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16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4-20 20:35:27
    中国名茶名水   
      
    顾渚紫笋金沙泉
        顾渚紫笋古代为蒸青饼茶,现代为半烘炒绿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茶经》八之出中说“浙西以湖州上”。宋代晁公武《群斋读书记》中载“陆羽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后来顾渚紫笋成为贡茶,名闻天下。
        唐代焙制紫笋茶的工艺非常讲究。烹煎紫笋茶的用水也非当地的“金沙泉”不可。在进贡紫笋茶时还必须用银瓶盛装金沙泉水,一并送到长安。所以有“顾渚茗金沙泉”之说。
        现在顾渚山茶树嫩茎仍有微、带红色的,叶长而尖。芽肥那而微带白色。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顾渚查芽白于齿。”用这种芽叶制成的现代顾渚紫笋名茶,汤色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鲜醇回甘。当然,这与唐代天下第一的,属于蒸青团饼茶顾渚紫笋茶的品质是完全不同的。
    蒙顶石花古蒙泉
        蒙顶石花是我国黄茶中的名茶。产于四川蒙山。历史上蒙顶名茶可以分为蒸气杀青的紧压茶和散茶两类。在唐宋以前,以生产蒸青团饼茶为主,如龙团、凤饼等。在元明以后,以生产散茶为主。散茶又分为黄茶和绿茶两类,黄茶如黄芽、石花等。绿茶分蒸青和半烘炒两种。蒸青绿茶如雷鸣、雾钟、雀舌、白毫等,后来改为锅炒杀青。半烘炒绿茶历史较短,如蒙顶甘露、万叶银春、玉叶长春等。其中以甘露和石花最著名。甘露最初也是用蒸气杀青的,历史悠久。
        蒙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横亘于号称“丽城”雅安与名山之间。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胜地。蒙山终年烟雨朦朦,犹如一层白纱蒙在上面,因此得名。山势巍峨,飞瀑绝壑、苍林红宇,景色秀丽,最高的上清峰海拔1450米。山顶上有上淡、菱角、玉女、飞泉、甘露无峰成莲花状。
        现代蒙顶甘露的鲜叶采摘一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芽叶采摘后进行适当摊放,用高温杀青后,经过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等工序,是甘露名茶,品质特别优异。外形卷紧多毫,色泽浅绿油润。香气高爽,味醇甘鲜,汤黄微碧,清澈明亮。叶嫩芽壮,芽叶成朵。
        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制法与甘露相同,鲜叶采摘稍迟,品质不及甘露。
        梦顶石花及黄芽的制法基本相同。芽叶杀青后,即在锅中整形,摊凉时稍加闷黄,再入货复炒,最后低温烘干,在烘干过程亦稍加闷黄。石花外形银毫整齐扁直,汤色黄碧,香气纯鲜,滋味甘醇浓鲜,汤色清黄明亮。

    狮峰龙井虎跑泉
        西湖龙井是扁条形炒青绿茶的名茶。狮峰龙井为西湖龙井中的极品。产于西湖之西的狮子峰,龙井茶的品质特征,一“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极品中的狮峰龙井的色泽绿中微带金黄色或糙米色,成为“宝光”。香味更是馥郁鲜醇,非同凡品。
        龙井原称龙泓,五代乾佑二年在龙泓泉旁建立“报国寿经院”。北宋熙宁十一年上天竺辩才和尚到狮子峰下的落晖坞“寿圣寺”主持香火,以茶兴佛,热闹非凡。传说在明代正得年间在寺旁掘井抗旱,从龙泓泉底挖出一块大石头,称为“神运石”,形如游龙,就把“龙泓泉”改称为“龙井泉”。 
        杭州西湖不但生产龙井名茶,而且还有不少名泉。西湖茶区的表土下面有一条透水性好的石英沙岩地带,母岩又是石灰岩,雨水渗入,形成了许多山洞和名泉。出了虎跑泉和龙泓泉外,还有狮峰泉和玉泉等都是泡茶的好水。
        虎跑泉水中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元素,表面张力特别大。
        龙泓泉从底部流如龙井,另有一股地表水也渗如龙井,形成“阴阳水”。在雨后特别明显。虽用手杖搅浑,立刻又呈现一条阴阳分界线,过去传说要有“慧眼”才能看见。实际上只须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就能看到。
        玉泉,又名托掌泉。玉泉一昼夜可以出水数百吨。傍边还有珍珠泉,只要双脚在池边用力一蹬,水面就会冒出连珠小泡。可能是表层有机质分解出来的气体,所以水质不如龙井和虎跑。
        狮峰泉位于生产极品龙井茶的狮子峰下,地势斤秒度高,清澈甘冽,水质甚佳。
        原来龙井茶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种。50年代调整为狮、龙、梅三套特色。每套各设特级和一至十级的表住样,品质各具特色。狮字龙井色泽微黄,带糙米色,香高持久。龙字龙井芽叶肥嫩,芽锋显露,滋味浓醇。梅字龙井做工精湛,色泽绿翠,扁平光滑。60年代采用后统一收购标准,统称“西湖龙井”,分为特级和一至八级。零售特级龙井仍保留狮、龙、梅三个字号。
        高级龙井仍用手工在铁锅内炒制。铁锅要磨得很光滑,在炒制时还要涂上少量白油,使芽叶在炒制时保持完整光滑绿翠,不会因为茶叶与铁锅接触而变色。

    庐山云雾第一泉
        庐山云雾是炒青绿茶的珍品。产于风景优美,避暑胜地的江西庐山,山上终年云雾弥漫,名茶因此而得名。
        庐山云雾品质特征:条索紧凑,青翠多毫,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
        庐山云雾茶的品质优美,必须用名水冲泡,才能充分发挥。庐山有不少名泉名水,陆羽曾评定康王谷水为天下第一泉,招贤寺下方桥潭水为天下第六泉。在陆羽评定的天下二十种名茶名水中,庐山在前十名中竟占了二名,这是绝无仅用的。

    径山茶、茱翁泉
        径山茶产于浙江余杭径山,为历史名茶。
        径山位于浙江天目山的东北峰,山势雄伟,群峰环绕,由五大山峰组成,主峰凌霄峰,海拔760米,因山径通天目而称为“径山”。“径山”在唐代已成为佛教胜地。
        唐代茶圣陆羽,因”安史之乱”从湖北天门经江西、江苏等地,于上元元年到浙西余杭近郊的宁山隐居,字号“桑宁翁”,著《茶记》一卷。不久寓居径山附近将军山麓的双溪,品尝路旁清泉,后世称“陆羽泉”,又称“宁翁泉”。
        新创制的径山茶条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翠绿,栗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回甘,冲泡三四次香味犹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

    洞庭山、碧螺春、太湖水
        碧螺春是炒青绿茶的螺形名茶。
        洞庭山位于苏州西南约20公里的太湖之滨,分东西两座。洞庭东山是一个宛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屹立在太湖中的一个小岛。相传是吴王夫差和西施避暑之地。据《清嘉录》记载:“洞庭山有个碧螺峰,石壁上生长着几株野茶。当地老百姓每年把茶叶采下来饮用。有一年,采茶季节到了,老百姓上山一看,茶树长得特别茂盛,大家不断地采,竹筐里放不下了,就把一部分放在怀里,鲜叶在怀里受到人体热气的作用,发出了”吓煞人“的花香。从此以后,采茶就不带篮子,都把采下来的鲜叶放在怀里,并把制成的茶叶叫做“吓煞人”,他的香气就叫做“吓煞人香”,实际上是香煞人。有一个叫朱正元的,特别精通“吓煞人”香茶的制法。有一年康熙皇帝来到太湖游览,巡抚进献“吓煞人”香茶。康熙饮后觉得香味很好,但名称却不雅,就题名“碧螺春”。被誉为“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状,幼嫩匀齐,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香气芬芳,具有清鲜的嫩青香,滋味鲜醇回甘,汤色嫩绿鲜艳。叶底嫩绿匀齐明亮。当地群众把碧螺春的品质特征总结为“铜丝条,螺旋形,银翠绿,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君山银针柳毅泉
        君山银针与白毫银针不同,不是白茶,与银毫也不同,不是绿茶。他是黄茶中独具一格的名茶。产于湖南省岳阳县洞庭湖边的君山,君山是一个小岛。
        关于君山的起源,有一个神话般的故事。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死于九嶷山下。他的两个爱妃前往奔丧,坐船过洞庭湖时被风浪打翻。湖上漂来七十二只青螺,聚成君山,把她俩托起,她俩南望茫茫湖水,扶竹痛哭,血泪染竹成斑,经久不褪。被称为“湘妃竹”。“斑竹一枝千滴泪”成为后世爱情忠贞的象征。因为她们是君妃,就把小岛定名为“君山”。
        柳毅传书的故事也发生在君山。那里有一口井,名为柳毅井。井水酿酒,格外清芳,真是“柳井有泉做好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君山银针全部用没有开展的肥嫩芽头制成,外形芽头壮实挺直,茸毛披露,色泽金黄光亮,称为“金镶玉”。香气高纯,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甜醇。虽经久藏,其味不变。在玻璃杯中用沸水冲泡,开始时芽头在杯底直挺竖立,状似群笋出土,又如尖刀直竖。茶影汤色,交相辉映。随着冲泡次数,能三起三落,芽尖向上,在杯中悬空沉浮,甚为奇异。

    黄山毛峰人字瀑
        黄山毛峰是烘青绿茶中的珍品,以产于风景特异的安徽黄山而得名。
        黄山产茶,在宋代就有“早春英华”、“来泉胜金”之说。在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中也提到它的品质“可与虎丘、龙井、蚧茶雁行。”但黄山毛峰则要到清代光绪初年才开始生产。
        黄山不但出产名茶,而且山上到处是名泉。如著名的“人字瀑”。用此水泡茶,能进一步展示黄山毛峰的轻香冷韵,使之更为袭人。
        生产黄山毛峰的茶园分布在桃花溪两岸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300多米的半山寺附近。那里的气温日平均最高只有28°C,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在3-7月比较集中,同时“山高谷深云如海,溪涧遍布湿度大,岩峭坡陡日照短,松树密林水土好”等特点;“晴时早晚遇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茶树终年沉浸在云雾之中,不受烈日和寒风侵袭,因而芽叶肥嫩,有效成分含量丰富,香气馥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甜。冲泡五六次茶味香气仍存,特级黄山毛峰形状细嫩,白毫显露,形似“雀舌”,色泽嫩绿微黄油润,似像芽色。汤色清澈明净,叶底肥状,黄绿鲜嫩有活力,有的还带金黄色鱼叶,俗称“茶笋”。
        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谷雨前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嫩稍。采回后还要经过拣剔摊放,再进行初制。
        黄山初制工艺简单,但高温杀青,要求杀透杀匀。毛火温度先高后低,老火低温长烘为形成优异的香微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复火温度又略提高,并趁热装箱,利用热物理作用充分发展黄山毛峰的香味。

    雁荡毛峰大龙湫
        雁荡毛峰属于烘青绿茶中的名茶。产与浙江省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雁荡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括苍山的支脉;著名旅游胜地。素有一百二是峰,七十二院,三十六洞,四十六溪风景点。山顶有湖,芦苇丛生如荡,每年秋季北雁南飞时,常宿于此,故名“雁荡”。
        山上有龙湫瀑布高约190米,劈空下泻,如天花乱坠,微风拂来,摇曳多姿。北宋时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天下奇秀,无逾此山。”
        雁荡毛峰名茶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室洞、雁湖等海拔八百米左右的高山上。尤以龙湫背所产最佳。雁荡毛峰又称雁荡云雾,外形条索细紧,芽毫隐现,色泽绿润。汤色浅绿浓香扑鼻,余香不绝,滋味浓厚鲜醇,叶底细嫩,芽叶成朵。
        雁荡毛峰在清明至谷雨间采摘。特等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上等一芽一叶、两叶,不同一芽两叶和一芽三叶初展。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4-20 20:35:45
    武夷岩茶九曲溪
        武夷岩茶是半发酵的乌龙茶类中的名茶。因产于福建崇安武夷山的岩石上而得名。
        武夷山不仅是福建省的第一名山,而且已发展成为国际旅游胜地。它位于福建省与江西省接壤的崇安县境内。有三十峰,九十九奇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九曲溪蜿蜒十五华里,贯穿山中,有三弯九曲胜景。每曲又有独特的风光。悬崖高耸,坑峪幽深。佛殿寺院,罗列其中。峰边岩山,修筑梯园,种植茶树,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是武夷茶区的特点,也是武夷岩茶的由来。茶树生长在群山岩石之中,九曲溪流之上,日照时间短,空气湿度大。岩石风华后的土壤含矿物质特别丰富。加上落叶的有机质,对茶叶有效成分的积累极为有利。所产岩茶的香气滋味,风味独异,深受消费者的酷爱。尤其是天心、慧苑、天游、曼陀、茗石、竹窠、兰谷、庆云八大名岩所产的岩茶,在国内外市场上最为著。

    莫干黄芽剑池水
        莫干黄芽是黄茶类的名茶,也有部分绿茶。
        莫干山是浙江省著名的避暑胜地,山上茂林修竹,气候凉爽,也是名茶的理想产地。它是巍峨的天目山脉插入浙西平原的支脉。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吴王派遣干将和他的旗子莫邪到山上铸造了一对雌雄宝剑,锋利无比。铸成后在瀑布下面的水池边磨剑。后来为纪念他们,就把这座山称为莫干山,瀑布下面的水潭称为剑池。宝剑送到住在苏州虎丘的吴王,在虎丘路旁的一块石头上一试,就把石头劈开一条缝。这块石头就叫做”试剑石”,至今仍躺在那里供游人欣赏。
        据《莫干山志》记载,莫干山茶的采制极为精细,在清明前后采制的称为芽茶。因嫩芽色泽微黄,茶农在烘焙时因势利导,加盖略闷,低温长烘,香味特佳,称为莫干黄芽。据分析莫干黄芽中氨基酸的含量,超过其他名茶。品质特征不在于色黄,而在于香气馥郁芬芳,滋味甘醇鲜爽。
        莫干黄芽的品质特征:条索细紧,形如莲心,色泽嫩黄油润,香气清鲜芬芳,汤色嫩黄明亮,滋味甘醇鲜爽,叶底芽叶成朵。
        莫干山所产的茶叶品质好,莫干山的泉水品质也很好。非常适宜于泡茶。清代诗僧秋谭有一首绝句云:“峰头云湿地含雨,溪口泉香尽带花;正是天池谷雨后,松荫十里卖茶家。”把莫干山山峰间的云雨、溪水香泉,谷雨后松荫下卖茶的盛况描绘的淋漓尽至,令人向往。

    西山茶、乳泉水
        西山茶是炒青绿茶中的名茶。以产于广西桂平西山而得名。西山位于桂平县城西,又称“思灵山”,或“恩陵山”。以古松多,山石奇,古迹多,泉水美著称。用乳泉水泡西山茶,如同锦上添花,茶味特佳。西山茶条索细紧匀称,色泽翠绿光润,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味浓厚鲜醇。
        据《桂平县志》载:“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观音岩下。矮株散植,根吸石髓。叶映朝霞,故味甘爽,而气芬芳,杭州龙井未能逮也。”
        乳泉位于西山“飞阁寺”左下侧,是个二尺见方的泉眼。泉水温度四季保持在20-22ºC,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软水。与杭州虎跑泉一样,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所以冲泡的茶汤香味醇厚甜爽。

    齐云瓜片淮源水
        齐云瓜片是半烘干片状绿茶中的名茶,因产于安徽金寨其云山而得名。瓜片原为六安特产,又称“六安瓜片”,金寨和霍山建县后,产区便包括三县。
        瓜片简称片茶,是锅炒杀青的散茶。叶形像瓜子,并不是大小像瓜子。古代六安产茶饼,也叫片茶,是蒸气杀青的紧压茶。
        齐云山也叫期头山,在金寨县麻埠附近。产于齐云山高山的瓜片,叫内山茶。产与低山和山下周围的叫外山茶。以上上黄石、黑冲和蝙蝠洞所产的最著名,称为“道地瓜片”。蝙蝠洞口生长的茶树特别高大,像巨伞盖在悬崖上。洞中栖息着无数蝙蝠,经常在茶树上撒粪,粪中含丰富的磷质,对提高瓜片的香味极为有利。
        瓜片茶外形似瓜子形,叶缘微白背卷,色泽翠绿起霜。内质清香芬芳,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清澈,叶底黄绿明亮,耐冲泡。主销安徽、河南、山东淮河流域一带。唐代刘伯刍以淮河水为天下第七。陆羽则评桐柏淮源为第九。淮源为产区,淮河为销区。水质当以上游为佳。

    天台华顶千丈瀑
        天台华顶为半烘炒绿茶中的名茶。因产于浙江天台山最高峰华顶而得名。天台山山中常年云雾缭绕,所以又名华顶云雾茶或天台云雾茶。“雾浮华顶托彩霞,归云洞口茗奇佳”更为世人所传颂。
        天台山峰峦重叠,雄伟壮丽,名胜古迹,遍布其间。著名的天台八景:“赤城栖霞,双涧回潮,石梁飞瀑,寒岩夕照,桃源春晓,琼台夜月,清溪落雁,螺溪钓艇”中就有双涧、飞瀑、清溪、螺溪四处是名泉名水。尤其是石梁飞瀑,一泻千丈,所以又名“千丈瀑”。唐代诗僧灵彻有一首赞美天台华顶的诗云:“天台众峰处,华顶当其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其中。”确是一个“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翻浪头”的清凉世界。
        每年谷雨后立夏前采摘细嫩芽叶制成的华顶云雾茶,条索细紧弯曲,芽毫壮实显露,色泽绿翠有神,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具有高山云雾茶的天然品质。宋代诗云:“江南风致说僧家,石山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翠满袈裟。”

    天尊贡芽十九泉
        天尊贡芽是半烘炒绿茶中的名茶,原名天尊贡岩茶。因产于浙江桐庐县歌舞乡天尊峰东侧的天尊岩而得名。宋代曾作为贡品。系历史名茶。
        桐庐产好茶,早在三国时的《桐庐采药录》中就有记载。“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搪代陆羽的《茶经》“人之出”中也说:“浙西以湖肿上,常州次。睦州生桐庐山谷,与衡州同。”境内“两岸画山相对立,一脉秀水逶迤来”的七里垅、严子陵、钓台附近,严陵滩水,曾被陆羽评为天下第十九,认为比雪水还好。“天下第十九泉”的碑亭,在此地保存至今。
        天尊贡芽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轻采轻放,朵朵完整。茶蓝用布遮盖,避免日晒。每公斤干茶约需五万个芽叶。在加工过程中十分讲究“薄摊吐芬,小锅保色,轻揉理条,造型提毫,低温长炒,发扬传统。”
        天尊贡芽外形细嫩秀丽,色泽绿润,白毫显露,形似寿眉。清香持久,带兰花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4-20 20:41:01
    浙江名茶
       西湖龙井
       余杭径山茶
       宁海望海茶
       安吉白片茶
       开化龙顶
       大佛龙井
       金奖惠明茶
       松阳银猴茶
       武阳春雨
       绿剑茶



    江苏名茶
       洞庭碧螺春
       南京雨花茶
       金坛雀舌
       太湖白云
       二泉银毫
       南山寿眉
       前峰雪莲
       太极翠螺
       花果山云雾茶
       金山翠芽




    江西名茶
       庐山云雾
       婺源茗眉
       遂川狗牯脑
       上饶白眉
       宁红工夫
       龙须茶
       麻姑茶
       双井绿
       瑞州黄檗茶
       小布岩茶




    湖南名茶
       君山银针
       沩山白毛尖
       湖南黑茶
       北港毛尖
       青岩茗翠
       龙虾花茶
       桂东玲珑茶
       官庄毛尖
       安化松针
       岳北大白




    陕西名茶
       午子仙毫
       紫阳毛尖
       汉水银梭
       秦巴雾毫
       商南泉茗
       定军茗眉
       陕青
       三里垭毛尖
       午子翠柏



    河南名茶
       信阳毛尖
       太白银毫
       仰天雪绿
       香山翠峰
       仙洞云雾
       杏山竹叶青
       震雷剑毫
       龙眼玉叶
       赛山玉莲
       雷沼喷云



    贵州名茶
       都匀毛尖
       贵定云雾茶
       遵义毛峰
       湄江翠片
       羊艾毛峰
       梵净山贡茶
       武陵剑兰茶
       红碎茶




    四川名茶
       蒙顶甘露
       文君绿茶
       青城雪芽
       峨眉竹叶青
       川红工夫
       早白尖
       峨蕊



    安徽名茶
       黄山毛峰
       顶谷大方
       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
       敬亭绿雪
       屯绿
       涌溪火青
       霍山黄芽
       祈红工夫
       岳西翠兰




    广东名茶
       凤凰单枞
       岭头单枞
       凤凰水仙
       岭头奇兰
       古劳茶
       乐昌白毛茶
       英德红茶
       仁化银毫茶
       荔枝红茶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4-20 20:41:18
    各地名茶——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产于秀美的庐山。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深受欢迎,供不应求。"幸饮庐山云雾茶,更识庐山真面目"这诗一般的赞语。
        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风味独特的云雾茶,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朱德同志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在峰恋起伏,云雾缭绕的庐山之巅,盛产着“叶质肥厚,芽大,被盖白毫,香气清而幽长,滋味鲜洁甘甜”的绿茶珍品“庐山云雾茶”。
        据旧山志记载:庐山种茶,起于东晋。北宋时,一度列为贡品。1951年,庐山云雾茶进入国际市场试销后,深受欢迎。1971年,庐山云雾茶被列入中国绿茶类的特种名茶,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一举扬名中外,1982年在江西二十一种茶叶评比中,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同年,全国名茶评比又被定为中国名茶。1985年获全国优质产品银牌奖,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庐山北临长江,东毗鄱阳湖,平地拔起,峡谷深幽。由于江湖水汽蒸腾而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年雾日195天之多。由于高升温迟缓,候期迟,茶树萌发须在谷雨后,4月下旬至5月初。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造就云雾茶独特品质。尤其是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为最佳。
        由于天候条件,云雾茶比其它茶采摘时间晚,一般在谷雨后至立夏之间方开始采摘。以一芽一叶为初展标准,长约3厘米。
        成品茶外形饱满秀丽,色泽碧嫩光滑,芽隐露。茶汤幽香如兰,耐冲泡,饮后回甘香绵。
        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庐山云雾是炒青绿茶的珍品。产于风景优美,避暑胜地的江西庐山,山上终年云雾弥漫,名茶因此而得名。
        庐山云雾品质特征:条索紧凑,青翠多毫,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
        庐山云雾茶的品质优美,必须用名水冲泡,才能充分发挥。庐山有不少名泉名水,陆羽曾评定康王谷水为天下第一泉,招贤寺下方桥潭水为天下第六泉。在陆羽评定的天下二十种名茶名水中,庐山在前十名中竟占了二名,这是绝无仅用的。
        庐山云雾茶,产于秀美的庐山。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深受欢迎,供不应求。"幸饮庐山云雾茶,更识庐山真面目"这诗一般的赞语,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和价值。庐山云雾茶有"六绝":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风味独特的云雾茶,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各地名茶——闽北水仙   
      
        闽北水仙茶,是闽北乌龙茶中两个花色品种之一,品质别具一格,“水仙茶质美而味厚”(《建瓯县志》1929年),“果奇香为诸茶冠”。
        在半发酵的乌龙茶种堪与铁观音匹敌的就是闽北水仙了。闽北水仙茶始产于百余年前闽北建阳县水吉乡大湖村一带,现在的主产区为建瓯、建阳两县。这两个产区地抵御毗邻,群山起伏,溪流纵横,云雾缭绕,竹木苍翠。所植的水仙品种茶树,属于中叶种小型乔木,枝条粗壮,鲜叶大且呈椭圆形,叶色为深绿色,叶肉厚,表面革质,具有油光,香味重,嫩梢长而肥壮,芽叶透黄绿色。
        “水仙”一名的得来,传说是在清朝康熙年见,有个福建人发现了一株寺庙旁边的大茶树,因为受到该寺庙土壁的压制而分出了几条扭曲变形的树干。这个人觉得树干虬曲的样子非常有趣,就把它挖了出来带回家里种植。他巧妙地利用了树的变形,培育出了清香的好茶。因为闽南话里“水”就是美,所以从美丽的仙山采德的茶,便取名叫做“水仙”,这不由也会让人联想到早春时分盛开的水仙花。
        水仙品种,适制乌龙茶。但因水仙产地不同,命名也有不同。闽龙产区用福建水仙种,按闽北乌龙茶采制技术制成的条形乌龙茶,称闽北水仙。武夷山所种的水仙种,约在光绪年间传入,其成茶称水仙或武夷水仙。闽南永春产地以福建水仙种,按闽南乌龙茶采制而成的称闽南水仙。广东饶平、潮安用原产于潮安凤凰山的凤凰水仙种,制成的条形乌龙茶称凤凰水仙。凤凰水仙种是有性群体品种之一,选用优良单株栽培、采制者,又称凤凰单丛。
        水仙根系分布较深,栽植时,土层宜深厚;株型高大,行株距稍放宽;分枝能力弱,应及时修剪、摘顶,促进分枝;有易衰现象,枝干害虫多,宜加强培肥,采养相结合。按“开面”采,顶芽开展时,采三、四叶。正常年景分四季采摘,春茶(谷雨前后二、三天),夏茶(夏至前三、四天)、秋茶(立秋前三、四天)、露茶(寒露后)。每季相隔约50天。
        制茶过程,做青阶段与一般乌龙茶基本相似。做青后的工序则有不同,闽南乌龙茶注重外形的卷曲紧结,增加包揉工序与次数。闽北乌龙茶,为条形茶,不包揉。近来闽北水仙有的也增加包揉。杀青后的焙制工序,采用武夷岩茶的杀青与揉捻方法交叉进行,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的技术又有相异之处。
        其制作工序是:萎凋(晒青或室内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初烘(俗称走水焙)、包揉、足火。
        闽北水仙的成品茶条索紧结沉重,外形壮实匀整,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暗砂绿,冰呈现白色斑点,俗有“蜻蜓头,青蛙腿”之称;香气浓郁芬芳,颇似兰花;滋味醇厚,入口浓厚之余有甘爽回味;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缘带有鲜艳的朱砂红边或红点,即“三红七青”。
       
      


    各地名茶——蒙顶黄芽   
      
        美丽的四川蒙山不仅盛产绿茶名品蒙顶甘露,而且也是黄茶极品蒙顶黄芽的故乡。蒙山那终年朦朦的烟雨,茫茫的云雾,肥沃的土壤,优越的环境,为蒙顶黄芽的生长创造了极为适宜的条件。
        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会甘,叶底全芽嫩黄。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可是,知道它的来历的人却并不多。
        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
        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各地名茶——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乃佛手品种茶树梢制成, 是福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
        佛手茶树品种有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以春芽颜色区分),以红芽为佳。鲜叶大的如掌,椭圆形,叶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采,分四季采摘,春茶占40%。
        佛手茶成品特征茶条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浓锐,味甘厚,耐冲泡,汤色橙黄清澈。冲泡时馥郁幽芳,冉冉飘逸,就像屋里摆着几颗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发出来的绵绵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本是柑桔属中一种清香诱人的名贵佳果, 茶叶以佛手命名,不仅因为它的叶片和佛手柑的叶子极为相似,而且因为制出的干毛茶,冲泡后散出如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永春佛手始于北宋, 相传是安溪县骑虎岩寺一和尚,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过精心培植而成。其法传授给永春县狮峰岩寺的师弟, 附近的茶农竞相引种至今。清光绪年间,县城桃东就有峰圃茶庄,在百齿山上开辟成片茶园种植佛手。清康熙贡士李射策在《狮峰茶诗》有赞佛手茶诗句:“品茗未敢云居一,雀舌尝来忽羡仙。”原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周谷城先生亦为之题赠“永春名茶”条幅。
        永春佛手茶树属大叶型灌木,因其树势开展,叶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为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其中以红芽佛手为佳。茶树树冠高大,鲜叶大如掌,呈椭圆形,尖端较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地柔软,叶色黄绿油光,叶缘锯齿稀疏。
        佛手茶相传为闽南一寺院住持采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所得,其叶与佛手柑的叶片相似,茶水具有独特的“佛手韵”。永春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现有茶园2万亩,年产1500多吨,50%以上出口日本、东南亚各国,是全国最大的佛手茶生产出口基地。佛手茶外形紧结卷曲、肥壮重实,色泽沙绿油润,汤色黄绿清澄明亮,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味甘爽。不仅为名贵茶饮,民间长期兼作药用,既能提神醒脑、醒酒消暑、开胃健脾,又有抗癌、减肥、降血脂之功效,为著名保健茶品,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
        清康熙年间(1704年)永春狮峰岩建成,“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永春佛手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
        永春佛手茶在1985年、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1987年获“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授予的“佛手奖”1995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上世纪30年代初,就有少量佛手茶开始转销国外。现有茶叶种植面积6万多亩,产量4000 吨, 其一等品每公斤售价在150元以上,每年外销茶叶2500余吨。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闽南一带的华侨不仅将其作茗茶品饮,还经年贮藏,以作清热解毒、帮助消化之药。赞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饮佛手赛神仙;名贵饮料能入药,唐人街里品茗篇。”

    '






    各地名茶——鹿苑茶   
      
        鹿苑茶是黄茶中的又一佳品,它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迄今已有750年历史。据县志记载,起初不过为寺僧在寺侧栽培,产量甚微;当地村民见茶香味浓,争相引种,逐渐扩大栽培范围。鹿苑寺的石碑上还刻有清代高僧金田于光绪九年(1883)来鹿苑寺讲法时,赞赏鹿苑茶的诗文:“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薰,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鹿苑寺位于县城西北群山之中的云门山麓,海拔120米左右,龙泉河流经寺前,茶园多分布于山脚、山腰一带,峡谷中的兰草、山花与四季长青的百岁楠树,相伴茶树生长,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红砂岩风化的土壤,肥沃疏松。茶树生长繁茂,形成其特有品韵。
        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备振,饮食大增,于是大加夸赞,并封其御名为“好淫茶”。请代光绪九年(1883年),高僧金田云游来到鹿苑寺讲经,当它品尝了鹿苑茶后遂题诗一首,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制作好的鹿苑茶风格十分独特,它外形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呈环状,俗称”环子脚“;内质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冲泡后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甘凉。
        鹿苑茶的工艺与茶质:于每年清明前数日至谷雨间采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要求鲜叶细嫩、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经杀青、炒二青、闷堆、拣剔和炒干等工序。其中闷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质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积在竹盘内,拍紧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6小时,促其色泽黄变。其成品外形色泽金黄(略带鱼子泡),白毫显露,条索环状(环子脚),内质香气持久,滋味醇厚甘凉,汤色绿黄明亮,叶底嫩黄匀整。该茶于1982、1986年参加全国名优茶评比,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各地名茶——海马宫茶   
      
        “茶叶之佳以海马宫为最,果瓦次之,初泡时其味尚涩,迨泡经两三次其味转香,故远近争购啧啧不置。”(1925年《大定县志》)。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贵州大定府有位姓简名贵朝的人,在山东文登县任知县时,对茶叶颇感兴趣,感到饮茶能提神,解除疲劳,当他回乡葬父时,带茶籽回大定(即今大方县)海马宫定居种植,加工成茶,饮之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甜,汤色似竹绿,命名“竹叶青”。送大定府鉴尝,深得官府好评,后逐一上送,直至朝廷,岁岁作为贡品。可见,海马宫茶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已列为贡品,誉满全国。
      海马宫茶产于贵州省大方县的右鹰岩脚下的海马宫乡。茶园三面临山,一面通向河谷,海拔高达1500米左右,山高云浓,溪水纵横,年均气温13℃左右,全年有效积温4670℃,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月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为贵州省较寒冷的高湿茶区。然而茶园三面环山却构成一幅天然屏障,阻挡着寒冷空气的侵袭,再加上境内植被茂密,形成小区气候条件独特。而且海马宫茶园成土母质为砂页岩,土质疏松,钾元素含量丰富,达127ppm,pH4.6—4.9,适于茶树生长。
      海马宫茶采于当地中、小群体品种,具有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谷雨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一级条为一芽—叶初展;二级茶为一芽二叶,三级茶为一芽三叶。这与清光绪(公元1890年)《铜仁府志》所说的:“茶叶以背有白毛者佳,宜谷雨前数日采之”相吻合。
      海马宫茶加工工艺分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再复炒、再复揉、烘干、拣剔等工序。具体做法是:
      杀青,在锅径35—50厘米平底新锅内进行,锅温140℃左右,投叶量700克左右。要求杀透杀匀,当叶面光泽消失,茶香透露,起锅乘热进行初揉。当芽叶成条即进行渥堆,就是将茶叶捏成小团,用干净白布包裹好,放在盆内,压紧渥堆24小时,揉捻叶在渥堆的湿热条件作用下,形成了海马官茶别具一格的品质风格。渥堆好的茶叶,再经反复二次揉捻和炒干,达到揉紧条索、蒸发水分、增进香气的目的。最后的烘干工序是在灶上进行,采用文火慢炕,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以达到香高味醇和足干的目的。
      足干叶经过拣剔过筛,剔除组叶杂物,筛去碎末,分级包装贮藏。加工海马宫茶全过程历时30多小时。
      海马宫茶属黄茶类名茶。具有条索紧结卷曲,茸毛显露,香高味醇,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匀整明亮的特点。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4-20 20:41:35
    各地名茶——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七子饼茶也属于紧压茶,它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外形美观酷似满月的圆饼茶,然后将每7块饼茶包装为1筒,故得名“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外形结紧端正,松紧适度,表面匀整,冲泡后汤色红黄鲜来年感,香气纯正,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并具有清凉解渴、帮助消化、祛除疲劳、提神醒酒之功效。气子饼茶还十分耐存贮,可以存放10年以上仍保持品质的优异。
        选用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作原料,适度发酵,经高温 蒸压而成,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高、滋味醇厚、具有回甘之特点。饮之清凉解渴、帮助消化、祛除疲劳、提神醒酒。存放年限10年以上,该茶原料来源于普洱县城东南70公里以外的原始森林中,(海拔2200米)的一个既无人居住又不通公路的山菁里,茶叶鲜叶全靠当地居民用背一篓一篓背下山。
       
      


    各地名茶——山水龙剑   
      
        山水龙剑主产于浙江丽水九岭头、余岭、黄村山尖等茶场。茶园面积达3000多亩,年产量13000kg。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500~800m山间,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无环境污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品质极佳。?
        山水龙剑外形芽直略扁似剑,完整匀齐,色泽黄绿,香气馥郁幽长,有兰花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匀整。 其采制工艺如下:?
      1.鲜叶采摘
        清明前后采单芽制特级,一芽一叶初展制一级。选料考究,要求"三不采"(不采病虫叶、杂色叶和雨水叶)、"三不带"(不带鱼叶、鳞片、杂物)。
      2.摊青
        采下鲜叶及时送茶厂,经严格挑拣后薄摊于竹匾上3~6h,当日茶当日制。
      3.青锅
        青锅在电炒锅中进行,投叶量为每锅100~150g,具体视炒茶师傅手的大小和技术而定。锅温为100~120℃,下锅时以能听到轻微的爆声为宜。炒至茶不粘手,有触手感(七成干)时起锅。具体手法为:先用带、抖、搭手法,待鲜叶发软开始干瘪时,采用搭、捺手法,同时减少抖的动作,动作先快后慢,先轻而后适当加重,使失水均匀,色泽一致,条形扁平挺直。青锅时间15~20min。?
      4.回潮
        青锅叶放在干净竹匾上摊放30~40min,摊叶厚度约2cm。当叶梗表里水分均匀一致,手感较软时即可辉锅。
       5.辉锅
        投叶量为2~3锅杀青叶。下锅时锅温60~80℃,随后可适当降低,至起锅前可再短时间提高锅温。手法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杀青叶刚下锅时采用搭的手法,尽量少抖,到茶叶转热不粘手时再采用抓、推、捺、压、扣、磨等动作。茶叶在手中,里外交换均匀,使大部分茶叶握在手中,用力从轻到重,再从重到轻。炒至外形最大的茶叶用手可折断时即可起锅。每锅用时为20~30min。?
        6.拣剔
        将茶叶收堆,并拣去不合格茶叶及夹杂物后装袋贮存或出售。





    各地名茶——八角亭龙须茶   
      
        龙须茶因形似“龙须”而得名。制体时采用丝线捆扎成一束束的茶条,故又名“束茶”。
      龙须茶历史悠久。据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载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等类。”可见,龙须茶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龙须茶产于福建省崇安和建瓯两县,以武夷山麓八角亭所产品质最佳这里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适制龙须茶。
      龙须茶采制工艺独特,技艺高超,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品。清《续茶经》中对其采制方法也作了简明的叙述:“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每年谷雨后至立夏前,采摘新梢长达10--13厘米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采摘对应顺序轻放,及时送厂加工处理。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杀青、揉捻、理条扎束、干燥、装箱六道工序。
      萎凋:萎凋是形成龙须茶品质的前提。将采回的芽梢薄摊在竹席上,放置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或先在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后再行自然萎凋。当含水量达70%左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手持茶梢基部,前端二片叶呈下垂状态。叶面光泽消失,清香透露,即为适度,
      杀青: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停止萎凋过程发生的理化变化,蒸发水分。采用手工杀青,锅温控制在300℃左右,每锅投叶量700--1000克。当叶片和茶梗转软,折梗不断,清香显露。即为适度。杀青叶乘热揉捻,揉至叶卷成条,茶汁外溢即为适度。
      理条扎束:理条和扎束是龙须茶独有的工序,是龙须茶造形的关键过程。扎束技术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左右着龙须茶的品质风格。
      具体操作是:先将经摊凉、茶汁尚未干的揉捻叶,一一理直,整齐平放在竹匾上,宽约10厘米左右,分上、下两层,长的茶条放下层,短的放在上层,将短碎的茶梗和叶片,搓成长约2—3厘米的椭圆形的小球,夹在上下层之间,尔后两端用红色或绿色的丝线扎篮,用剪刀将基部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 (单束的不合并),中间用另一色丝线扎紧。扎束时动作应迅速,以防茶汁蒸发不易粘结成形,捆扎的松紧 应适度,否则难以形成美观别致的外形。
      干燥是炒制龙须茶的最后工序,也是最复杂最费时的工序。于燥得不当,烘温掌握得不妥,都将直 接影响龙须茶的外形色泽、内质和干湿均匀程度。干燥的特点是分段进行烘焙,长时低温烘焙,多次摊凉 回潮。全程共分初烘、再干、摊凉回潮、补火、再摊凉回潮和复火六个过程。初烘由生产厂家进行,其他几个过程均由收购部门集中处理。
      初烘:烘温100℃左右,每笼投叶量2000--2500克,烘时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翻拌时应离火 在另一空焙笼中进行。当供至六成干,茶束表面已有明显刺手感,下烘摊凉,叶质稍转软,送交收购站。历时4小时左右。 再干:收购进的龙须茶应立即进行再干,以防茶干度不足而变质。
      再干的原则是:低温慢烘。烘温60—70℃,投叶量3500克--4000克,每隔2小时翻拌一次,全程翻动20余次、历时二昼夜。
      摊凉回潮:目的是使茶束内的水分重新分布,以防因表干里湿引起的劣变,摊凉时间通常在24小时左右。
      补火和复火:均在低温下进行,中间再经过一次 摊凉回潮过程。烘温60--70℃,投叶量3500--4000克。通过文火慢烘达到足干的目的。龙须茶加工全过程历时长达5个昼夜左右。
      装箱外运:复火结束经摊凉即可装箱,装箱时茶束必须按顺序排列整齐,动作要轻巧,以防碰碎茶束。每箱重19公斤,约1500--1600个茶束,装毕外运待售。
      龙须茶以优异的内质、美观别致的外形、别具一格的风味驰名中外。历史上主销美国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是当地侨胞馈赠海外亲友的礼品。
      龙须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壮直,形似“龙须”,色呈墨绿,乌龙茶香型,伴有花香,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清澈明亮,经泡耐饮。





    各地名茶——四川边茶   
      
        黑茶这一茶类起源于四川,可见四川边茶的生产历史之悠久。自宋代以来历朝官府皆推行“茶马法”,明代(13712~1541年)的时候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开始设立管理茶马交易的“茶马司”。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朝廷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索产的边茶专销康藏地区,也就是销往现在的西藏、青海褐四川的甘孜、阿坝、大邑等地所产的边茶则是专销川西北的松潘、理县、茂县、汶川等地和甘肃的部分地区,因此被称为“西路边茶”。
        西路边茶的毛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南路边茶品质优良,经熬耐泡,制成的“做庄茶”分为4级8等,做庄茶的特征为茶叶质感粗老,且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有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的香气,冲泡后汤色换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滋味平和。“毛庄茶”叶叫做“金玉茶”,其叶质粗老不成条,均为摊片,色泽枯黄,无论是外形、香气,还是滋味都不及“做庄茶”的品质优异南路边茶最适合以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式饮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4-20 20:41:51
    各地名茶——青岩茗翠   
      
        青岩茗翠产于湖南张家界市国家森林公园附近的几个高山茶场。品质特征:条索圆紧匀直,色泽翠绿,银毫满披,香气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醇爽,叶底嫩绿。
        是全国名茶之一,因产于风景明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表岩而弛名中外,故名青岩茗翠。一九八三年五月,青岩茗翠参加省“五名”评活动,被评为优质名茶,荣获金杯奖。一九八八年十月,参加北京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评选,荣获国家银质奖。 青岩茗翠茶场,在海拔四百五十米和九百米之间,山峦重叠,常年多雾,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宜 茶叶生长。 从清明到谷雨开始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制作工艺分杀青、初揉、复炒、初烘、 整形、摊晾、干燥等八道工序。其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紧结、肥硕、浑圆、较曲,银毫满披,色泽翠绿。冲泡后液色嫩绿明澈,叶底鲜活匀整,清香馥郁持久,滋味鲜醇回甘。饮之香留舌底,回绕九肠。本品用 皮纸包好,放置专装茶叶的木箱内密封保存;或放在石灰缺勤 保存,确保色鲜味美。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张家界风景胜桂林,青岩茗翠飘 四海”。







    各地名茶——金华柚花茶   
      
        金华柚花茶产于浙江金华市。主销山东、河北及北京、天津。
        选用金华市郊各县所产的1~5级烘青毛茶,经过筛、切、抖、风选、拣剔等工序,精制成1~5级茶坯。每50千克各级茶坯分别配柚子鲜花18、16、14、12、10千克。经过两次烘焙窨制而成。产品分为1~5级。
        柚花茶品质特点:一级外形条索细紧匀直,平伏匀净,色泽绿润显锋苗;内质汤色清澈黄绿明亮,香气鲜浓,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细嫩匀齐明亮。二级外形条索尚细匀整,稍有锋苗,色泽尚绿润;内质汤色尚清澈黄绿明亮,香气尚鲜浓,滋味尚醇厚鲜爽,叶底尚嫩绿明亮。三级外形条索尚紧匀整,色泽尚绿;内质汤色黄绿尚明亮,香气尚鲜,滋味醇和,叶底尚嫩匀,稍有摊张。四级外形条索尚紧略扁稍松含圆头块,色泽深绿;内质汤色黄绿,香气稍鲜,滋味纯正平和,叶底黄绿欠明亮,稍有摊张。五级外形条索稍粗松,带扁条圆头块多梗,色泽黄绿稍暗;内质汤色黄绿稍暗,香气略显,滋味淡薄,叶底黄绿稍粗老,多摊张。
  • 呆呆星人
    呆呆星人 2011-4-20 20:45:40
    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

      尽管现在人们对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统一,但综合各方面情况,名茶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名茶之所以有名,关键在于有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个特色而闻名。

      如岳阳的君山银针,芽头肥实,茸毫披露,色泽鲜亮,冲泡时芽尖直挺竖立,雀舌含珠,数起数落,堪为奇观。其二,名茶要有商品的属性。名茶作为一种商品必须在流通领域中显示出来。因儿名茶要有一定产量,质量要求高,在流通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三,名茶需被社会承认。名茶不是哪个人封的,而是通过人们多年的品评得到社会承认的。历史名茶,或载于史册,或得到发掘,就是现代恢复生产的历史名茶或现代创制的名茶,也需得到社会的承认或国家的认定。由于我国名茶种类繁多,在此仅对不同茶种的有代表性的少量名茶作一概述。



    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

    洞庭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

    君山银针
    云南普洱茶

    庐山云雾
    冻顶乌龙

    祁红
    苏州茉莉花茶







    西湖龙井
      "茶中之美数龙井",龙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

      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老井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虎跑水中有机的氮 化物含量较多,而可溶性矿物质较少,因而更利于龙井茶香气、滋味的发挥。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爱。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郊西湖乡龙井村一带。龙井,原名龙泓,传说三国时就已发现此泉;明代掘井抗旱时从井底挖出一龙形大石,于是更名为“龙井”。龙井产茶唐代就有记载,宋代已经闻名。苏东坡品茗诗中“白云山下雨旗新”形容的就是这种茶的形如彩旗的特点。清代,龙井茶尤为乾隆皇帝所赞誉。向有“黄金芽”“无双品”之称。龙井茶因有狮峰、龙井、五云山和虎跑山4个不同产地而有“狮、龙、云、虎”的品种区别。其中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龙井茶“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这四个特点被称为“四绝”。其叶扁,形如雀舌,光滑、色翠、整齐。特别是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雨前茶”,叶芽更为细嫩,冲泡以后,嫩匀成朵,叶似彩旗,芽形若枪,交相辉映,所以这种茶又叫“旗枪”。其汤色明亮,滋味甘美。鲜嫩的茶芽,在摄氏80度的温度下加工,要保持茶叶的颜色、香味和美观,使每片茶叶都能达到“直、平、扁、光”,堪称特种“工艺茶”。






    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湖水相映、茶果间作的太湖洞庭山,兼有茶香果味之美。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著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

      绿茶中的名品,产于太湖洞庭东山和西山。因其形状卷曲如螺,初采地在碧螺峰,采制时间又在春天而得名。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品质特点是色泽碧绿,外形紧细、卷曲、白毫多;香气浓郁,滋味醇和;饮时爽口,饮后有回甜感觉。冲泡后,茶汤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不管用滚水或温水冲泡,皆能迅速沉底,即使杯中先冲了水后再放茶叶,茶叶也照样会全部下沉,展叶吐翠。炒制工艺要求高,需要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尤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以及润喉、提神明目的功效。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中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轻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绿茶珍品,因地近黄山而得名。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毛峰在300年前就已著名。明代许次纾所著《茶疏》即将其与钱塘龙井相提并论。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制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成功,更加蜚声全国。黄山毛峰茶外形美观,每片长约半寸,尖芽紧偎在嫩叶之中,状若雀舌。尖芽上布满着绒细的白毫,色泽油润光亮,绿中泛出微黄。冲泡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黄,香气持久,犹若兰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凉之后,香味犹存,故人称“幸有冷香”。一芽一叶的泡开以后,变成“一枪一旗”,光亮鲜活,有“轻如蝉翼,嫩似莲须”之说。特级黄山毛峰一般都在清明至谷雨间采摘。





    六安瓜片
      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真假鉴别: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六安瓜片,简称片茶,以其外形似瓜子,呈片状而得名。产于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三县(金寨、霍山旧时同属六安州),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岭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佳,又称“齐山名片”。为我国著名绿茶品种之一。产地位于皖西大别山区,山高林密,泉水潺潺,云雾弥漫,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尤以蝙蝠洞周围,蝙蝠翔集,排撒粪便,富含磷质,成天然肥料,致使土壤肥沃,茶树生长繁茂,鲜叶葱翠嫩绿,芽大毫多。
        采制工艺与茶质: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清明后、谷雨前进行。以采“开面”上端一芽三叶为宜,可略带少量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先摘下第三叶,再摘下第二叶,然后摘第一叶,最后将芽连同上部嫩梗与下部的粗枝或第四叶拆开,同时作了精细分级。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叶片炒开。最后烘焙工序是在炒至萎凋状态,叶片柔软后,及时出锅进行烘干。每次烘叶量仅2~3两,烘至色泽翠绿均匀,白毫显露,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贮存。其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茶品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用开水沏泡,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尤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又有清心明目,提神消乏,通窍散风等攻效。







    君山银针
      它产于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的青螺岛,色泽鲜绿,香气高爽,滋味醇甜,汤色橙黄,是中国黄茶珍品。

      绿茶精品。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故得其名。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后梁时已列为贡茶,以后历代相袭。它的特点是: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虽久置而其味不变。冲泡时可从明亮的杏黄色茶汤中看到根根银针直立向上,几番飞舞之后,团聚一起立于杯底。其采制要求很高,比如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还规定了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信阳毛尖
      它产于河南信阳镜内的大别山区。冲泡三四次尚有较浓的熟果香。

      名贵绿茶品种。主要产地在河南信阳县醅深山区的“四云”(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和“两潭”(黑龙潭、白龙潭)。其芽叶细嫩有峰梢,精制后紧细有尖,并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据古籍记载,早在1500多年以前,信阳一带就已生产名茶。唐代时,信阳毛尖已成为当供奉朝廷的贡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8世纪全国有8大茶区,其中淮南茶区就包括皖北和豫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盛赞“淮南茶,信阳第一”。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究。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乌龙茶中的明珠。“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祟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大红袍”最为名贵。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武夷岩茶是我国东南沿海省、地人民以及东南亚各地侨胞最爱饮用的茶叶品种,是著名的“侨销茶”。




    都匀细毛尖
      它产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山区,明代已为"贡茶"。外形纤维披毛,如雪花;条索紧结,如银钩。冲泡时茶叶沉于杯底,绒毛浮游水中,清香持久,醇和回甜。

      产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山区。因其形似鱼钩和雀舌,故又名“鱼钩茶”或“雀舌茶”。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它就已经是向朝廷供奉的“贡茶”了。18世纪末,开始出口外销,享誉中外。都匀细毛尖茶在我国名茶中独具一格,它外形纤细披毛,犹如雪花;条索紧卷,好似银钩。冲泡时,茶芽沉于杯底,白毫浮游水中,汤色嫩绿明亮,品清香馥郁,醇厚回甜。






    铁观音
      它产于闽南安溪县内,成品茶外形头似蜻蜓,尾似蝌蚪。泡于杯中"绿叶红镶边",是乌龙茶之上品。

      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究。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乌龙茶中的珍贵品种。一年分四季采制,雨至立夏为春茶,产量占全年的一半,品质最好。安溪铁观音的制造工艺要经过凉青、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铁观音的品饮,目前在福建泉州厦门、漳州以及厦门、潮汕一带和台湾,仍沿袭传统的功夫茶品饮方式。陶壶置茶,冲以沸水此时即有一股殊香扑鼻而来,正是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有朋自远方来,飨以功夫茶,确是一种表示敬重客人的生活艺术。





    祁门红茶
      它产于安徽祁门县的山区,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

      著名红茶精品。主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及附近地区,简称“祁红”。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明亮,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祁门茶区的江西“浮梁工夫红茶”是“祁红”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




    普洱
      普洱茶原产于云南省,生产历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普洱茶是用优良云南大叶种,采其鲜叶杀青后揉捻、晒乾的晒青茶为原料,经沤堆的特殊加工制成,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独特陈香。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游牧民族主食肉类,俗谚“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普洱茶对降低血脂自古即有明证。普洱茶为黑茶类之代表。





    冻顶─乌龙
      产于台湾,台湾野史相传据清朝道光年,初乡举人林凤池从福建带回武夷软枝─乌龙植于冻顶山,基于天时、地利、人和,俨然成为茶的黄金王国。

      台湾乌龙是乌龙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重的一种,优质乌龙的制造,鲜叶原料标准为一芽二叶,著名的膨风茶,则选用一芽一叶为原料。乌龙茶茶芽肥壮,白毫显,汤色呈琥珀般的橙红色,在国际市场被誉为“香槟乌龙”、“东方美人”,以赞其殊香美色。为青茶类代表。





    太极翠螺
      太极翠螺,因外形卷曲似螺,色泽绿翠而得名,为江苏省之名茶。翠螺属半烘薰花茶,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分摊收、杀青、揉捻、烘乾再揉捻、炒乾再烘乾七道工序,再以四至五叶嫩芽以手工勾卷成珠,再配以七道高雅天然花香薰制,入口满口生津,香气四溢,经久耐泡,头酌香、二酌浓、三酌味不减、四酌味犹存。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卷曲,茸毫披露,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浓厚,汤色绿而明亮,以开水80℃冲泡,味香持久、耐泡。为近代新品绿茶。






    峨嵋─珠茶
      珠茶─亦称圆茶,原产浙江省平水茶区,浙江平水产茶,历史已很悠久,远在一千多年前,平水茶区包括浙江省、绍兴、嵊县、萧山、诸暨、天台、奉化等十余县市,境内山岭盘结,峰密起伏,云雾缭绕,溪流纵横,气候温和,适于茶叶生产。珠茶是中国最早出口的商品之一,18世纪珠茶以“贡熙茶”风靡世界茶坛,且售价甚高,茶价之高不亚于珠宝,曾被誉为“绿色珍珠”。
12

你可能喜欢

mm 2017-09-22

游艺网-精选作品赏析

关于我们

55554 126 -1

紫色天空 2013-10-18

个人闲得无聊练习

3D创作交流

26162 1 0

柒柒柒 2021-12-22
中国古文化——茶(ZT)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