不能使用。而且长短粗细,可按主任意志随意变化。猪八戒原本使天河水军司令,号称天蓬元帅。这个上宝逊金钯,就是猪八戒当初就任时,由玉皇大帝所赐。



外观和用法

镋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正锋下有两股,向上弯翘,形状异常,可刺可防,属长兵器。锋刃用铁,柄为木制。位于中央的正锋,如长枪枪头,以刺为主攻手段,正锋两侧向上弯翘的锋刃,不但可供机敌人,同时又可进行有效的防御。

图1的齿翼月牙镋,出于明代,是一种典型的镋。全长约3m,正锋长31cm左右,两侧弯翘锋刃长各25cm,上有1.5cm长的齿尖。镋有很多变形样式,均按正锋及两侧弯翘锋刃之形状定名。常见的有凤翅镋、燕翅镋、雁翅镋等。

镋不仅有强大的攻击力,而两侧向上弯翘的带齿锋刃,更具有神奇的防御能力。缺点是由于正锋及两侧向上弯翘部分又大、又重,成为前边过重后边过轻、重量不平衡的兵器。所以,必须选用臂力特好的士兵,才能使用。

历史与发展

镋和其他兵器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利用正锋两侧向上弯翘的多齿锋刃,具有特效的防御能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镋的一种镋钯。外形特点是前端虽然也分成三个叉,但中央的正锋要别两侧锋刃长的多,所以两侧上翘锋刃的刺杀效果远远不如正锋。那么,为什么采取这种构造形式呢?仍然是出于正锋刺攻,用两股上翘锋刃防御这样一种目的。

把镋作为兵器用于战场,是在明代。注意攻防一体的兵器,并把镋作为常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军队,这个人就是明代的名将戚继光。当时,在他的军队中,每一队为十二人,其中就有两个人装配这种兵器。

在古典小说中,使用镋这种兵器的历史人物甚少。比较熟悉的,就是《说唐演义》中的宇文成都。



外观和用法

叉是一种带有叉状锋刃的长柄武器,其中,锋刃有分成三个叉的,也有分成两个叉的。叉的前端有多个锋刃,目的在于刺杀敌人时,使伤势复杂难愈。又因为锋刃面宽而多叉,故可有效防御敌人兵器的攻击。

马叉(图1)前端锋刃分三个叉,是用于骑兵马上作战的一种兵器,所以称之为马叉。柄长约250cm,锋尖约40-50cm,中间的正锋稍长。

在三个叉的叉中,像马叉那样,两侧锋刃朝外的,叫做“文叉”;单侧且朝内的,则叫“武叉”。

历史与发展

关于叉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捕鱼器具的叉,另一个是出于叉子的原形。从《三才图会》的图示来看,可认为是农具“叉”的原形。两个叉的,是用铁制成,若不考虑尺寸,从外形看,和兵器的叉完全一样。作为农具,这两种叉都是用来收拢谷物和脱壳用的。

叉作为兵器用于军队,是在明代以后。可是,在唐朝前后,就以经有了前端分成三叉的这种兵器。当时在一些庙宇中的佛像,特别是四大天王像手持的武器中,就有叉这种兵器。

叉和前述的钯一样,豆科能是农民把原型的农具作为武器来使用,最后才发展成兵器的。从锋刃来看,叉比钯更接近武器。

狼筅

外观和用法

狼筅(图1)是把保留枝叶的竹作柄的古代兵器。全长约460cm,前端有用以刺杀敌人类似枪头的锋刃,竹柄部分人保留着相互交错的枝叶,枝叶数九至十一根。枝叶经过修整,并涂上桐油。

防御效果高,是狼筅最大特点。由于职业多而交错,柄长而坚,所以能够有效的阻挡敌兵器的攻击,并起到缓和冲击的作用。虽然裆部主枪弹,缺课一有效的防御箭矢。

狼筅的缺点矢,长、重、而且体积大,不便携带,移动也很不方便。因此,只有臂力大,而且经过训练的人才能使用。

历史与发展

狼筅矢明代发明的武器。最早作为兵器来使用,出现在1444年举行起义的叶宗留的军队,在向敌阵冲锋时,起义军所使用的一种武器。作为当时使用的武器,都是削竹做成的竹枪,属于枪的这一类中的临时兵器。

戚继光发现了这种兵器的威力,并用它装备自己的军队。当时,伪寇常常进犯中国沿海,战斗中,明军士兵拿的枪,常被伪寇使用的日本刀砍断。戚继光为对付伪寇的日本刀,便采用柄很坚硬的狼筅,配备在军队的最先列,取得类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明军开始普遍使用这种兵器。在1619年明和后金(后来的清)的战斗中,明军就使用了狼筅。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6:53

筅枪

外观和用法

筅枪(图1)时以竹作柄,像狼筅那样在柄上保留有三至四节枝体的枪。长度大致和狼筅相同。制造方法也和狼筅一样,先修整枝体,然后图上桐油加固。筅枪分两种,一种时直接使用削尖的竹枪,另一种时不用竹的枝体,而是岸上特制的铁枝。

这种安有铁枝的筅枪,不仅前端锋刃部分不易被敌人的兵器削断,而且仍具有很好的御敌效果。攻击时,不仅能用前端的锋刃进行刺杀,而且还可以用铁制扎伤、捕获敌人。

历史与发展

无可置疑,筅枪是有狼筅发展而来的兵器,出现在明末刀清的年间。

狼筅的确是一种防御力很强的兵器,但因为其枝体多而重,使用不灵活,而降低了杀伤能力。于是就出现了枝体数量少,操作性和攻击力高的筅枪。可是防御能力却大不如狼筅,而且难以防御箭矢远程兵器的攻击。



外观和用法

抓,是在180cm长柄伤,安有金属制的指或抓这种打击部的兵器。抓,依其打击部的不同形状,可用来打击、刺戳敌人,甚至还能钩拽而擒之。抓子棒(图1)是宋代《武经总要》中记述的一种兵器,即是这种比情的原型。

采用手形的打击部,有各种形态和样式。有握拳而中指伸出形的金龙抓,手握尖钉形的铜拳,把铜拳的钉改为笔的抓,叫做“魁星笔”。这些抓的打击部分都是铁制成,大小和普通人的拳头差不多。铜拳和魁星笔,从构造看,是以能使打击力集中到一点为特征的。

历史与发展

这种武器最早出于唐代前后,到了、元两代,已经广为流行。但是在元朝时期,已把抓这种武器列为民间禁止持有的武器之一。

历史上使抓的高手,有唐末的力存孝。他是唐末群雄之一李克用的养子,武勇过人。描写唐末到五代之乱展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李存孝,使用的使抓的一种变形武器,叫做混天截。这种兵器前端刺击部分形状极为复杂,中央为四尖刃的锋刃,两侧个有两片月牙状锋刃。这种多刃兵器,刺击到敌人时,伤势严重,而难以治愈。还有带着铁锤的一种抓,威力很大,下次于多节棍棒。

武器的持有与法律

在现今的日本,未经许可,不准持有枪器和锋刃超过16cm的长刃武器。就是在江户时代,腰挎日本刀的,也之限于武士阶层。在中国也有类似这样武器持有的限制,并以法律形式做了明确规定。

在和平时期,国民持有威力大的武器为法律所不允许。凡持有法律禁止的武器,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即是军人和国家公务人员,除了旅行任务外,如果携带了强力武器或穿着被禁护具,也将受到有关法律的处罚。

例如,宋代的法律规定,禁止持有弓、剑、刀、短矛以外的其他武器。防护器具,虽然盾不再禁止之列,但不论什么材料制作的铠甲都是被禁止的。不仅人用的盔甲,就连马用的马甲也同样被禁止使用。武器持有的处罚时处以一年半的劳役。特别时对不法持有军队重要武器弩着,予以重罚,判处两年半的劳役。

以上法律,当然时应该和必要的。但是,以北宋末期为历史背景的《水浒传》重的英雄好汉,在他们以成为官兵追杀的罪犯或无视法律的人的时候,即使持有什么样的武器也是无所顾忌的了。

在战乱时代,国家制度不严,对戈刃为保护自身安全持有强力性武器,也是默许的。

这种情况,从明到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火器(热兵器)威力的增大,冷兵器在战场上的地位随之降低。对冷兵器的禁止也放宽了许多。这样以来,就是在民间的武术界,过去历代王朝禁止民间持有的许多长兵器,也都使用起来了。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7:19

皮甲

构造和性能

铠甲材料最好是使用皮革。皮革铠甲的使用年代久远,即使后来出现了金属铠甲,但是由于皮甲轻便、价廉,所以仍被普遍使用。

图1所示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国(在现在湖北省北部)国君曾乙侯穿用的铠甲,这是春秋时代末期到战国时代初期最常见的皮甲。把大块甲皮用皮条缝缀在一起,是一种防护力很强的铠甲。为提高防护能力,用多层皮革连缀而成,这就是合甲。表面涂漆,以增加耐久性。

图2示出的铠甲,是北宋时期的皮甲,是中国皮甲发展到顶峰时的铠甲。它是用金属甲钉把几层皮革装钉在一起的铠甲。不但外观漂亮,而且防护能力很强。

铠甲用皮革制成,而胄(头盔)却从来没有用皮革作料的。最常见的,是身披皮甲,头戴“钢盔”(即金属制胄)。

历史与发展

相传甲也是蚩尤发明的,是一种用皮革制的皮甲。这虽是神话,但是从中说明了,铠甲最初使用的材料就是皮革。

图1所示的曾乙侯的铠甲,虽然是诸侯君主之物,但是不失为研究皮甲潮流的宝贵资料。从中可以想象到,春秋战国时代普通士兵穿的铠甲会是什么样子。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身穿的铠甲,就是战国时代至汉代初期的皮甲。

到了唐代前后,一改以前甲片的缀合方式,出现了把几层皮革重叠起来使用的新型皮甲(图2)。这种皮甲一直沿用到十七世纪,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铠甲。

秦代铠甲

构造和性能

1974年,从秦始皇陵墓发现了大量反映秦始皇帝死后殉葬的禁卫军真实写照的兵马俑(陶俑)。本节介绍的就是兵马俑穿的铠甲。

将军铠甲(图1),是指挥官穿用的特殊铠甲。甲片用皮条缀合,用布镶边,挂裹。

步兵铠甲(图2),主要是保护肩部和上半身的铠甲。秦军中的多数甲士都穿这种铠甲。

战车士兵铠甲(图3),是驭手穿用的铠甲。由于驭手主驾车,两手腾不出工夫,所以穿用的铠甲以袖长,防御范围大为特点。

骑兵铠甲(图4),是一种便于骑马的轻装铠甲,无袖,只保护上半身。当时虽然已有马鞍,但是还没有出现马镫,所以骑兵都穿着活动灵活的轻装铠甲。

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认定这些铠甲究竟使用的是什么材料,但是不外乎是青铜或皮革,并用皮条缝合而成。从俑的表面看,似乎是两层以上材料接合而成。因此可以确认是用甲钉来固定甲叶的。不论最后结论怎样,如果是用青铜钉铆合的,则无因皮条折断而降低铠甲强度之虑,可以认为这已经是很进步的铠甲。

兵马俑穿着的铠甲,呈黑色或红色。可认为这是为了防止铠甲发生腐蚀,在甲片上涂的漆。

历史与发展

秦始皇陵兵马俑身上的铠甲,真实地再现了秦代使用的铠甲,实在是研究战国时代铠甲的宝贵资料。从中可以推测,汉代初期的铠甲样式,也与此相似。

秦于前221年统一了天下,但是士兵的装备却很落后。在历史书籍中,很少记载有秦代的兵器,却有许多关于战国时代其它国家包括铠甲在内,铁制兵器方面的记述。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几乎是青铜制成,这说明秦过军队的装备还是很落后的。但是秦却比较早地组编了骑兵队,这一点是进步的。此外,拥有众多将才、谋士,还有灵活实用的邦交活动,以及注重战场功绩、奖惩分明的一系列国策,都极大地弥补了装备的落后,对完成统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国战车士兵的训练规定

根据战国时代秦朝的法律,如果战车驭手预备生员经过四年训练,仍不能驾驭战车者,担当教官被罚相当一张盾的罚金,对预备生员则解除其职,并给予在边疆服役四年的处罚。给战车驭手穿用特殊铠甲,也是出于培养训练一个驭手很费时间、不易补充这样一个理由。

不仅如此,秦国法律还有许多与此相似,以甲或盾为罚金单位的规定。

筒袖铠

构造和性能

筒袖铠甲(图1),是三国时代到南北朝初期普遍使用的一种铠甲。

这种铠甲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个铠甲均由鳞状甲片重叠连缀而成,是带袖,能保护上臂和腋下这个要害部位。

最有防护能力的铠甲,要算南北朝初期的铠甲。据说,这种铠甲用670kg力的弩也不能射透。

历史与发展

据说,筒袖铠甲乃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这一传说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众所周知,带袖的铠甲,最早出于汉代。很可能是诸葛亮对此加以改良,制成了这种筒袖铠甲。实际上,诸葛亮为强化蜀军装备,发明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新兵器,对铠甲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改进工作。

筒袖铠甲外形究竟是什么样式尚不清楚。图中的筒袖铠甲,是以西汉时期的带袖铠甲为原型绘制的。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8-3 23:17:38

裲裆甲

构造和防护部位

裲裆甲(图1)是流行于南北朝时代的一种铠甲,多用于骑兵。

裲裆甲分为以保护身体前面的胸甲和保护后背的背甲两部分,均用铁甲片连缀而成,带衣边,由革制背带连接,穿时用腰带固定。

层层搭叠起来的铁甲片,具有很高的防护力,可保护前胸、后备和膝部。

历史与发展

裲裆甲出于三国时代,盛行于南北朝时代。这种无袖、由背带连接胸甲和背甲的铠甲,最早见于汉代骑兵。作为南北朝主力的重骑兵,都是身穿裲裆甲,战马披铠,手持长槊,背弓箭,腰挂近战用的直刀。

在隋、唐时代,裲裆甲还是高位武官参加仪式时披挂的铠甲。后来,把甲片去掉,变成了武官的一种官服。能保护肩部和大臂的披膊,以及带护腿用的膝裙。旨在提高防护能力的这些铠甲,直到宋代仍然可以见到。

明光铠

构造和性能

明光铠(图1)是从南北朝到唐代很流行的一种铠甲。

明光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胸背甲上有一个椭圆形,称做“护心镜”的金属板。从而大大提高了胸部和背部的防护力。明光铠的名称就是由光亮如镜的护心镜得来的。明光铠防护范围大,防护力远在裲裆甲之上,普遍用于步兵和骑兵。

历史与发展

明光铠出于东汉末期至三国时代,最终成型于南北朝;是南北朝末期到唐代的代表性铠甲。

据说,北周将军蔡裕身穿明光铠,在战场上刀枪不入,如入无人之境。敌人把它叫做铁猛猷,无不惧怕。足可见明光镜的坚硬程度。

唐朝军队有60%身披铠甲,80%头戴钢盔。唐朝铠甲,是安人体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加以设计制作的。

步人甲

构造和性能

所谓步人甲,即步兵用铠甲。图1的铠甲,是《武经总要》记载的北宋的步人甲;是诸多甲叶(铁片)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的一种铁甲。它几乎护住全身,为中国铠甲之最。

步兵甲与骑兵甲的根本不同,就是尺寸比较长大。但是不能认为尺寸长大,防护范围就大。就骑兵而言,骑马时,双腿弯曲,脚踩马镫,所以使用护腿较短的小尺寸铠甲。

根据宋代绍兴四年(1134)的规定,宋朝步兵的铠甲,是由1825张甲叶(铁片)连缀而成,总重高达29kg。虽然可增加甲叶数量,但是铠甲就会愈重。为此,由皇帝亲自敕命,规定步兵铠甲最重以29.8kg为限。

铠甲的制作(尤其重量),是和步兵其它装备相配套进行的。持枪作战的长枪手,铠甲重32-35kg(已相当坚固)。后来,由于弓箭手常卷入近战格斗,所以弓箭手铠甲定为28-33kg;此后,又把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

为制作这种全装备的铠甲,如果一个人完成一套铠甲,大约需要70-141天。由于是分工序作业,所以其实际速度要快的多。

历史与发展

绍兴十年(1140)前后,可谓宋朝军队最强大时期。在岳飞、韩世忠、吴玠等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统率下,以身披铁甲、装备长枪强弩的重步兵的密集阵容,屡屡打败金戈铁马的女真族金兵。

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影响了部队的激动性,甚至贻误战机。例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柘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就是因为身披过重的铠甲,加之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而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国骑兵。

绵甲

构造和性能

绵甲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铆固的一种铠甲。看上去,就像身披一件绵大衣,坚厚硬挺。

由于绵甲长大而具有防寒性,很适合于中国北方步兵使用。又由于在厚实的布料中密嵌著铁甲片,对冷兵器乃至火器类,均有很高的防护能力。

历史与发展

外观酷似衣服的绵甲,最初见于唐代,是以绢作料的铠甲。期中,又有白布甲、皂(黑色的)布甲、布背甲多种。这些铠甲,都在绢布上镶嵌有铁制的甲片。

到了明代末期,直到后来的清朝军队,也穿了这种铠甲。

锁子甲

构架和性能

锁子甲是由许多铁锁片拴紧而成的一种铠甲。这种锁子甲上能护肩臂,下至护膝。

铁索片的大小和硬币差不多,把诸多铁锁片密集拴紧在一起的锁子甲,对冷兵器有很强的防护能力。虽然有孔,却有“刀枪不入,箭矢不透”之功效。就其防护力而言,谨逊于宋代的布人甲。

锁子甲的最大有点是,体轻且透气性好。可按必要,于其他铠甲并用,以增加防护范围和度。

历史与发展

据有文字记载,锁子甲最早出于唐代。但未必是中国发明的,而是采用了西方的制造方法。直到明朝末年,军队士兵仍然穿着这种体轻且防护力强的锁子甲。

藤甲

藤甲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藤编而成的铠甲,对冷兵器有很强的防护力。和金属铠甲相比,具有重量轻、不怕谁、透气性强等特点,很合适中国南方潮湿地域使用。

防护部位以头部和上身为主,多和盾并用,以防护身体其他部位。

制作方法是,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却出晾晒三日之干,然后油浸一周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

缺点是怕火易燃,更不适合寒冷北方使用。

历史与发展

藤甲乃中国南方发展起来的一种铠甲,深受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的喜爱。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就有藤甲的描写。说的是诸葛亮出征南蛮。遇上南蛮孟获的藤甲兵,屡战不能胜。多亏诸葛亮足智多谋,抓住油浸藤甲的这一致命弱点,诱敌与山谷,采用火攻,终于大胜藤甲兵。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兵器介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