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9-21 21:11:56

冷兵器之我为刀狂(ZT)

卷首语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兵器发展的历史作为整个华夏文明发展历史的一部分,也在这浩瀚的历史中散发着独有的光芒!

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工具和武器并没有准确的区分,但是后来随着劳动的分工以及社会生活的需要,工具的分类也逐渐明朗起来,有了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的区分,再后来由于部落之间的冲突,武器逐渐从工具中区分出来。

武器与工具不同的是,它专门指战斗中使用的破坏生命和财产的器具。自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战争的阴影就从未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走开。相反,战争的形式和规模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愈演愈烈!

因为没有,所以呼唤。人类对于和平的呼唤似乎与战争的发起是同步的,从有战争的那天起,人类对和平的呼唤就没有终止过。令人惋惜的是,似乎这种呼唤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或许它将伴随到人类的终结!

武器,作为战斗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从未被战争的发起者、权力的拥有者忽视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的不断更新换代,冷兵器渐渐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本作品为汇编作品。作品材料来源广泛复杂,而且很多地方罗列了多种观点,便于读者比对查找。作者的主要努力就是创立了这样一个架构,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唤起读者对冷兵器的热情,并给刀剑爱好者提供一个切磋交流的平台。

本作品的能够呈现在读者眼前,与以下老师的努力分不开:

梁一刃

本作品的更新中,感谢以下朋友提出了宝贵意见:

玄烨号航母宋五 上校新兵 盖天第一手 wxxs2008 xjaj6656 潘维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9-21 21:12:44

第一卷 金之卷 刀的历史

第一章 商朝

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工具和武器并没有准确的区分,但是后来随着劳动的分工以及社会生活的需要,工具的分类也逐渐明朗起来,有了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的区分,再后来由于部落之间的冲突,武器逐渐从工具中区分出来。

武器与工具不同的是,它专门指战斗中使用的破坏生命和财产的器具。自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战争的阴影就从未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走开。相反,战争的形式和规模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愈演愈烈!
-------------------------------分隔线-----------------------------------------
商朝

由于商朝之前的史料不足,难以考证,所以武器的开始时期从商朝开始说起。有人把我国早期的战争型态分为车战、步战与骑战三个过程,春秋中期之前以车战为主,战国时期则以步战代之,秦至汉初逐渐转为以骑兵主导战场。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说明的是,商朝的军队与夏朝有着本质的区别,夏朝的军队基本以部落兵制为主,而商朝的军队已经具备了职业兵制的雏形。究其原因,在商朝,商王(这时候还没有皇帝的称号)有王师,贵族有族军,王畿之外的诸侯也有自己的军队。此时,军队的正式成员都是有最低一级的贵族武士担任,每个武士都有自己的仆役来保护和照顾武士。

这个时期的作战主要以车战为主,因此对于驾车和射箭的要求很高,以往那些平时农耕,战时打仗的平民就不能够胜任这种作战要求,故此,军队也就自然走向了职业化。当然,此时除了这些军队以外,还有大量的步卒,这些步卒都是由平民担任。

商朝的步兵单位采十进位制,称“什”(战车甲士则以三人为一单位),此制延续至周初,此后以五人为一基本的编制单位,称“伍”,每五个“伍”(即二十五人)形成一个方阵,称“两”,“两”即是最基本的战术编组。

其中,“伍”并不单凭个人的技艺或体能,而是“长以卫短,短以救长”,即形成一个组织化的武装力量,使个人将手中兵器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从而提高整体战力。这些步卒都佩有铜剑,可在近身肉搏时用以刺杀敌人。

剑有三个要素,一是长度,二是灵活性,三是结构强度。长度利于先发制人和扩大防护,灵活性利于攻守应变,结构强度则决定剑的弯折。短剑灵活有余而长度不足,因此在步兵大量出现树立了剑之地位的春秋战国之交,剑的长度也在逐步延长。延长的办法是改进剑身剖面,或许还会将背和刃分用含锡不同的铜水浇铸,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剑身强度,使剑更为修长。

第二章 春秋战国
更新时间 2009-05-31 21:53:46字数1034

春秋战国

西周时期军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每军2500人。时至战国,战争的形式也发生了重大改观。春秋时期,战争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战争激烈程度的提高,车战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由于车战对道路和战场要求过高,在战斗过程中,步卒的地位就日益突显出来。一个善战的步卒往往比车上的几个武士还有用。以魏献子弃车从步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标志,车战逐渐让位于步骑作战。而使得近战武器的使用也发生了相应的转移。

中国青铜器的发展道路上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一个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青铜兵器的发展也是与其相一致的。青铜器是由铜加入了铅和锡之后形成的青铜合金,硬度高而熔点低,容易加工。跟夏朝一样,能否制造复杂青铜器是王朝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后,青铜器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对于武器的应用。

依据《考工记》的记载,根据青铜器用途的不同,合金中的铜与铅、锡的比例也有所不同,“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锺鼎之齐;五分齐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齐金而锡居二,谓之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由于青铜的特点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因此当时的刀还不能完全承担武器的作用,真正较为普遍使用的武器是青铜剑。

“早期的青铜剑长十余公分,直脊双刃,剑身扁阔,柄以木片夹束,亦无剑格,而后发展出固定的形制,除了两段收束的剑身外,并有了格、茎、箍、首的完整握柄,长度在四十公分之内,剑柄以丝麻筋皮等物缠绕,方便持握,主要以木作鞘;在未来的千年间,这种剑的造型逐步迈向成熟,并作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跃於战场上。”

也有说,战国已经60-70厘米长的铜剑,而在西汉,这项纪录更突破了 110厘米。

但此时,钢铁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并在未来逐渐取代了青铜兵器。钢铁兵器的繁荣也成就了一批铸剑大师和千古名剑!著名的铸剑大师如:欧冶子、干将等人。铸造的千古名剑有:干将、莫邪、湛卢、巨阙、纯钩、龙渊、太阿、工布、鱼肠等,即使实物不存,它们的赫赫威名仍令我们心驰神往;《吴越春秋》中记载薛烛评纯钩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沉沉如如芙蓉始生于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剑“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剑“文若流水不绝”,以及:龟文、缦理、列星、溢水、冰释、高山、深渊、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均是指剑身上的摺叠花纹而言,当我们看到古代刀剑上的花纹时,才能体会古人所言实非虚语。

第三章 秦汉
更新时间 2009-05-31 21:57:03字数1482

秦汉

受到战国时期钢铁技术的影响,秦国在武器的铸造上,既有青铜制,也有钢铁制,剑的型态也有原来的十余公分,增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剑身狭长,表面伴有一层铬盐氧化物,能防蚀防锈。

由于剑身的拉长,以及青铜硬而脆的性质,秦代的长剑均是采用经过处理的中碳钢,并在制作时,对剑身有规律地作多段收束,使得剑身宽度逐段变窄,而厚度则作比例性的加大,最大限度的扩大物理性能。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而且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汉朝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东汉时,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许逾越。这种佩带用刀,从外形上要求精致美观,刀身通体雕错花纹,刀环铸成各种形态的鸟兽图案。例如东汉中山穆王刘畅生前的佩刀,全长105厘米,刀身饰有线条流畅的错金涡纹和流云图案。两汉三国时,诸国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几近嗜好,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名师,耗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功夫,炼制宝刀。那时有名的制刀匠有阮师,据说他造刀“受法于宝青之虚……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陶,用阴阳之候,取刚柔之和”。所制的阮家刀“截轻微无丝发之际,斫坚刚无变动之异”。还有蜀国的蒲元,他运用当时的先进淬火技术造刀,具有独到之处。曾受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钢刀3000把。


汉朝的兵制多被后世兵家称颂,主要是它在抵御外部威胁和防止地方割据叛乱上都能发挥出良好的效能。

汉朝的军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互不统属,互相制约,中央和地方军内部,也被分成不同的单位,同样互相制约。每支部队的将领和属下之间都是熟人,但军队各单位之间,却不能私下合作,这样就遏制了叛乱的可能。

汉朝军队的兵种以步兵和骑兵为主,兼有少量的车兵和船兵。由于钢铁兵器更适于骑兵使用,所以至西汉末年,钢铁兵器几已完全取代了青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此之前,剑的应用远超过刀的应用,西周时期,由于短刀的灵活性比不上短剑,使得刀的使用被大大的削减,随着剑的不断延长,问题出现了,固然长度能增强剑的攻击优势,但却降低了原先近距离击刺的功能,反而更多的需要使用劈砍,而日益成长的骑兵更是迫切需求专业的劈砍兵器。于是环首刀应运而生,厚实的刀背比剑更不易弯折,同时制造工艺更简单。至于击刺功能,与短刀手默契配合的长矛手将成为唯一的专业者。剑曾将刀置于末路,但当技术更为提高后,刀又反过来要置剑于绝境了。直到西汉时期,骑兵的发展使得能够轻易承受挥砍的直刀更受欢迎。此时,剑失去了实用功能,越来越归于装饰,向着高雅轻巧过渡。

这个时期的环首刀,长度已经达到100厘米,而且也不断的改进,直到后来已经不能再称其为环首,直至唐刀的出现。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作工精良。在当时诸国战争中,兵车已渐渐退出战场,取而代之的骑兵队成为作战主力。因此单纯的刺兵器不足以发挥效力,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刘备令工匠造刀5000把;孙权则命造刀1000把;司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这些刀是用来装备军队的,那时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上的厮杀格斗中,许多将领往往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西汉时大将李广之子李敢“左持长槊,右执短刀,跃马陷战”。三国时南蛮首领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她曾手提八尺长标,背插五口飞刀,重伤张嶷,活捉马忠。


第四章 唐宋明清
更新时间 2009-05-31 21:59:03字数2036

唐朝

隋唐时采用更为先进的“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朝的刀有仪刀、鄣刀、横刀三种。仪刀是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带用刀;横刀是专门装备军队的战刀。唐代制刀不仅注意保持汉民族传统的制作技艺,而且随着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还吸收了不少外来的制刀技艺,促使战刀的制作更趋于实用。明朝军队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体狭长,刀身弯曲,刃部延长,吸收了倭刀的长处,使劈砍杀伤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非常重视腰刀的制作,在其军事著作《练兵实纪》中对腰刀制作方法有着详细的研究与记载。清朝,刀的种类更为繁杂,有腰刀、滚背双刀、脾刀、双手带刀、背刀、窝刀、鸳鸯刀、船尾刀、割刀、缭风刀等等。其中被广泛应用于作战的是腰刀和双手带刀。腰刀上部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长三尺二寸,柄长三寸,重一斤十两(古时1斤=16两),一般用于骑兵作战。双手带刀,柄长一尺五寸,可容双手把握,刀刃长且特别宽大厚重,上部呈平线形。步兵在近身交战时,一刀砍去,可断敌首级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时代仍然是军队的主要兵器之一。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和壁画,以及从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我们努力去还原唐刀的形制和发展,去体会盛唐时期冷兵器文化的魅力,唐刀作为中国冷兵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伴随着唐帝国的建立、昌盛、荣辱悲欢,也成功的影响到整个亚洲冷兵器文化,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唐刀中的仪刀和横刀发展成为以后的佩刀,仪刀向东流传到高丽和日本,并进化成为本民族的冷兵器,向西南则成为藏刀的祖先,陌刀在以后的演化中成为宋掉刀,其中变化出的来数种长刀都为后世流传,唐刀的诞生和发展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唐刀是冷兵器文化中最灿烂辉煌的。
------------------------------------分隔线------------------------------------
宋朝

攘平动乱的宋朝既是刀复归的时代,也是刀发扬的时代,短刀改变了,长刀东山再起。随着宋朝统一中原以后,中国冷兵器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大量新式的长矛、长刀、斧钺、神臂弩的诞生并武装了宋军。

宋朝战争的主要方向是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了对付辽金的骑兵,长矛、斧钺开始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斧钺的大量装备从《武经总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证,斧钺的制作和使用技艺比陌刀要简单,对付骑兵同样有效,岳家军用“麻扎刀”“捉刀”“长柯斧”大破金军“连环马”,有效而不昂贵的兵器永远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兵器,豪壮的陌刀成为奢侈的战争器材,从此逐渐退出战争舞台。

与宋代人文发达和军事软弱相比照,长刀的装饰也是偏于华丽失之实际,但这并不能埋没宋代长刀的历史地位。宋代为长刀创立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以至明清两代除分别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难再有新样式。
  
--------------------------------------分隔线---------------------------------
明清

直窄刀身有联为一体的刀脊,令同样宽度的刀身能承受更大应力,从而斩甲断骨,但却缺乏使刀刃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弧曲刀身恰好相反,柔韧有余而刚硬不足。但这只是欧洲和西亚的难题,中国用坚重的宽体刀将两者合而为一,这完美的结合将只有日本太刀的灵活锋锐可以打破。

太刀说来就来了,高碳钢精锻而成的微弧刀身异常迅猛,令人与兵器皆数粗制滥造的明军大为惶恐。于是明军的短刀序列成了一水日式,从 1米长的单手刀,到 2米长的双手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可惜武备无力阻止明廷的政治腐败和人心叛离,而清廷的迂腐又最终断送了华夏基业。当欧洲枪炮在中国土地炸响时,无论精致的武官刀,还是宽大的士兵刀,唯一的用处就只剩下宣誓了。

短刀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但目的只是为了缴获枪炮,当然或许骑兵还继续使用过一段,长刀应该比短刀更早衰落,随着清帝国的崩溃,新式军队也许仍装备短刀,笨重的长刀却绝不会再用了。

也有一说,认为长刀的衰落比短刀晚几百年,所以出现晚上几百年。原始长刀除了刃平些、体窄些外,与斧钺实在看不出多少差别,但再次复兴的长刀,却是得益于宽体短刀的发展,这点从东晋时期出现了可装长柄的宽体短刀可以看出。不过宽体长刀的正式出现可没那麽早,东晋的偶然创新也许仅是骑战时代的激情爆发,就像南北朝个别长达 1.6米的环首刀不代表其常规长度一样。长刀复兴后最早出现的是拥有两刃的陌刀,这种刀至今虽未见实物,不过从其宋代继承者掉刀那里,还是依稀可辨其三尖两刃的特征的。陌刀堪称刀之极长,因为过长意味着攻击缓慢和不便挥舞, 2米以上 3米以下是正常,而陌刀已达 3米。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陌刀队列阵于前横向密进,大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讨得数人毙伤,所向无前。但也许是作为砍击兵器双刃的作用不大,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见记载了,取代之占主导地位的是宽体长刀。
  
但不管怎么说,唐宋以后,刀逐渐衰落了。

第五章 简表
更新时间 2009-05-31 22:04:06字数1698

春秋末 / 战国初(500BC - 350BC)

1) 这时代青铜剑形式已成熟。复合剑的最早出现——这些兵器是用含锡较高的青铜做刃,用含锡较低的青铜做剑脊,以制刃坚硬,脊柔的剑,防止易折断。
2) 广泛用防锈化学物(copper sulphide)来防止剑表面生锈。
3) 最早铁和钢剑的出现。
4) 世界最早的冶金书《考工记》,描写了青铜剑的含铜含锡成分。

战国时代 -- 中和晚期(350BC - 221BC)

1) 钢剑越来越长,1 米以上,剑柄长,可双手握。
2) 青铜剑也越来越长,达80 厘米(以前长度, 60 厘米以下)。

秦朝 (221BC - 207BC)
1) 青铜剑达90厘米长,长剑柄,可双手使用。
2) 广泛用化学物品(chromium oxide)为青铜剑防生锈保护层。这是在公元前700年发明的,失传2000多年。20世纪的30和50年代,再次被德国和美国人发明。

汉朝 --- 初和中期(206BC - 0 AD)
1) 钢剑长度达1.2 米。
2) 青铜刀与钢刀的广泛实用;钢刀跟钢剑一样长。
3) 复合钢铁(例如: 包钢夹钢)和淬刃技术的出现。此制法将成为中国刀剑后2000年的独特风格。
4) 反复锻打钢铁技术(用来除掉杂物,使在钢内的炭分散得更平衡)慢慢成熟。到了汉朝中期,就成为著名的百炼钢技术。此制法也将成为中国刀剑后2000年的独特风格。
5) 环首刀剑的出现。

汉朝 --- 中到晚期 (0 AD - 220AD)
1) 钢刀广泛运用,青铜刀剑钢剑被淘汰。
2) 反复锻打钢铁技术成熟,成为三十,五十和百炼钢技术。数越高,品质越好。技术传流到朝鲜。
3) 最早期的青铜刀和钢刀流入潮鲜曰本。
4) 最早期出现鲛鱼皮用来盖宫廷内使用的刀剑柄。

三国早期 >> 隋朝末(220 - 618)
1) 百炼钢技术继续流传。
2) 中国人又发明了用烧土来淬刃,造刃文的技术。不知何时,应该是在汉——隋时期。
3) 隋朝初,最早期出现切刃造和高造的刀形状。
4) 最早期从印度和中东国家运来的镔铁(wootz damascus)兵器。

唐朝(618 - 907)
1) 唐朝中,最早使用圆或四方形护手。
2) 唐朝中,刀柄有环越来越不广泛使用。
3) 大量唐刀运入曰本。
4) 许多中国潮鲜的铸剑师抵达曰本,把中国铸剑技术传下:
a) 复合钢铁(例如包钢夹钢)
b) 切刃造和高造的刀形状
c) 用烧土来淬刃,造刃文
d) 反复锻打钢铁 -- 名为百炼钢技术

宋朝(960 - 1279)
1) 宋神宗建设兵器监督部门,来鉴定兵器制法准确,品质合格。有关部门编写了《军器法式》,把书分给各兵器监督,作为参考。
2) 宋神宗在公元1072年推广使用新形斩马刀,来对付北方敌军的铁骑。斩马刀刃长3尺,柄长1尺,是一把双手握的兵器,专门砍穿铁甲的敌军和马。明清朝代一直广泛使用。
3) 刀柄有环,再次广泛流传。
4) 昂贵的中东和曰本宝刀流入中国。富有的高官,学士,商人等收藏。
5) 宋朝末,蒙古军攻曰本两次,蒙古军用的刀(多数是中国和朝鲜制)被曰本人认为比曰本刀壮,刺激他们制刀背更厚,刀前锋更大的曰本刀新形式。

元朝(1279 - 1368)
1) 蒙古弯刀流入中国,成为明清朝代的柳叶刀和雁毛刀。军人和民间广泛使用。

明朝(1368 - 1644)
1) 明初,(damascus twistcore)花纹钢技术流入中国。推算是从东南亚国家传来。
2) 当时,用烧土来淬刃并不普遍,铸剑师看来多次运用无烧土淬刃技术。
3) 明中晚期,铸剑师因为薪水低,管制不严,而制品质下级的兵器。抗倭寇时,刀比不上倭寇用的曰本刀。抗倭名将戚继光采取强烈措施,命令铸剑师制品质更好的兵器。
4) 曰本刀大量输入我国。
5) 中国刀,受曰本刀影响,再次运用隋朝发明的高造刀形。

清朝(1644 - 1911)
1) 乾隆皇帝时代,宫廷满汉军人用的刀和其他兵器品质大量提高,创了一个新高峰。跟明朝晚期相比,进步了很多。
2) 乾隆皇帝命令官员编写一本新宫廷文件,《皇朝礼器图式》,讲解各品官员戴刀和刀装的特征。
3) 乾隆皇帝也命令官员编写一本兵器监督书,专门描写军队用的刀和其他兵器,它们的制法,水平,材料等等。
4) 牛尾刀在晚清出现,在民间流传使用,军人无用。


单手明刀
估计是配合盾牌一起使用,中国人不是一条筋,刀当然品种繁多,不象曰本人就拿J8一种刀,只有长短之分。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9-21 21:14:08

第二卷 木之卷 刀的制造

第一章 炼钢(一)


我国古代炼钢技术至迟发明于春秋晚期。由先秦到西汉中晚期,主要制钢工艺是块铁渗碳法;由汉代到明清,主要又是炒钢法和灌钢法,其次还有百炼钢法和炒铁渗碳法,汉魏南北朝时还有“铸铁脱碳钢”,汉代还有坩埚炼钢法。炒钢工艺主要生产一般的可锻铁(包括钢和熟铁),灌钢工艺主要生产含碳较高的刃钢,百炼钢是对普通炒钢的再加工。“铸铁脱碳钢”和炒铁渗碳钢工艺将在第五章介绍,这里主要讨论其他五种。

一、炼钢术的发明和块铁渗碳钢之使用

  今在考古发掘中所见我国最早的钢制器物是1976年长沙杨家山出土的春秋晚期钢剑,剑全长38.4厘米,身长30.6厘米。经分析,含碳量约与中碳钢相当,组织均匀致密。长沙铁路东站建设工程文物发掘队:《长沙新发现春秋晚期的钢剑和铁器》,《文物》1978年第10期。可知我国古代制钢术至迟在春秋晚期便已发明。战国中晚期后,炼钢术在我国南北许多地方都迅速发展起来,并首先在南方的楚国达到较高水平。《史记&S226;范雎列传》云:秦昭王临朝叹息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荀子&S226;议兵》亦云:“宛钜铁釶,惨如蠭蠆。”“宛”治所在今南阳。“钜”即钢,“釶”即矛。《荀子&S226;议兵》杨倞注。此锋利的“铁剑”、“铁矛”,显然由钢制成。中原的韩国也制作了许多锋利兵器,《战国策&S226;韩策一》说:“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些锋利的剑戟,后世学者一般都认为是钢铁所制。其中的冥山(今信县境)、棠溪(西平县境)、合伯(西平县境)、冯池(荥阳县境)《史记&S226;苏秦列传》引“徐广曰:荥阳有冯池”。索隐:“宛人于冯池铸剑故号宛冯”,“邓国有工铸剑,因名邓师。”邓国在今河南漯河市东南。、龙泉、太阿(均在西平县境,今为舞阳钢铁厂管辖)等处都发现了古代冶铁遗址。董文安:《韩国十大宝剑产地初考》,全国金属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1989年,舞阳。墨阳在今河南淅川县。1965年,河北易县燕下都第44号墓出土钢铁剑15枚、矛19枚、戟12枚等;人们分析了其中的6枚兵刃器,除1枚为块炼铁外,其余5枚皆由钢制成。北京钢铁学院压力加工专业:《易县燕下都44号墓葬铁器金相考察初步报告》。《考古》1975年第4期,发掘报告见同刊同期《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发掘简报》。说明当时北方的燕国制钢术亦已发展起来。

  人类早期冶炼的钢一般都是在低温还原冶炼后再经渗碳而成,整个过程约分两步:第一步先由矿石炼取块炼铁,第二步再由块炼铁渗碳成钢。此渗碳过程中要不断地折叠锻打,以帮助碳的扩散。这样得到的钢便叫块铁渗碳钢。燕下都钢剑等兵器就是由这种钢制成的。如若控制得当,也有不经第二步,而一次还原冶炼成钢的,这种钢便叫块炼钢或自然钢。这两种钢的强度和硬度均较块炼铁为高。其缺点是1)含碳量一般较低。(2)碳分布往往不够均匀。(3)钢中所含夹杂往往较多。(4)生产率较低。在中原文化区,这种制钢工艺一直沿用到西汉中期,之后由于炒钢的发明和发展而渐被取代。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佩剑和错金书刀等皆由块铁渗碳钢制成,其夹杂已较燕下都钢剑为少,组织亦较之均匀致密。这种钢主要用来制作刀剑等兵刃器,农业和手工业中使用甚少。


第二章 炼钢(二)


二、炒钢及其工艺操作

  炒钢工艺是一种半液态冶炼。它以生铁为原料,把生铁加热到液态半液态后,利用鼓风中的氧使生铁脱碳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炒动金属。古谓之“擣刚”,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习谓之炒铁、炒“熟铁”。

  (一)炒钢的发明和发展

  我国古代炒钢技术约发明于西汉中晚期,今见较早的遗物有:巩县铁生沟、南阳瓦房庄、新安孤灯村等冶铸铁遗址出土的汉代炒钢炉,以及铁生沟出土的铁块、残铁锄、铁臿等14件炒炼产品。铁生沟炒钢炉系向地下挖出的缶形小坑,内涂耐火泥,长0.37米,宽0.28米,残高0.15米,炉壁已被烧成黑色,内中残存一铁块。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赵青云等:《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铸遗址再探讨》,《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我国古代关于炒钢的记载始见于东汉中晚期。《太平经》卷七十二云:“今军师兵,不祥之器也……有急乃后使工师击治石,求其中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邪耶?”此“莫邪”指锋利兵器。“烧冶之”等三句所指即是炒炼及其制器的全过程。《太平经》系道家著作,基本上保持了东汉中晚期的原貌。

  炒钢的发明,迅速地改变了我国社会可锻铁的使用情况。1952-1953年,洛阳烧沟发掘了225座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墓葬,出土钢铁刀116枚、剑33枚、矛5枚、斧4枚;而在青铜兵器刃器中,只有铜刀7枚(仪仗器),矛1枚,无剑。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1957-1958年,洛阳西郊发掘217座同一时期的汉墓,出土钢铁刀52枚,剑58枚,戟1枚,斧1枚;青铜兵刃器只有刀1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西郊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西汉中期以后,除了弩机和镞仍然较多地使用青铜外,其他兵器刃器已多用钢铁制作,其原料显然是炒钢。这样,钢铁器物便在农业、手工业、军事三方面完全取代了青铜和木石的主导地位。

  炒钢工艺在我国由汉代一直沿用到明清。有关记载在唐《夏侯阳算经》、宋苏颂《图经本草》、明唐顺之《武编前编》、赵常吉《神器谱》、朱国桢《涌幢小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等书中都可看到。《广东新语》卷一五“货语&S226;铁”条说:“其炒铁则以生铁团之入炉,火烧透红乃出而置砧上,一人钳之,二三人锤之,旁十余童子扇之,童子必唱歌不辍,然后可炼熟而为镬也。”1920年出版的耿步蟾《山西矿务志略》卷五说:“将炼出之生铁加煤末烧之,使化为铁汁,冷后复置于炒铁炉内炒之,即成熟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湖南攸县等地仍用此法生产。

  炒钢工艺的优点是1)用作原料的生铁易于获得,就扩大了原料来源。(2)冶炼在半液态下进行,脱碳反映较为迅速,生产率较高。(3)成分范围较宽。据分析,铁生沟所出一件炒钢料含碳1.288%、硅0.231%、锰0.017%、磷0.024%、硫0.022%,与过共析高碳钢相当;另一件成分为:碳0.048%、硅2.35%、锰微量、磷0.154%、硫0.012%,与今之熟铁相当。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今世学者常把先炼生铁,后再由生铁炼钢的工艺叫两步冶炼,那么炒钢的出现便是两步冶炼的起点,在世界冶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欧洲,与炒钢相类似的工艺大约在十六、十七世纪才出现,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钢法和块铁渗碳法。因此其可锻铁供应长时期不够充分,这对社会的进步自然是有影响的。

  炒钢法是我国古代可锻铁生产的基本工艺,其主要用途有三1)制作一般锻件。由汉到明清,我国一般锻件,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刃器中的锻件大约都是炒钢及其再加工的产品制成的。(2)用作百炼钢的原料。(3)用作灌钢的原料。

  (二)炒钢的工艺操作

  我国炒钢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工艺类型:

  (1)单室式炒炼。基本特点是金属熔炼与燃料燃烧同在一个炉膛中进行。此法发明较早,沿用时间较长,前述巩县铁生沟、南阳瓦房庄、新安孤灯村汉代炒炼法皆属此类。本世纪五十年代,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流行过一种“地炉”,筑炉于地面以下,状如缶形或直筒形,炉口与地面平直。冶炼时先放木炭(煤炭),后放生铁,生铁需击碎,上面再盖以煤末。之后再点火、送风、封闭炉口。生铁接近熔化时,启开炉口,用铁棍或木棍不断地搅动金属。随着炒炼之进行,碳分不断降低,金属熔点升高,便粘结成一个海绵状固体块,之后夹出锤击,排除夹杂,并赋予一定形状,便是炒炼产品。南方一些省分又流行过一种“台炉”,筑炉于专门的炉台上,并有一个较大的加热兼炒炼空间。温州地区的炒炉以砖砌成,状如鸡笼,炉底接近地平面,炒炼室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空间,炉子正面设一炉口,在此进料、操作、出钢,并由此逸出废气;鼓风从炉底进入,并正对炉底正中;操作法与地炉大同小异。湖南攸县也有类似的炉子温州炒炼工艺系1977年调查,攸县炒钢系1980年调查,当年皆在生产。单室式炒炼的优点是设备简单,缺点是因金属与燃料直接接触,所含有害夹杂往往较多。

  (2)双室式炒炼,或叫反射炉(倒焰炉)炒炼。基本特点是燃料燃烧与金属熔炼各占一个独立的空间。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流越过火墙(火道)进入熔炼室,并加热金属,之后从炉门或专门设置的烟囱排出。因其金属不与燃料直接接触,就减少了有害杂质磷、硫进入其中的可能性。这种炼钢法的发明时间待考。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湖南省)》第七编说:“湘省邵阳、武冈、新宁、湘潭县之土法炼钢,由来已久。邵阳原名宝庆,所产之钢,称曰‘宝庆大条钢’。邵阳附近之武冈、新宁出品,均集中于邵阳,业中人亦以‘宝庆大条钢’名之。前清初叶,宝庆大条钢,极负盛名,而产之多,首推邵阳南乡。”因宝庆大条钢系倒焰炉所炼,由这段记载看,反射炉发明年代应在清代初叶以前。今在考古发掘中所见最早的倒焰窑是南京眼香庙发现的明洪武初年所建一排六座琉璃窑。南京博物院:《明代南京聚宝山琉璃窑》,《文物》1960年第2期。1958年,这种倒焰炉炼钢在我国南北许多地方都使用过。河南鲁山的炉子较为简单,两室左右相近,皆筑于地面以下,鼓风从燃烧室下部进入,后从炒炼室顶部进入炒炼室。西安的炉子又另是一个样,炒炼室筑于地面以下,燃烧室筑于地面以上,两室上下叠加,燃烧室底部正对炒炼室中心,风从燃烧室上部鼓入,再经由燃烧室底部火口直射到炒炼室中。燃烧室顶口用盖板封闭。科技卫生出版社编:《土法低温炼钢》第六编《最简单的反射炉炼钢》,1958年版。

  (3)串联式炒炼。有关记载唯见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一四“铁”条:“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寸,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持柳木棍排立墙上。先以污潮泥晒干。舂筛细罗如面,一人疾手撒&O3083;,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其柳棍每炒一次烧折二三寸,再用则又更之。炒过稍冷之时,或有就塘内斩划成方块者,或有提出挥椎打圆后货者。若浏阳诸冶,不知出此也。”(图2-3)此“污潮泥”很可能是造渣熔剂。这里谈到了串联式炒炼的全过程。此法的优点是生铁出炉后直接流入方塘炒炼,省去了生铁再加热的工序,从而节省了工时,降低了成本。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古代“熟铁”一词,宋应星在上述引文中曾两次提及,在其他古代文献中也经常看到,其含义与现代熟铁是不同的。古人没有含碳量的概念,区别生铁、钢、熟铁的主要依据是它的使用性能,硬且脆者为“生”,可锻者为“熟”,其性刚强者为钢。因炒炼过程是在半液态下进行的,渣铁分离较难,产品所含夹杂往往较多,即使含碳量较高,但其性不刚,也只能称作“熟铁”。元人伪撰《格物粗谈》卷下“偶记”条云:“地溲油又如泥,色黄金,气腥烈,柔铁烧赤投之二三次,刚可切玉。”此“柔铁”即“熟铁”。苏恭《唐本草》云:“柔铁也,即熟铁。”这是以材料性能来区分钢和“熟铁”的。苏颂《图经本草》云:“初炼去矿,用以铸泻器物者为生铁,再三销拍,可以作鍱者为鑐铁,亦谓之熟铁。”苏恭《唐本草》、苏颂《图经本草》皆引自《本草纲目》卷八“金石&S226;铁”。这是以材料性能和冶炼工艺来区分钢、铁的。《天工开物》卷十四“铁”条:“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为生,既炒则熟。”这里单以冶炼工艺作为区分钢、铁的标准。有学者视古代“熟铁”与现代熟铁等同,把《天工开物》卷十四所载炒炼“熟铁”的工艺列入炼铁工艺中,这是欠妥的。我们以为,从含碳量上看,古代“熟铁”应与今可锻铁相当,即它应指含碳量为2%以下的所有可以锻打的铁碳合金。何堂坤:《关于明代炼钢技术的两个问题》,《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


第三章 炼钢(三)


三、百炼钢及其工艺实质

  (一)百炼钢的产生和发展

  如前所述,炒钢冶炼是在半液态下进行的,所以渣铁分离依然较难,只有通过反复锻打,才能进一步排除夹杂。在一定条件下,反复锻打的次数越多,夹杂排除越充分,钢的质量就越好,于是便产生出一种以“炼数”来标明钢铁质量的工艺。何堂坤:《百炼钢及其工艺》,《科技史文集》第13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我国古代标以炼数的钢铁加工工艺约始见于东汉早、中期,最初有“卅湅”、“五十湅”等。1978年,徐州市铜山县收集到一枚五十湅钢剑。全长109厘米,剑把正面有21字错金铭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孙剑口。”“徐州市博物馆:《徐州发现东汉建初二年五十湅钢剑》,《文物》1979年第7期。建初”(76-84年)系东汉章帝年号,“湅”同“炼”。1974年山东苍山县收集到一枚三十炼钢刀,全长111.5厘米,刀背上有18字错金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刘心健等:《山东苍山发现东汉永初纪年铁刀》,《文物》1974年第12期。永初”(107-113年)系东汉安帝年号。此外,《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录有三把三十湅金马书刀,皆东汉和帝永元(89-105年)年间广汉郡工官主制。其中一件的铭文为:“永元十六年广汉郡工官卅湅□□□□□□□□□史成长荆守丞熹主。”这“卅湅”和“五十湅”实是“百炼”的早期形式。

  从现有资料看,“百炼钢”说约出现于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这工艺便达到了比较繁盛的阶段。1961年,日本奈良县栎本东大寺山古墓出土百炼钢刀一枚,全长103厘米,背部有24字错金铭文:“中平□五月丙午造作支刀百练清刚上应星宿辟不。”中平(184-189年)系东汉灵帝年号。梅原末治:《奈良县栎本乐大寺山古坟出土の汉中平纪年の铁刀(口绘载说)》,《考古学杂志》48卷2号。这是今知最早的百炼钢实物。此时有关记载也多了起来。《艺文类聚》卷五十九引陈琳《武军赋》说:“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钢。”阙巩是甲名。《太平御览》卷三四五引曹操《内诫令》说,曹操曾作“百炼利器,以辟不祥”。晋崔豹《古今注&S226;舆服第一》云:“吴大帝有宝刀三,……一曰百炼,二曰青犊,三曰漏景”。《太平御览》卷三四六引陶弘景《刀剑录》云:“蜀主刘备令蒲元造刀五千口,皆连环,及刃口刻七十二湅。”可见魏、蜀、吴三国都制作过“百炼”或标以其他炼数的名刀利剑。《晋书》卷一三〇说,夏(407-431年)赫连勃勃称王时,亦曾“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太平御览》卷六六五引陶弘景说:南朝有一种“横法刚”,也是“百炼”而成的。文人学士们也常以“百炼钢”作喻,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唐宋之后,因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百炼钢有所减少,但这工艺形式却一直沿用下来。《册府元龟》卷一六九“帝王部”说五代有一种“九炼纯钢”,沈括《梦溪笔谈》说北宋磁州有百炼钢,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蛮刀”条说到一种“卅湅”钢,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十“锤锻&S226;斤斧”条、清黄冕《飞炸弹炮说》都谈到过“百炼”钢。百炼钢工艺还传到朝鲜和日本。日本奈良县石上神宫有传世七支刀,刀形如树枝状,单支均作剑形,是百济王为倭王制作的一种武器,剑身有镂金铭文33字:“泰四年五月十六日丙午,正阳造百练铁七支刀,世辟百兵,宜供侯王□□□□作。”“泰和”(366-371年)为东晋废帝年号。熊本县船山古墓出土一把大钢刀,背上有嵌银铭文和马形图案,称“八十湅”,可能是公元五世纪之物。《世界考古学大系》第三册“日本”。百炼钢工艺对日本刀曾产生许多重要的影响。

  (二)百炼钢的工艺操作

  沈括《梦溪笔谈》卷三云:“予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此“精铁”指百炼钢原料,应是含碳量稍高,所含夹杂不十分多的铁碳合金。“一锻一轻”,应是不断去除夹杂,氧化铁皮不断产生并脱落之故。“累锻而斤两不减”应是相对而言的。“炼之至尽而全无钢”可能是含硫较多、产生热脆的缘故。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对百炼钢工艺和原理记述得最为详细的一段文字。可见“百炼”即是百锻,其中心环节是反复锻打,“百炼钢”就是去除夹杂后的一种“纯钢”。从现代技术原理看,反复锻打除了排除夹杂外,还可均匀成分、致密组织,有时亦可细化晶粒,从而极大地提高材料质量。许慎《说文解字》云:“锻,小冶也。”这是很有道理的。有学者认为“百炼”的中心环节是渗碳,百炼钢是一种渗碳钢;又有学者认为“百炼”的中心环节是脱碳,百炼钢是一种生铁脱碳炼钢,这都是一种误解。我们以为百炼过程中,金属含碳量虽可能有些变化,但此非百炼的目的。

  关于“百炼”的具体操作,从多方面的资料来看,至少应包括三种类型:

  (1)多层积叠锻合法,即把许多块料积叠并锻合在一起。这些原料的成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积叠锻合后也可再次折叠。这有三方面资料可为佐证。

  一是文献记载。据曹植《宝刀赋》云,建安中,曹操作宝刀五枚,曹操在《内诫令》中称此刀为“百炼利器”,在《百辟刀令》中又谓之“百辟刀”。“辟”者,襞也,多层积叠、反复折叠也。说明此“百辟”是“百炼”的一种具体方式。

  二是实物资料。科学分析表明,永初六年“卅湅刀”和建初二年“五十湅”长剑金相组织都明显分层,前者在刃部取样含碳量约0.6-0.7%,夹杂物细薄分散,变形量较大,分布均匀,大体为30层左右。后者刃部组织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约可分为15层,含碳量0.7-0.8%,组织均匀;两个边部对称,各有20层左右,含碳量不甚均匀,高碳部分为0.6-0.7%,低碳部分为0.3-0.4%,总计为50余层。柯俊等:《中国古代的百炼钢》,《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可见在早期百炼钢工艺中,炼数与组织层数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当然,未必所有百炼钢皆是如此,“百”当言多,而非严格的数字指数。

  三是日本刀工艺。据研究,日本刀的皮部、心部往往都由多层积叠的材料锻合而成。皮部常用含碳量1.3%左右的“玉钢”制作,先把玉钢锻成许多小块,后将其积叠锻合,再横向、纵向折叠,据说要反复折叠23次。心部常用含碳量稍低的“庖丁铁”与“玉钢”混合锻打,比例为2∶1。锻合后还要折叠10次以上。内田天夫:《大日本刀剑新考》,1934年,第297、298页。

  (2)单料反复折叠锻合。未折叠前若材料为一层时,经`次折叠后,便会出现2n 层。现代龙泉宝剑曾有“九炼”之说,“九”亦含“久”意,但实际锻打次数取决于原料质量和对产品性能的要求,通常要锻打半天。日本刀也有类似的操作,有人说新刀期要折叠15次,得到32768层组织;又有人说近世之日本刀不过折叠7-8次,得到128或256层组织本间顺治:《日本刀》,岩波书店1939年,第34-36页。;在金相显微镜下,此组织有时能够分解,有时不能分辨。

  (3)旋绕锻合法。魏源《海国图志》引黄冕《飞炸弹炮说》云:“用铁条烧熔百炼,逐渐旋绕成团,每五斤方能炼成一斤。”据调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北京宝刀工艺中也有一种类似的操作,但其旋绕锻合的次数视情况而定。

  百炼钢因制作艰难,金属收得率低,所以主要用作宝刀宝剑一类名贵器物,普通刃器和生产工具应用甚少。


第四章 炼钢(四)


四、灌钢及其工艺原理

  灌钢工艺是我国古代刃钢生产的主要方法。它以生铁和“熟铁”(一种含碳量较高的炒炼产品)为原料,将它们加热到生铁熔点以上,合炼而成钢。

  (一)灌钢工艺的发明和发展

  我国古代关于灌钢的记载始见于东汉晚期。《全后汉文》卷九十一王粲(177—217年)《刀铭》云:“相时阴阳,制兹利兵,和诸色剂,考诸浊清;灌襞已数,质象已呈。附反载颖,舒中错形。”此文所述为制作宝刀的全过程。其中的“灌”即灌炼,“襞”原指衣服上的褶裥,在此应指钢铁材料的多层积叠、反复折叠。“灌襞已数”即是多次灌炼。可见东汉末年,人们便用灌钢制作刀剑,其发明年代至迟在东汉晚期。何堂坤:《关于灌钢的几个问题》,《科技史文集》第15辑,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稍后,晋张协《七命》也谈到过与王粲《刀铭》所云相似的工艺:“销踰羊头,镤(鍱)越锻成,乃炼乃铄,万辟千灌;丰隆奋椎,飞廉扇炭。”此“销”,唐李善引许慎说为“生铁也”。鍱,《广雅》释为铤。李善注云:“辟谓叠之,灌谓铸之”。《六臣注文选》卷三五张协《七命》注。所以,此“万辟千灌”便是指多层积叠,多次灌炼,即是灌钢工艺。

  南北朝时,灌钢在我国南北各地推广开来,且用于农具制作中。《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玉石部”引梁陶弘景云:“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北齐綦毋怀文亦制作过灌钢刀。及宋,各种记载更多。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十八载:“灌刚之时,必须林栗等炭,余皆不堪用。”又云:“取自然成刚铁上,次取擣刚五灌已上者佳。”《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又引北宋苏颂《图经本草》云:“以生柔相杂和,用以作刀剑锋刃者为钢铁。”灌钢在我国一直沿用到明清,本世纪三十年代还在四川等地流行。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钢铁”条:“钢铁有三种,有生铁夹熟铁炼成者,有精铁百炼出钢者,有西南海山中生成状如紫石英者。”前者即是灌钢,次者百炼钢,后者系金刚石之误。可见在古人心目中,灌钢是我国古代钢的主要品种之一。因其含碳量较高,通常主要用来制作刀、剑、镰等兵器、生产工具的锋刃部,对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灌钢的工艺操作

  宋代以前这方面的记载很少,宋以后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工艺类型。

  第一种,生铁陷入法。沈括《梦溪笔谈》卷三云:“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柔铁”即古代“熟铁”。此“封泥”的作用有三1)使铁料各部分均匀受热,让生铁缓慢熔化。(2)防止生铁熔化后的流失,使之更好地与柔铁作用。(3)防止和减少碳在炉气中的烧损。

  第二种,生铁覆盖法。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一四云:“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尖(夹)紧,生铁安置其土(上)(原注:广南生铁名堕子生钢者妙甚)。又用破草履盖其上(原注:粘带泥土者,故不速化),泥涂其底下。洪炉鼓鞴,火力到时,生钢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俗名团钢,亦曰灌钢者是也。”此操作比生铁陷入法又有了一些进步1)生铁置于“熟铁”上,熔化后向下渗淋,就增加了生、“熟”铁接触反应的机会,减少了生铁流失的机率。(2)不需封泥,而是上盖破草履,下涂泥,简化了操作。(3)“熟铁”为薄片状,增加了反应面,提高了生产率。

  第三种,生铁浇淋法。约始创于明代中期,清时在安徽芜湖,湖南湘潭等地都较兴盛,因传为江苏工匠始创,又名之为“苏钢”。

  明代唐顺之《武编前编》卷五“铁”条说:“熟钢无出处,以生铁合熟铁炼成,或以熟铁片夹广铁,锅涂泥入火而团之,或以生铁与‘熟铁’并铸,待其极熟,生铁欲流,则以生铁于‘熟铁’上,擦而入之。”此“熟钢”即灌钢,这里谈到两种操作,前者与沈括所云相类似,后者即是苏钢工艺。

  陈春华《嘉庆芜湖县志》卷一也有苏钢的记载:“居于廛治钢业者数十家,每日须工作不啻数百人。初锻‘熟铁’于炉,徐以生镤下之,名曰餧铁,餧饱则镤不入也。于时渣滓尽去,锤而条之,乃成钢。”《光绪湘潭县志》卷十一、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湖南)》第七篇都说到湘潭苏钢是乾隆年间从芜湖传去的。可知芜湖苏钢应在清代早中期便较发达。

  与前二法相比,苏钢操作的优点是1)其“熟铁”仅仅是初锻过的,组织较为疏松,便增大了生、“熟”铁接触反应面,所含氧化夹杂亦较多,可提高碳氧反应的强度,增强去渣能力。并且,部分氧化亚铁可被还原,就提高了金属收得率。(2)生铁不是直接覆盖于“熟铁”之上,亦非夹于“熟铁”间,从“以生铁于‘熟铁’上,擦而入之”、“徐以生镤下之”两句来看,生铁、“熟”铁是保持一定距离的,便可有控制地进行灌淋。据周志宏先生1938年调查,周志宏:《中国早期钢铁冶炼技术上创造性的成就》,《科学通报》1956年2月。重庆北碚苏钢亦采用类似的操作。无需封泥、涂泥,以及覆盖破草履,亦简化了工序。

  此三种操作反映了灌钢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

  (三)灌钢的工艺原理何堂坤:《中国古代炼钢技术初论》,《关于灌钢的几个问题》,分别见《科技史文集》第14辑(1985年)、第15辑(198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因灌钢以生铁和“熟铁”为原料,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利用生铁向熟铁渗碳的工艺,这是一种误解。灌钢冶炼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调剂含碳量,而是排除夹杂。实际上百炼法和灌炼法都是在炒钢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去除夹杂而发明出来的。依据是:

  (1)前面谈到,古代“熟铁”的含碳量是与可锻铁相当的。因灌钢以“熟铁”为原料,灌炼之后,其含碳量便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或者变化不大的。

  (2)1938年周志宏先生对重庆北碚金刚碑苏钢作坊的原料和产品都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列如表2—6。

  可见其产品含碳量与原料“熟铁”含碳量是一样的。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成品钢中的硅、锰、磷、硫含量稍较原料“熟铁”为低。这显然是排除了夹杂之故。在其他地方的冶炼实例中,其苏钢产品含碳量也可能存在高于或低于原料“熟铁”含碳量的现象,但这不是灌炼的主要目的。

  灌钢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一项杰出创造,它利用生铁含碳量较高、“熟铁”含氧化夹杂较多的特点,用“熟铁”中的氧来氧化生铁中的硅、锰、碳,造成激烈的“沸腾”,而达到去除夹杂的目的。虽操作简单,效果却十分明显,这是人类古代制钢工艺中所获得的最高成就。唐顺之《武编前编》卷五说:“此钢合二铁,两经铸炼之手,复合为一,少沙土粪滓,故凡工炼之为易也。”陈春华说“于时渣滓尽去”,都是毫无夸张的评价。约翰&S226;德(John Day)在《史前钢铁使用》一书中誉灌钢为“后世平炉方法的先声”,也并不过分。转引自李恒德《中国历史上的钢铁冶金技术》,《自然科学》第1卷第7期,1951年12月。


第五章 炼钢(五)


五、坩埚钢

  钢我国古代坩埚钢的资料目前仅见一例,何堂坤等:《洛阳坩埚附着钢的初步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年第1期。但却是十分确凿的。我国汉代曾冶炼过坩埚钢无疑。

  1979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黄河北岸的吉利工区发掘了一批汉墓,其中一座出土了11个坩埚。坩埚皆直筒形,口沿稍稍外卷,底圆,外径一般为14-15厘米,外高35-36厘米,壁厚2厘米。内外壁均有烧流,外表粘有煤块、熔渣等物,内表面较为平滑,有的地方粘有一层薄薄的铁渣。其中一个坩埚内壁的中段粘附一钢块,钢块整体作戟形,表面黄褐色,长10厘米、宽15厘米、厚0.4厘米。伴出物有五铢钱五枚,分别与《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的Ⅱ、Ⅲ型(西汉中期)相当。经坩埚热释光断代试验,距今为1832±147年。故墓葬年代大体定为西汉中晚期至东汉中期。

  经化学分析,钢块含碳量为1.21%,属过共析高碳钢。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结果为:铁98.637%、磷0.277%、硫0.584%、硅0.117%、铝0.383%。可见其含磷、硫较高。从金相分析看,金属基体为珠光体,晶粒间界上分布着许多网状渗碳体,磷共晶和氧化物。碳分布较为均匀,基本上是等轴晶,未见明显的柱状晶,磷共晶以不规则的星形分布于晶粒间界上。经扫描电镜分析,共晶区含磷9%-12%。不管金属晶粒还是非金属夹杂,均无拉伸和破碎现象,说明钢块冷凝后并未进行过任何压力加工。

  经分析,坩埚成分为:SiO2 43.57%、Al2 O3 37.28%、Fe2 O3 3.46%、K2 O0.63%、Na2 O0.26%、C13.66%,可见其三氧化铝量和碳量都较高,这显然是有意选择配制的。优点是耐火度较高、热稳定性较好。经测定,坩埚耐火度为1580-1610℃。依Fe-C平衡图,并考虑到其他夹杂元素的影响,坩埚附着钢完全熔化的温度约低于1470℃,故坩埚耐火度是能够满足冶炼要求的。这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耐火材料技术的高超。

  关于坩埚附着钢的冶炼工艺,目前尚无更多的资料可寻,我们推测很可能是一种直接冶炼,即以铁矿石为原料,以木炭、煤炭作还原剂和渗碳剂,在坩埚中直接还原渗碳。一般而言,这样冶炼得到的产品应当是生铁,但控制得当,也可以得到钢。据说古印度的坩埚钢便是这样直接冶炼得到的。但古印度坩埚钢多未达到液态,而是一种胶融状的半液态,其出炉产品往往是一种组织和成分极不均匀的固体块。洛阳坩埚钢却是充分熔化了的。在西方,液态坩埚钢在1740年才出现,我国在汉代就炼出了液态坩埚钢,实在难能可贵



第六章 铜剑铸造(一)


铜剑的铸造大体上有五道工序。
(1) 制范。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正,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是否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铭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即是范型。
(2)调剂。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对铜、锡或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剂。这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环节。在一定范围内,青铜中含锡量高,能够相应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超过一定的界线,就会使青铜合金变得非常脆弱,易断折。在青铜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铅,可调节金属的铸造和加工性能,但铅含量过高,也会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各成分进行调配,才能得到适于制作剑材的既坚又韧的青铜。  
  对于铜剑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分作四等份,铜(金)占三份(75%),锡占一份(25%)。
  近年来,冶金史研究者陆续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中原铜剑,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我国先秦古籍《考工记》里记载的“六齐”,是最早的合金工艺总结。所谓“大刃之齐”,是指“三分其金而锡居之一”)很接近,大致在75%上下;但锡的含量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16%左右,较高的也只有20%左右。这种差别可能因为是《考工记》“六齐”只标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铜和锡,而铜原料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他一些元素(铁、锌等),因此,“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如此,则青铜剑实际成分中其他非铜元素的总量也就大致接近25%了。
  撇开上述文献和实物的差别不说,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考工记》关于 “大刃之齐”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匠师对于铜剑合金成分的配比规律已经有所认识和总结,并以之指导铸剑;二是铜75%上下和锡16%左右的实际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古代匠师们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但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净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因而不同匠师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会不尽相同,所以有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


第七章 铜剑铸造(二)

(3)熔炼。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埚熔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为一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去除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温度再升高,铜全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因此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大多汽化蒸发,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然后“可铸也”。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此。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重复煎炼。
(4)浇铸。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待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型了。
(5)铸后加工。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粗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第一,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第二,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第三,再嵌以金、银、铜丝(或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
第四,装置附件,配齐剑具;
第五,砥砺开刃。
 战国相剑术士曾说: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韧)也,黄白杂则坚且,良剑也。这种精良之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复合剑。战国时期,铜剑应用臻于极盛。在此背景下,铸剑术不断发展进步,出现了一些科学先进的工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尤以铸造复合剑的技术最为突出。所谓复合剑,是指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的青铜剑。其剑脊采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合金,韧性强,不易断折;剑刃采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硬度高,特别锋利。因而这种剑刚柔相济,是古代铜剑的精品。其铸造方法也与普通铜剑有别。普通剑之剑身系一次浇铸完毕,复合剑则是二次浇铸:先以专门的剑脊范浇铸剑脊,在剑脊两侧预留出嵌合的沟槽;再把铸成的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剑刃和剑脊相嵌合构成整剑。
从冶金史研究者检测的一些复合剑实物得知,其剑脊的含铜量要高于一般铜剑。含锡量则低于一般铜剑;刃部的情况相反,含铜量低于一般铜剑,含锡量高于一般铜剑。如果单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制作整剑,势必过于柔软或过于刚脆,但以之分别制作剑脊和剑刃,就获得了超过一般铜剑的更为优秀的性能。这是创造性地运用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的高超工艺,体现了古代匠师对铜剑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达到了极高水平。
复合剑的脊部含铜多,故呈黄色;刃部含锡多,故泛白色。剑脊和剑刃判然异色,故有人称之为“两色剑”。由于这种剑表面看起来,剑脊像是镶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称之为“铜镶剑”或“插心剑”。



第八章 唐刀的铸造

在前朝各代的深厚基础之上,唐刀终于横空出世,它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在吸取了百炼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之后,再加覆土烧刃和包钢夹钢的技术,形成了新式的中国战刀。
  首先还是需要介绍一下覆土烧刃与包钢这两种当时先进的制刀技术。
  覆土烧刃,说白了就是一种局部淬火的技术。基本方法是以调配的泥土覆盖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后将刀剑加热至特定温度。当红热的刀身进入水中后,赤裸的部分迅速冷却,而有泥土覆盖部位的温度变化不会非常明显,导致硬度与赤裸部位不同。这样可以精确控制刀条不同部位淬火时的不同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与硬度成正比,与韧度成反比。
  再加上百炼钢技术是人们在打制器物时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打打烧烧、烧烧打打,重复很多次,甚至上百次。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质量有很大提高。
  包钢技术则是在对于钢材有深刻研究与认识之后所发明出来的制刀技术,主要方法是在V字形坚硬的高碳钢中夹入较软的低碳钢;夹钢则是在两层低碳钢中间夹上一块高碳钢。这两种技术都体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一制作上等刀剑的基本思想,亦使得钢刀拥有了极佳的韧性。由此,唐刀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优良的刀剑之一。
  当然,在材料方面,唐代的中国人依然下了很大的心思。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材——印度乌兹钢,即我们所熟知的大马士革钢(当时被称之为镔铁),被中国刀匠所青睐,成为高级钢刀的必备原料,平均价格超过普通上等钢刀的三倍。
  在上述技术下制造出来的横刀在唐代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以步骑两用,在造型上分为双手握柄以及单手握柄,造型依然继承了汉代环首刀的直刃,但去掉了汉代的环首造型。在实战当中基本都是单手横刀,双手刀一般都是用于仪仗。高级的横刀柄部以木夹裹铁茎,外缠丝绳,刀首包裹金属饰件,刀柄与鞘均镶金刊嵌玉,裹以鲛革,装饰华丽非常,反映出了唐代雍容华贵的大国风范。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9-21 21:15:52

本帖最后由 呆呆星人 于 2011-9-21 21:16 编辑

第三卷 水之卷 刀的分类

第一章

刀的分类
短刀:刀的一种。短刀的刀身相对长于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两手执之。单刃有单刀和双刀之分。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虎牙刀等。单刀一般为单使,也有与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单刀夹拐、单刀夹鞭、单刀碟、刀牌等。单刀一般式样较大,重量也大。双刀为二刀并用,其式样和重量都较刀单刀为小。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九环刀:大环刀的一种。为步战所用。形状与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个铁环,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细弯度较大,柄后有刀环。

大砍刀:为步战所用。与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锋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后有刀环。


障刀和横刀:从史书记载来看是唐侍卫和普通士兵的佩刀,和唐长乐公主、章怀太子墓壁画以及昭陵六骏的“飒露紫”中丘行恭佩刀来看,横刀无环手,比仪刀短,手柄的柄头是一个金属管形套在手柄上,手柄中间收腰,有穿绳孔,由于缺乏实物和详细的壁画资料,无法准确的还原横刀的形制,但是日本出土的圭手直刀也是唐末流传到日本的,形制上是非常接近横刀的。唯一能知道的只是横刀佩带范围宽,应该是大量生产和制造的兵器,手绳从仪刀的环挪到刀柄中间,是为了防止刀脱手后的工艺,这样的工艺一直流传到明清,这样的佩刀在以后的演化中就成了军队士兵和普通人防身的随身兵器。

大横刀:唐代短刀的一种。多为帝王所赐,佩者以此为荣。《新唐书。五及善传》:“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呼。”

马刀:为骑战所用之短兵器。马刀身狭,略带弯曲,刀把也长。可两手同时握把。马刀一般较轻,锋利无比,威力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处有一护手刀,称为子刀;母刀刀背笔直,刀身宽。子刀细小绕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云头刀:刀身近柄持处小,刀刃弯曲向前至顶端,继续弯向刀背,刀头呈圆形,形似云头,故得此名。

双手单刀:刀身细长,刀尖锋利,与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长,可双手执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会典图。六十五。武备图》载:“片刀,通长七尺一寸二分,刃长二尺,阔一寸三分。上锐而仰,銎厚二分,柄长四尺七寸,围四寸。木质铜朱,末铁鐏长四寸。”现在所说的“片刀”大多数指砍刀。

仪刀:唐代军刀。《唐六典》:“武库令刀之制有四: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始为禁卫军使用,晋时称为御刀,隋代定名为仪刀,以木或金银制成,仅供帝王仪仗队使用,故名。《制兵。刀》:“仪刀,古班剑之类。晋、宋以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隋为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第二章

仪刀在向东演化的过程中,高丽和日本在最初的阶段都完全照搬形制式样,1965年乌兹别克斯坦的撒玛尔罕遗址的壁画中的高丽使者身配环手大刀,大刀的式样和昭陵壁画中“持甲仪卫图”中侍卫所佩带的长刀完全一样。四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剑七星剑”,正仓院的“金银钿庄唐长刀”,这些刀都被成为“唐样大刀”。据考证这些刀剑是多为中国,朝鲜的舶来品。同样在日本出土的古坟期(公元7-8世纪)的刀剑中,“栃木県芳贺郡益子町天王冢古坟出土金铜装単凤环头大刀”,东京国立博物馆保存的铭文为:“不畏也□令此刀主富贵高迁财物多也”的环手龙头大刀,这些环手刀都符合史书记载的“皆施龙凤环”。这些壁画、出土的文物都充分证明了仪刀是现在的朝鲜刀、日本刀的祖先,根据这些实物和壁画我们来还原一下盛唐时期仪刀的本来面目:

从现在考古资料来看,高丽、日本都出土环手刀,这些环手刀的刀环都是以龙和凤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大量的镶嵌金银,这些环手刀都是仪刀的传承,而吐蕃保留了唐仪刀的造型特点。而中原大地随着朝代的更替,战争的蹂躏,唐仪刀也消失和湮灭了。

仪刀在向东演化的过程中,高丽和日本在最初的阶段都完全照搬形制式样,1965年乌兹别克斯坦的撒玛尔罕遗址的壁画中的高丽使者身配环手大刀,大刀的式样和昭陵壁画中“持甲仪卫图”中侍卫所佩带的长刀完全一样。四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剑七星剑”,正仓院的“金银钿庄唐长刀”,这些刀都被成为“唐样大刀”。据考证这些刀剑是多为中国,朝鲜的舶来品。

  1、刀环:首先仪刀重要的标记就是有环,环中主要是龙凤作为主要的装饰,龙凤和整个环体镏金,龙凤环是用对焊或者铆接的形式和刀体连接,这样的制作非常巧妙,刀环的制作工艺考究,装饰精美,是由单独的工匠进行操作,刀刃的锻造是专门的锻造匠人锻造,这样两个工序保证了整刀的精美和刀刃锻造的精良的有效结合,这样的工艺在汉朝的环手刀中也有出现,传承有序可见一般。
  2、手柄: 多缠绕金银丝或装饰金银薄片,从西安市今年出土的一只唐环手刀和日本东京国立的博物馆的出土环手刀来看,手柄的制作非常接近,巧合的是这两柄大刀刀背都有错金或错银铭文。
  3、刀刃:唐刀的刀身是直刀,无弧度,刀脊有两种一种是平的,上面会镶嵌文字,一种是现在日本刀称之为“庵栋”,也就是刀背有脊线,这样的刀脊在高古藏刀中也有实物。刀刃靠近手柄部分厚度最厚,然后均匀递减到刀尖。
  4、刀尖:刀尖有两种一种是日本称之为“切刃造”,也就是刀尖不是有弧度的,像阿拉伯数字的“7”一样,另外一种刀尖是弧形的刀尖自然和刀刃结合,古藏刀严格的遵循这个形状并保留下来。
  5、刀挡:从壁画和雕塑上来看,早期的仪刀没有刀档。刀档的出现是在唐中期以后,部分壁画和造像依稀找到唐仪刀的刀档是菱形的,比较小,这样的刀档在日本的唐样大刀中能够看到。
  6、刀鞘: 鞘口和鞘尾都开始采用金属包裹,并镏金银。 早期仪刀也没有吊环,估计佩带还是斜插在腰带上携带,中期以后刀鞘的挂环工艺复杂,极其具备装饰性,正仓院的 “金银钿庄唐长刀”能充分体现出来盛唐时期仪刀的威仪和精美。
  7、锻造:唐刀的锻造应该承袭了汉朝发明的“百炼钢”技术,刀刃的锻造也是采用复合锻造。

第三章

削:属于书刀,指一种长刃有柄的小刀,为青铜或铁制成,用来修削木简或竹简上的文字。汉行于东周和秦汉时。《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刂,长尺,博寸。”

鬼头刀:刀身宽,刀背略弯,刀尖突出,刀柄弯曲。

钩刀:其式样与一般刀同。惟其尖上而成倒钩状。《齐东野语》:“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田中。”

破风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背薄,刀柄弯曲。

麻札刀:砍刀的一种,主要用来克制骑兵。《宋史。岳飞传》:“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陈,斫马足,遂大败之。”

掇刀:《唐书。南蛮传》:“以千人为军,十军为部,强弩二首,枪斧铺之,劲马二百,越粮刀铺之。长戈二百,掇刀铺之。”

割刀:《礼记》:“割刀之用,鸾也之贵,贵其义也。”《正义》曰:“割刀今之刀,鸾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为割物之用。古刀迟缓,用之为难,宗庙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种。“猨”通“猿”。《隋书。礼仪志》:“行各二人,执金花师于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战用刀。又名金背大环刀。其刀背厚,刀头宽大,刀体重。刀背上有五至九个小孔,孔内有空穿铜环一枚。挥动时,环击刀背,连连作响,声似雁鸣。《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军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为一料。”

腰刀:刀长约三飞,刀身狭,柄短。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腰刀造法,铁要多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与藤片并用,故共称“腰也藤牌。”

二人夺: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为杖,二人分夺时,则刀离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龙鳞宝刀:全长三尺五寸,为历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净僧尼备此刀,明四海云游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滚珠宝刀:全长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广会高僧备此刀,精此术也。

白杨刀:短刀的一种。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为宋行报仇,左执白杨刀,右据宛鲁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数民族兵器。有谓:“蛮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谓吹毛透风乃大理刀之类。”大理刀有铎销,柄部饰金,极名贵。

云贵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南刀,即大理所作,铁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书犀毗花纹,一鞘两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条缠束,贵人以金银丝。”

第四章

日本刀虽然是唐仪刀的传承,但是在日本本土随着战争的锤炼,姿态和锻造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平安时期的战乱,刀匠开始研究更加好的锻造技术,由于日本本土的资源匮乏,铁矿和高温燃料的不充足,钢铁的性能受到限制,为了解决刀刃锋利保持很好的硬度,同时具备非常锋利的性能,刀身又要保持适当的弹性,日本刀开始采用三明治式的锻造技术,由于使用材料的性质不同,在淬火的时候金属内部产生的应力不同,刀刃开始变的有弧度,从此日本刀逐渐脱离的中国唐刀的影响,发展成为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冷兵器。

同样作为唐刀的传承的藏刀,由于没有大的对外战争和内部的战争,刀剑的演化和进步基本停止了,所以严格保留的唐刀的姿态,如今对我们研究冷兵器提供了活化石的样本。

陌刀:唐刀中的陌刀是做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并且在唐中期作为军用器物,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其传承应为汉之长剑(汉:称一种长剑为“断马剑”,应该是一种双手使用的长剑),汉长剑现在出土的有长达140余厘米,可推测经过盛唐的发展,变成一个双手所持并加长手柄的两刃长刀,至今考古资料未曾出土实物,宋《武经总要》总绘制的“掉刀”、“三尖两刃刀”也许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继承者。陌刀也主要为步军所用。初唐时期,骑兵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中期,步军的陌刀如墙推进战术,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步兵的进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对唐军在立国战争及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陌刀使用、推广的历史就是唐立国及对外战争的历史。

少林鱼头刀:全长三尺,形似鱼头样,是历代武士和僧徒炼武防身之器。

连环刀:刀身宽大,刀背带环,环的数量不一,刀尖突出,锋利异常。护手圆盘形,紧裹刀身,刀柄稍弯,并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来虎虎生风,铃铃有声。

护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处有一月牙弯刀护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绞、格、拦、推、架等。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国古代僧人出行时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杀生,故称戒刀。

拍髀:因佩带时拍髀旁,故名。《释名。释兵》:“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笔直,刀刃弯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柄略弯。其用法与一般短刀相似。

服刀:多随身佩带。《汉书。九六上。西域传。婼羌》:“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

佩刀:多佩带于腰间。《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柳叶刀:明清时期作为士兵佩刀。其刀身形似柳叶,故名。

第五章

壮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身长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宽处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锋,锋与刃尖之间有三个凹形齿口,刃较为锋利,铁护手呈“S”形。柄以木制,长四寸半。铜制柄首呈棱形状。

阿昌刀:少数民族兵器。平时可弯曲而系于腰间。取用时则自然挺直。质地精良,尤以刀鞘与刀把制作考究,有木制、皮制、铜制、银制之不同,饰以精美的传统民族图案。

苗刀:又称“长刀”,我国传统兵器(注:“苗刀”并非“苗族尖刀”,更不是太刀一类)。长五尺,刃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因其刀身修长形似苗而得名,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在戚继光抗倭的时候曾被广泛应用。

苗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苗家演练时常以笋笙伴奏。

环刀:元代蒙古骑战用刀,其刀刃身略弯,柄小而稍扁,较犀利。

峒刀:少数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峒刀,西刀州峒及诸外蛮,无不带刀者,一鞘二刀,与云南刀同,但以黑漆杂皮为鞘。”

铦刀:古代婆罗门国用的短刀。《唐书。礼乐志》:“睿宋时,婆罗门国献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铦刀,府身就锋。”

傣族刀:少数民族兵器。在生产工具短砍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长刀。这种刀极为锋利,既是劳动工具,也是练功和自卫的武器。

景颇尖刀:少数民族兵器。景颇刀历来精细别致,种类亦多,长短不一。刀形有直、曲两种,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异。柄有木制、骨制、角制几种。刀鞘为木质,工艺精美,有龙及其他花纹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铜或银箍。也有细竹篾编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带作背挎之用。

僳僳族弯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这种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锋锐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制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长不过一二尺,靶长乃三四寸。织细藤缠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许,如鸱鹗尾,以为饰。”

藏刀:少数民族兵器。又称“西番刀”。短刀的一种。是我国藏族人民随身携带且须臾不离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锐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装饰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宽大藏袍作掩护,或突击闯刺,转腕变锋,或逼身擒举,使人防不胜防。常用招式有“牦牛闯阵”“雄鹰啄蹄”“骗马盖顶”“喇嘛祭刀”“举羊势”等,演练时,刀风嗖嗖,喊嚎惨人。

彝族短体插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多为彝族男性所用,平时将刀将于腰带中。刀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铅花银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锋居于内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与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优质,极为犀利尖锐。

斩马刀:宋代有名的步战用刀。从唐代陌刀演变而来。《玉梅》:“熙宁五年,作坊造斩马刀,长三尺余,镡长尺余,首为大环,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于操击,战阵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数万口分赐边臣。”

蜀刀:汉代军的一种。刀首有环。《汉书。文翁传注》:“刀凡蜀刀,有环者也”。

鱼刀:《水经。温水注》晋范文“日南西卷县夷师范椎奴也。文为奴时,山涧牧羊,于涧水中得两鲤鱼,隐藏挟归,规欲私食,郎知检求。文大惭惧,起托曰“将砺石”。还,非为鱼也。郎至鱼所,见有两石,信之而去。文始异之。石有铁,文入山中,就石冶铁,锻成两刀,举刀向鄣,祝曰:“鲤鱼变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灵。文当得此,为国君王,斫不入者,是刀无神灵。”进斫石鄣如龙渊干将之斩芦蒿,由是人情渐附。”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种。《三才图会》:“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剑。”后演变成现今短刀。

书刀:删削简牍文字的小刀。竹木简及绢帛写错了须用刀将字迹墨痕刮净。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9-21 21:18:11

第四卷 火之卷 刀的收藏

第一章 收藏的几个阶段(一)

中国古刀剑收藏的基本标准是什么?要注意哪些情况?行情怎么掌握?这个问题说起来是很复杂,尤其是对新入门的刀友,往往一时间无从下手。

其实,不只是新入门者,即使是很多所谓的业内“老人”或“前辈”也对收藏还没有入门,不管他玩了多少年,收集了多少件,所谓不得要领,只是混个“脸熟”,图了个热闹。

今天主要讲几个特别的注意事项:

第一步:学前班
第一,必须具备一定的古玩杂项基础,否则你会在今后的古兵器收藏道路中犯很多不应该犯的错误。
第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定要全面,即使不深刻,也必须要做到全面涉及。这包括古代历史、军事、冶炼与锻造工艺、古代文饰、其他杂学知识等等。
第三,有一门古玩专业,最好是铜器专业必须精通。

第二步:小学时期
第一,和尽可能多的藏家学者见面、交流、探讨,尽可能做到实物上手。必须要以认真沉稳的态度去做,力求深入透彻,不要走马观花。千万不要沉迷于网络学习与购物,这和现代商品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和结交跟多的人,可以看到很多藏品,但是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有太多虚拟的东西,他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埋设了诸多这样那样的陷阱。好比看电视即使相关节目你天天看,也照样学不会一样。

第二,学习中要多注意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选择。要有耐心,要辨证的看问题。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因为知识面窄,听到希奇的就认为是正确,那是很危险的。

第三:要树立”精品“的概念和意识,这在收藏初期必须确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与正确的方向。我们都可以收藏普通的藏品,因为藏品特点各个不同。但是必须明白那是品种与系列的需要。不要误以为老东西就都是国宝。不要盲目追求数量,数量再多也是垃圾堆,进不了大雅堂,很多人收藏的东西不少,但是能较真的一样没有,这在收藏中是很可悲的。要遵循和清楚这样一个规律:藏品多不如藏品真,藏品真不如藏品精。优秀的人不少见,优秀的藏品永远不多见。

第三步:中学时期
中学时期6年,在人生中是身体发育和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在收藏中也不例外,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阶段,明“是非”是这个时期的最主要任务。

第一,真伪之辨。收藏首先贵在一个”真“字,东西一假意思全无。有了前期的学习与经历,你可以尝试着去买进也就是开始收藏了,那么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要有胆气和魄力,不要被一时的挫折所打倒,交学费的事情谁都干过,抗打击的能力或曰承受力就不同了,既然选择了,就要有勇气走完全程。

眼力的培养需要过程,需要悟性,有了前期的铺垫,这个过程会缩短很多,古刀剑的辨伪可以写几部书,但是简单而言,也就几句话,所谓一眼真伪立辨诀窍:一要亮、二要小则必真!
解释如下: 首先你已经有了前期的学习与相当数量的实物上手,明白了老刀剑的真实样子。那么,老东西的“真”有两点新东西永远做不到!一要亮就是老刀的亮度与光泽与色泽,新刀是永远和他不一致的。二要小则指的是,在视觉观察下老刀看起来要比实际尺寸小,而新刀看起来比实际尺寸要显大。很多人拿着刀翻来覆去的看半天,看不出名堂,实际他不知道看哪里,不知道看什么。

第二章 收藏的几个阶段(二)

第二:优劣之辨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选种,好比翡翠要选种一样。刀剑收藏,首选“制式”刀剑,也就是一般人们所讲的“官造”。

有人迷惑,“制式”和“民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以前很多人说过,东拉西扯的总之不着边,看的人迷糊。我们根据多年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形制”!大家都知道官器的研发、定型、制造是非同一般的,即使是现在的武器也是一样,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谁一拍脑门子就定型可以生产制造的。

他要考虑诸多因素:大多人群的适用性、杀伤力、成本、技术、质量、外观等等诸多因素。仅仅就形制而言,他凝结着研究团队和实战家共同的心血。所以,各个朝代各个时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战场的变化,武器是不同的,每一武器他是适应一个阶段的战争需要而被设定。因此,制式刀剑的尺寸、血槽、造型、锻造、装饰、制造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们具备我们通常所说的:存世有一定数量,制作精良,装饰美观,锻造先进等特点。但是,还要明白一点,这是一般的规律。特殊的呢? 历史上存在着制造不过关的粗制滥造的制式刀剑,原因很多,但是确实存在,所以,不能绝对的认为制式的各个方面就全部优秀。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选秀”:制式刀剑往往制作精良,但是因为历史延续过来的实物品象不好,收藏价值就大大降低了。很多人从痕迹观察,认为这个刀做的多好,槽开的多规矩。这里需要明确一点:你是在搞收藏,不是在搞专业学术,标本的价值有但无法与美品相提并论。我们收藏是要找美女,而不是找曾经是美女的老太婆。除非是具备特殊意义的标本,我们赞成价值不菲。

在“选秀”的问题中还有两个事情要清楚:
一是皇家定制器和古代官宦定制器,因为工艺和制造极其精良特殊并存世稀少,是属于收藏的上品。二是民间制造也不乏精彩出众的兵器,艺术价值高并且特殊,收藏价值也不容忽视。往往超越很多制式刀剑。

这里额外再谈一点,关于“拼凑”的问题。如果可以确认是老拼凑,首先是可以容忍和接受的,历史原因造成是无法改变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和分析出古代的很多信息,这无可厚非。如果是今人以同时代同类型的装具整理修复,赞同这种方式。如果是今人以商业目的,胡乱改装以求完整达到欺骗的目的,坚决打击抵制。

第三:定位之辨
收藏历来讲究定位,也就是你的收藏方向与重点,很多人容易犯两个错误即无定位和定位过早。作为收藏而言,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兴趣和认识不同,财力也不同。那么,就不能由着性子胡来,见一个爱一个不对,傻傻的爱上一个不撒手更不对。

收藏要讲究陶冶情操,更要讲求藏有所成,或大成或小成,但是就是不能不成,也就是没有成就。这就要讲究方法:

可以选择走精品路线(前提是先明白精品的概念),不分类别,只要发现精彩,就纳入怀中,这是最好的方向,需要相当的财力以及运气,并不能缺少艰苦的努力。

可以选择某个单一类别做系列收藏,例如,只收藏刀或剑里面的某个具体类别,这样的话要求在这个系列中先要做到齐全与全面,并不能缺少该系列中的上乘藏品,这样的话对财力的要求就显的宽泛,学术上也容易出成绩,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收藏方法。

可以选择大系列收藏,例如,只是收藏刀或者剑或者杂兵器或者长杆兵器,这样也可以节约资金,作到重点投入重点产出。

建议在做定位收藏之前先完成广泛的学习浏览和思考。一但定位就坚持执行,中途改变想法和做法不是完全不可以,但容易错过很多机会。


第三章 收藏的几个阶段(三)

第四:概念之辨

有几个概念必须澄清,否则在收藏中要走弯路。收藏分艺术品收藏和学术收藏以及博物馆藏几个区域,我们通常所讲的收藏特指艺术品收藏。

作为艺术品收藏本身要考虑藏品的增殖潜力和市场价格,这就不能离开两大重要因素:藏品的艺术造诣和品相。很多藏友由于概念不清楚,在自己的收藏中会经常迷失方向,比如,从辽代墓葬中出土的一只烂铁刀,只保留下不到一般的烂铁,我们说这对学术界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可以用来研究那个时代的锻造。或者出土的品相残缺的汉环首刀情形也是一样的。 我们的收藏必须要注重品相,那是艺术与经济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无从谈及其他。上述的藏品永远不可能有高价格与高增值,这是被所有门类收藏所在证实了的。

再就是博物馆藏,馆藏品应该包括一些精彩的东西自不必多说,但是博物馆有个重点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保存历史,那么他的藏品要突出文物性质,在很多藏品中可以忽略艺术造诣和品相。而突出他的文史价值,如果这个思路用在我们艺术品收藏中就会麻烦,很多藏友在个人收藏中就容易混淆概念,只是收藏了一段历史,而忽略了藏品的艺术性,最终取得的成就也就不理想。

另外就是必须要弄清“收藏”与“收集”的概念区别。收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品收藏,他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过程,是一个藏品不断升级的过程,是一个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是陶冶情操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整体而言,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扬弃”。是批判的继承是有选择的吸收。而收集是简单的汇集,是攒鸡毛凑掸子。是把东西云集起来,不加筛选。千万不要在艺术品收藏领域里做一个收集者,更不要做疯狂的收集者!

第四步:大学时期
恭喜你能够上到大学,这时候你已经有了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藏品,鉴赏水准也取得很大提高。这时候要做什么呢?古语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的远就要想法站的高,就要继续往前走,往高走,艰苦的历程还在后面。你的收藏人生才只走了一小段。收藏家郑轶伟先生说的好:收藏之路只有更远,没有终点!注意,由这个时期往后,你的成绩可能会逐步增大,犯真正错误的机会也就正要来临!前方的路才刚刚铺开!

--------------------------------------------------------------------------------------------------------------------------------------------------------------

第四章 收藏行情

下面再来谈谈所谓“行情”的问题。

    在实际收藏中,行情是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所谓行情,简单而言就是对东西进行估价。其中不乏很多人一直询问了至少有5年的时间,对行情的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收藏的进程和质量,甚至他的收藏生命。

对行情的状况掌握的技巧与窍门说起来必须从市场价格与价值原理谈起:
¬
第一,我们说最原始的买卖是进行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了货币,方便了流通。从理论上讲,他应该是进行的所谓等价交换。很多刀友首先是对同类型的刀剑差价很大不能理解,我们以“工部制造刀”为例来是说明。2003年也就是“非典年”,我在这个年度买到三只工部制造刀价格分别是80元,1500元和6500元,本年度北京的若谷兄也花6500买了一只。在2004年我买下两只工部制造刀,价格都是每只11000元。那么在如此短的时间与空间内,价格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根本的原因是两个因素:品相与铭文。这类刀有铭文者价格要高,品相好者价格要大,就这么简单。如果有零件那么价格还要高。我们可以举例,同一个果园里的红富士苹果成熟了。农民是要分开价格和等级来卖的,个大没毛病的肯定贵,古玩也是这个道理。

有一个词叫做“以质论价”这在古玩行是至理名言。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呢?假设你收藏了20只工部制造刀,遗憾的是都比较垃圾,总共花了30000元,平均1500一只买下的。有一天你有看到 别人有一只好的,比较完整,有铭文,品相一流。人家是当年花20000买下的。这个时候,你想的得到他,出三万问人家买,人家不卖。最后拿你的20只刀与人家换,人家更是嗤之以鼻不答应。此情此景,你会想什么呢?事实是,人家的东西精,远比你那一堆垃圾值钱,道理就这么简单。你要想搞到他,必须出的价格更要高才有可能。

第二,捡漏的心态永远不要有,老天有可能会在某个时候照顾你一小下,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守株待兔能吃饱,结论是你会饿死的。几见前,记得北京有个刀友在听到保定一刀友花了15000买下一只花纹刀的时候,惊呼我上星期刚在市场花1200就买到一只。 多么幼稚的认识啊,好比人家花1000万买了个青花瓶子,你还取笑人家,告诉人家说你可以1000买到青花瓶子。诸位可能现在要笑了,瓶子和瓶子不一样啊,没错,刀和刀也是不一样的啊。如果你能够花很少的钱买到人家花很多钱才买到的精彩,我们要说,你拣到宝了,但是事实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还是在绝对多数的时候,成立的。

第三,掌握行情的的基本功首先在于多看多了解这个前提,然后形成对藏品的档次~质量~价格的台阶状认识。这个认识一天不形成,你一天就不能成熟,刀剑和其他古玩一样,价格也是从白送都不要起步然后到几十万乃至若干万的。贯穿价格与价值的主线是藏品的艺术性与稀有性以及品相。其中藏品的“真”是个大前提。

有某南方玩家花几十万在国外拍卖买一只刀,是国内七十,八十年代北京地区工艺品厂出口的工艺刀改装的,新蒙镶工艺装具配了个清代的老刀条。乍看下品相是不错,可是不真啊,一切都扯淡了。外国的古玩藏家和商人是不傻的,专业也还是比较过硬的,商业的操作也属老练。在国外比国内更加重视武备收藏的状况下,几十万的价格买那种刀,无疑是撞到了枪口上。

我们回头再说,行情,所谓行情他是被大家基本认可的一个市场接受价格,行情可以认识,也可以被炒做。所以,对行情的认识不能单一的了解和询问。不要以为多问几个糊涂蛋你就能掌握行情了,了解的关键还是对藏品的内核真正了解,是否符合古玩“真精稀新”的价值法则?还是那句话:要比较,有比较才有选择。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你向幼儿请教性生活技巧那不白费功夫?你向小学生请教大学问题,那不是瞎扯淡?!再者,作为古玩行,人际很复杂,情况很特殊,加之人们又很聪明,基于各种利益和想法,人们会人为的润色回答你的提问。所以,行情的掌握绝对不是一个“问”就能掌握的。

在实践中,我也屡屡为商家的开价所困扰,我去问谁?问自己!实在没办法了,我就一个办法——比较!如果我认为我的几件藏品赶不上人家,换也不可能,那么我就接受对方的价格,一个字:买!


第五章 收藏与读书

关于读书的问题。

前面我们讲了实践的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来说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对于古玩一类的专业水准的培养,书籍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搞古兵器也不例外,从事这一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能够找到的专业资料全部拿来学习。很多藏友在收藏过程中煞费苦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抱着专业书籍不放。这其中人们非常容易犯的错误有这么几个:

第一,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很多人通过学习一些书籍,尤其是历史传承过来的史书一类,就对比书中内容钻牛角尖,在实践中看到实物就往上套,找亲缘,最后弄的乱七八糟,反之就是按照书本中的有限类型,在实践中试图对号入座,基本都是不得善终。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古兵器的组成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体系,有着过于丰富细腻的品种。而相关史书的记载却犹如凤毛麟角,实在是万中才有一。如果过分执着于那几个有限的图形资料,无疑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况且,有限的古籍资料中,手工绘画多为潦草,很不规范,难以象今天的照片那样能够真实反映情况。加之尺寸换算的不精确。所以又增加一层困难。

例如《皇朝礼器图》中记载了一些兵器的内容,在实际中,我们能够完全符合的藏品少之有少,这是因为,此书所记载的兵器即使在乾隆本朝也不过制造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也并未全部装备部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保存下来的更是稀少,而期间制造的精彩兵器未列入史书记载的却是很多,我们在实际收藏中多有所获。

总之,收藏贵在艺术性。这是个永恒的尺度和标准。艺术价值足够高的藏品很多,未必历史就有记载,即使有记载也未必能够传承下来,这是个残酷的现实。有限的历史记载中的几件,在现实中也已经基本绝迹,这同样是个残酷的现实。对于步入古兵器收藏的群体,这一点要率先察之。

第二,囫囵吞枣,不求慎解。有一种现象,而且很是普遍。一本书上手后,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看过了。便扔在一旁。究竟学习到什么,早已经忘记。很多人喜欢翻翻图片就完事,对于文字内容并不去认真咀嚼分析。可想而知,这种学习的效果肯定不会好。

有一本日本人写的中国古兵器书,我得知后托一刀友购买,记得圈子里面这很有几分资历的刀友很是贬低之词,在我们的对话中,他这样说的到:那破东西,我买了就后悔了,你买它做什么,你随便说几句东西,就比他强。我等书买到后,看了几遍,感觉有所收获。此后,有一次谈话中,这个刀友问我一个问题,我刚要回答,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说:你去翻翻那本鬼子写的书,那上面有答案,而且我认为正确。他闻听后,愕然。再就是一位刀友在国内某兵器网站求助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在热心响应,我看过问题后电话他:去年我们一起买的某某书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你去看看吧。古语说:开卷有益,这话一点不假,如果佐以认真和技巧,恐怕那益处就更大了。

第三,过分单一,眼界狭窄。若干年前,我说过一个观点,工夫在刀剑外,意思是专业要提高,工夫要花在很多其他方面,有的人不理解,抵制。这是极端错误的。我们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刀剑的鉴赏涉及很多学科,你如果只是单一的用力,水平是难以提高的,会受到很大局限。

记得在初接触中国古刀剑的几年中,根本没有什么资料可以借鉴学习,后来听说有几本书可以看,但是又很难找到,也就耽搁下来了。在那些年中,我进出一次书店,购买的古玩类书籍有在千元上下,没有一本是关于兵器的,没有啊,因为,但是哪个时期的学习,确实对在后来使人受益无穷。反倒是就因为朋友送的一本《亚洲古兵器图说》看后买刀,就立刻中毒,假的花纹刀弄了几只。因为实践尚未出徒,按图索骥就吃了药。

例如一只刀的整体工艺,除刀刃需要鉴别真伪以外,其他材质上是存在做伪的可能的,外包的鱼皮~~镶嵌的玉料和石头~~~木鞘~~丝绳以及可能使用的竹角牙金银等等等等材质可谓多样,没有足够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很好的鉴赏就无从谈起。
                                                         
备注:本卷第一章至第五章系梁一刃创作,内容有删改。


第六章 收藏刀的必备常识

使刀保持锋利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必须记住一件重要的事:用任何一种刀,都要保留住刀锋——也就是说,始终应该保持刀锋有一定的锋利度,而不要把刀锋完全用钝,然后再尝试把它重新打磨锋利。
       要使你的刀保持最佳的切割锋刃,我们建议使用Spyderco(蜘蛛)的三角打磨器。如果你习惯用磨刀石也无所谓,Lansky,DMT都有很不错的各种磨石,但记住磨刀锋时,刀与石的最佳夹角通常是18-20度。
       如果有条件,定期地应该把刀送回到厂商或有经验的销售商处,请他们代为打磨。通常这是要花一点钱,但对于挽救你的刀来说是最好的办法。
为什么订货需要等待?
       因为几乎所有知名品牌的产品都供不应求。刀具生产业仍然是一个半手工业,尽管使用的材料、设备、工艺已经高科技化,但和艺术创作一样,每一件成品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人来手工调整装配和检验的。知名的刀匠往往具备很高尚的操守,这种态度使每一把刀都需要更多的时间,有些甚至只有一半的出厂率。当然你可以说这不符合工业化的效率,但当你的生命悬于这把刀之上时,相信你会感谢这个行业百年来的严谨传统。
       象Chris Reeve,Mad Dog,Strider,Lightfoot等等,虽然他们象Buck和Benchmade等大厂一样给出了产品的列表,但实际上他们的产品仍然是手工刀,并且,这些手工作坊式的刀厂本身都承受着巨大的定单积压的压力。那么,大厂商就能予取予求了吗?当然不是。请记住你要买的不是一辆普通的汽车。即使这个行业的龙头Buck,其最畅销的几条产品线年产量也不过到十万级,前提是当年没有军方定单的话。
       所以,当你要的是一把还没有停产的刀,那么如果你在销售商处看到现货,买下来,千万别犹豫!否则,就要下定单,并且遵守厂商给出的等待期,其长短由地区你选的型号、所在的地区、厂商有无现货以及其定单积压量等等众多的因素决定。例如,Chris Reeve的普通型号等待期通常是2-6周,某些特别型号就要到几个月或一年;Mad Dog的等待期是3个月,但如果你半年都没有拿到也不算离谱。
       对你来说,销售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案,他们通常会有存货,或是有很多途径帮你找到已经出厂的现货,可以大大缩短等待的时间。当然,现货的价格会比定单高,但至少确保你能够比较快速地得到它,而不用提心吊胆地等。另外如果你要的是已经停产的型号的话,销售商就更加是你唯一的途径了。
哪一种润滑油最适合折刀用?

       所有折刀的枢轴都需要定期上润滑油,保持流畅。
根据我们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氟化合类润滑油是比较理想的折刀润滑剂:润滑性强,不粘连,也不容易吸附灰尘。用普通的带针头的注射器吸一些,然后滴在枢轴的地方。不用太多,一小滴就够很长时间了。
       WD-40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并有除湿防锈的功能,在五金店和超级市场都可以买到。
哪些因素使刀刃开合变得僵涩不顺畅?
       灰尘、沙土、衣袋里的纤维,等等...都会造成刀刃开合变得不顺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定期清理。一般轻微的情况下,用一把干净的细刷可以初步洁净,但最根本的清理还是需要把刀刃拆下来,然后清理枢轴部位,并上润滑油。请注意,甩动刀刃也会造成刀刃开合僵涩。经常抖动刀刃会损坏线锁,使其不灵活,或卡住其他部分。折刀的设计是不包括抖动刀刃在内的,所以这种不正常的有害操作所造成的后果通常也不包括在厂商的保养承诺之内。
“石洗”处理是最好的表面处理吗?
 对大多数战术折刀,平面打磨和凿式打磨的刀来说,答案是——是。Stonewash(石洗)处理是将刀刃放到一种特殊的粗糙的陶瓷颗粒中搅拌,这些陶瓷颗粒会将刀刃的所有表面彻底打磨抛光,使刀刃形成哑光表面或亮光表面,这取决于颗粒的粗细。在战术刀中这种处理用得非常普遍,因为它使刀刃表面坚韧不易磨损,且不反光。而对其他折刀,比如凹式打磨的刀刃习惯用更传统的缎面处理,这种优雅的表面效果和石洗粗犷的表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两种方法都具有抗磨损的能力,都比珠光处理或酸蚀刻处理更加抗腐蚀。定制刀,手工刀,和量产刀(Custom, Handmade and Production)

       关于这三个体系的差别,已经有很多很多的讨论,要讨论出结果是很困难的,但要知道一把刀属于哪个范畴倒比较容易。对今天的很多知名品牌来说,他们的早期作品,都被认为是定制刀(Custom):客户与刀匠直接商议,达成共识,最后刀匠可能从冶炼开始,完全手工完成一件作品。然后随着定单的需求不断增大,刀厂不断发展壮大,情况就改变了,刀匠改变了以前的生产方式,新的电脑控制设备被引入,使刀匠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和平均质量,并且降低售价。这个时候的产品称为手工刀(Handmade),为什么呢?因为每个刀刃都是手工打磨,每把折刀都是手工装配,而每把刀都由手工打磨锋利。和量产刀(Production)的大量机械化工艺不同,手工刀的大半的工作都是由制刀师在小型工作间中用传统的定制刀工艺完成的。
皮鞘和Kydex鞘
       两种刀鞘都各有优缺点,有些厂商继续选用传统的高质量的皮鞘,而更多的用流行的Kydex刀鞘。刀鞘的设计和质量也是这个行业非常关键的一环,Bob Dozier和Tim Wegner都是非常著名和优秀的刀鞘制作师。
怎样保养大马士革刀刃?
       大马士革钢不是不锈钢,所以当直接接触酸性物质-如橙汁或血的时候,其中的碳纹层会被腐蚀。所以定期在刀刃上抹防锈剂是很有必要的。保养大马士革刀刃的首要原则是:每次用过之后,都要把刀刃擦干净,并彻底弄干燥。如果刀刃尺寸不大或者不方便的话,用湿布擦拭是快捷简便的清洁方法,然后再擦干。

第七章 “戚家刀”的收藏和辨识(一)

一、戚家刀的由来
1、明倭寇作乱的背景
    倭寇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一年(1274年)、至元十八年(1281年)两次远征日本,被大海里的飓风击败。同时期的日本国内开始进入“战国时代”,这种残酷争夺的恶劣环境使日本的武士阶层的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有俗语:“杀人、窃财、强盗为武士习性。”(井上清著《日本历史》)。
    成化三年(日本应仁元年,公元1467年),日本进入封建割据的“战国时代”,各大名连年征战,互相兼并。战争中的溃兵败将和一些失业浪人逃往海上,加入到倭寇的行列中来。而且,倭寇以各大武士为核心,形成了许多较大的武装集团,受各大名武士的统辖。明世宗嘉靖以后,倭寇猖獗到了极点。劫掠范围扩大到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六省,倭寇还与明朝的海盗如汪直、徐海等结合成巨大的武装集团。在明朝历次剿灭倭寇的战争记录里,清清楚楚的写着:剿灭真倭XX人,剿灭从贼XX……这里的真倭就是指出自日本的倭寇,从贼指的就是汪直、徐海等海盗集团。
2、戚继光平乱
    戚继光字元敬,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出身将门,在龙山(今属宁波)、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 实战中,察知明军作战能力较低,难以抗倭,多次上书请求训练新军。 在义乌招募农民、矿工4000名(一说3000名),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针对明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1队,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 利用作战训练间隙,撰成《纪效新书》,阐述选兵、编伍、操练、出征等理论和方法,并以此训练戚家军, 使戚家军闻名于世。与谭纶、俞大猷等抗倭名将浴血奋战十余年,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
3、兵器的改革
   根究清《续文献通考》卷131《兵器》中纪录的明代兵器资料:"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正月置军器局,专典应用军器."《会典》曰:"……刀之属有摩挲刀、腰刀、滚刀、倭滚刀、米昔刀、黄莲刀、开脑大刀、大样摩挲刀、马刀"。明军中的刀式样繁多,除了承袭宋制之外,其中有部分是引进和仿制倭刀。
   自宋以后日本刀的锻造水平已经超过中国刀, 从一些文献中能够得以证明,欧阳修的《日本刀歌》中的描述: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
   日本刀通过“朝贡进献”“勘合贸易”“走私”三个主要渠道进入中国。 明武宗正德年间,佞臣江彬用事,曾命“兵仗局”制作“倭腰刀万二千把,长柄倭滚刀二千把”。日本刀一般刀身修长,刀刃轻薄,锐利无比,双手挥动起来十分称手。从刀形上观察,日本刀继承和发扬了唐大刀的优点,尺度和分量都更加有利于格杀技术的发挥。与唐宋以来形制驳杂、刀体厚重的中国短兵器相比较,日本刀无论外观上和实用价值上,都确实要高明得多。
   戚继光发现明军在和倭寇的交战中,兵器在质量上逊于倭刀,士兵在作战中对倭寇的战法不熟悉,倭寇用刀擅长跳跃,加之倭寇的日本刀锋利,明军的军器以及人员大量损失,戚继光开始研究并且学习日本刀来改良中国刀, 经过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的积极推行,日本式的长刀、腰刀成为中国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后来又被引进到北方边防军队中。这样大量的使用,当然不可能全靠从日本进口,得主要靠自己制造。
   《继效新书》中记载的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平铲平削至刃,刀刃平磨,无肩乃利,由妙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 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横出, 芒两下有肩, 砍下不深,刃芒一秃,即为顽铁,此当辩之,刀要与手相轻,柄要短,形要弯...”。 由此开始,中国明朝的军队开始学习并且改良中国刀,以致明中期以后日刀式样的中国刀开始大量装备,后世称呼这样的中国刀为:“戚家刀”。
    那么真实的戚家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明《会典》中那一种刀?是中国式样的滚刀?还是倭滚刀?是腰刀?让我们用现在还能保存下来的这些明刀来还原一下“戚家刀”的本来面目。

第八章 “戚家刀”的收藏和辨识(二)

二、戚家刀的概念和形制特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保存下来的明式样的刀,刀身呈弧线,细窄,外形姿态很接近日本刀,刀身分成镐造和平造刀。这里先说一个概念,镐造是指刀身侧面有一条隆起的线,平造是刀刃是没有这条镐线。
1、概念      
    在明朝倭寇作乱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戚家刀一改往日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刀刃的制作方式和形制,开始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的宽度缩小,刀尖不是尖锐的形制,而是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极其类似早期的汉环手铁刀,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整体姿态很接近日本刀,同时刀尖又和日本刀有所不同,日本刀的刀尖更加尖锐和锋利,称为切先。而明式戚家刀则在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刀背两个侧面去薄),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这样的功效主要还是因为战斗技法的不同,日刀更加注重刺击,而中国刀注重砍削。
    戚继光所说的:“ 刀刃平磨,无肩乃利,由妙在尖”指的就是刀刃的打磨方式,刀刃的开锋使用“V”形开锋,锋刃平磨,这样刀具备更加强大的切割力,这样的刀刀姿态接近日本刀,但是刀尖又脱颖而出,脱离了日本刀的范畴,更加合理的设计是戚家刀强于倭刀的地方。
    从文献上看来,明刀中有“滚刀”和“倭滚刀”、“ 大样摩挲刀”,这三种刀都带有比较强烈的日本风格,从字面意思看来,都是“滚刀”,但是一个是明确是“倭滚刀”,那么这个“倭”说明是“倭滚刀”是仿制或者说外形极其接近日本刀的明刀,刀姿接近日本刀,手柄也是类似倭刀的直柄刀。从现在保存的实物来看,很多称呼为“戚家刀”的刀都有镐线,其实那是更加接近“倭滚刀”的刀。那么“滚刀”又是什么刀?从现有的实物和文字资料来看,“滚刀”是一种接近日本刀,但是又有不同的刀,“戚家刀”和“滚刀”会不会是一种刀?戚继光强调“ 柄要短,形要弯...”这点又反映出真正的戚家刀是采用下弯手柄的,而刀身姿态是学习了倭刀,从现有的文字资料上无法确认两种滚刀的区别,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戚家刀是中式的“滚刀”或者是结合中国式样的一种腰刀。
    由于典籍纪录的不是十分详细,加之后人追崇戚继光的伟大功绩,把这样有日本刀风格的刀统称为“戚家刀”。(本文为了阐述方便,文中不过于强调“滚刀”“倭滚刀”“戚家刀”之间的关系,统称为“戚家刀”)
2、手柄造型      
   戚家刀刀装主要材质有两种,一种是铁装,一种是铜装,手柄装具的造型由可以分成“方形”、“四瓣瓜型”、“柄头下弯茄形”等常见的3种。下面先分别说一下他们的特点:
(1)方形:这样的装具最多见,刀把手上的零件主要有小折沿椭圆刀挡,刀挡正面呈椭圆,向刀刃的部分有一个窄小直立的沿口,沿口有的垂直,有的稍微外飘一些,刀柄上的两个零件中,虎口部分称之为缘口,横截面呈长方形,侧面呈一个梯形;刀尾零件是类似扇面的长方体,称之为刀首。刀茎靠近尾部有一个圆孔,这个圆孔是穿手绳的,手绳的作用一个是装饰的美观,另外的一个功效就是把绳子缠绕在手上,刀在实际使用中不容易脱手, 这样刀茎多为方扁茎。手柄的木头一般是软木,做成长方形,中间掏空让刀茎穿过木柄,刀茎的尾部加一个垫片铆在刀手尾部。

第九章 “戚家刀”的收藏和辨识(三)

(2) 四瓣瓜型: 还有一种挡子比较多见,就是俗称木瓜挡,挡子的正面呈四瓣瓜型,这样挡子也分立沿和平挡两类。立沿的高度都很低,只有5-8毫米,显得小巧精致,这样的装具年份一般在明晚期。平挡手有的是纯平,中间厚度大一点,边缘薄一点,一般都是铁装。有的平挡在外边缘有一圈滚边,工艺复杂的滚边会做雕刻工法,这类挡手年份较早,这样的挡手下面的缘口一般都是椭圆形状,刀首横截面也为椭圆,这样把手也有手绳空, 这样刀茎多为方扁茎。
(3) 柄头下弯茄形:这样的构造比较特殊,刀首是一个弧形的铁片做铆定的垫片,弧形铁片包裹手柄的后半部分,整体刀柄像一个云头下卷,云头中间有手绳孔,刀柄在缘口收窄,缘口多是椭圆造型。刀挡子多是四瓣瓜型挡手,多为铁装,这样刀茎多为收窄的鼠尾茎,手绳空开在木头手柄,不穿过铁茎。
      铁装的零件上一般都错银,纹饰有很多种,有错银龙、米字格、万字格、海水江崖等等。铜装多有镏金,有些铜装还做高浮雕的式样。
3、刀刃
    刀刃锻造在明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段时期的中国刀,不仅保持传统的中国锻造技法,同样也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西亚、和日本锻造方法。这个时期的锻造是技术的大融合时代。
    戚家刀锻造总体分成两大类型,一种是花纹效果明显的类型,一种是锻造细密无花纹类型,两种都是采用刀刃夹钢的方式来处理刃口,刀刃长度从680-780毫米不等。 花纹明显的锻造戚家刀多是山西、河北两地,花纹形式多有“流水”、“旋焊”这样的纹路,锻造技术多来自西亚。另外一种花纹不明显,但细密纹理不规则,这样的刀体钢质青白。这样两大类都是符合戚继光提出的“ 铁要多炼、刃用纯钢” 要求,用百炼钢做刀身,纯钢做刀刃,做到整体刚柔并济。从现有的保存的戚家刀来看,几乎没有采用日本锻造方式的,日本锻造最大的特点使用软铁做刀芯,外包刃钢,锻造方法复杂,性能很好,但是成本过高。不适合大规模作战使用,所以中国一直使用刃口夹钢的方式来简单处理刚柔兼顾的目标。
    戚家刀学习了日本刀的姿态,整体一改往日风格,刀姿从手柄上一尺开始成弧线,我们称之为反,有些戚家刀比较直,反比较小,有些反比较大,应该是不同区域的匠人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尺度不同有关。刀刃靠近挡手部分较宽,一般有28-35毫米,在反开始的地方开始整体收窄, 到了刀尖有的只有 20-25毫米,刀体姿态流畅,戚家刀的反和倭刀的反不同,戚家刀的的弧线完全是一个大的圆弧上截取的一段,这样的刀姿在砍和削的过程中会发挥最大的杀伤功效,日本刀靠刀尖一段比较直,是因为日本刀技法中需要刺击的需要。戚家刀有平造也有镐造,戚家刀中平造的类型不是是一点镐线都没有,是指的镐线比较平,但是略有表现,应该明军学习日刀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的调整,明军不用像倭寇那样注重刀体的研磨,更加注重整体的功效和制造成本,这样类型的明刀整体强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适合战场的格斗,为此戚继光、俞大猷专门编著此种刀的刀法。戚家刀后期也有在刀体开血槽,这样的刀型在清朝早期也有沿用,中期以后基本绝迹。

三、对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登州戚继光佩刀”的怀疑,形制、和文字的怀疑。
    国家历史博物馆保存了一只刀,上面铭文雕刻“万历十年 登州戚氏”,历史博物馆认为是戚继光佩刀。实际从那个刀的整体来看,是典型的清早期佩刀,装具的特点也是具有满清早期的特点,比较大的方形铁装,刀刃是典型的清制式佩刀上下各一个血槽。明式佩刀主要以宋手刀形制的“工部制造”腰刀、滚刀、倭滚刀为主,甚至有埃及风格的“米昔刀”,但是从大量的民间藏品中,可以发现清佩刀的造型就是历史博物馆的“登州戚氏”的造型,历博“登州刀”上的铭文工法薄弱,字体毫无力度,应该是后人所为。故判断此刀绝非明代刀,更谈不上是戚继光本人的配刀。
四、对戚家刀真伪收藏的辨析
    冷兵器的收藏在收藏界还属于一个冷门,但是已经逐年在升温,藏友越来越多,市场有需求,造假就会应允而生。分辨仿制的戚家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刀条的工艺,古人锻造刀剑是上阵性命相搏之物,故刀刃锻造是极其讲究的,刀条姿态要顺,不呆板僵硬,弧度过渡流畅,刀尖收窄自然,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刀条必然是有一种自然的分化和磨损,真正的好刀的皮壳是看起来发黑,但是用强光照射会反射出酱红色的锈色。新近也出现一些这样的刀,刀刃偏长,用酸土埋数月,用化学药水做出黑色的皮壳,锈蚀是极均匀的一种沙坑麻点一样的锈,这样的仿品要特别注意。
   (2)防品装具能做出小折沿挡的比较少,铁装更少,多是铜装,铜色比较生,有化学做旧的色彩,没有老铜那种火气全无的沉稳感,铜装雕刻的刀法不够洗练,交代含糊。
   (3)古刀的姿态深神韵是现代匠人无法了解的,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有匠气和生硬的地方,多看藏友之间的实物,就能深刻的了解古刀和伪品的区别。

第十章 花纹剑的鉴赏和收藏

花纹剑是龙泉宝剑中的珍品,常有外地的宝剑收藏者远道来龙泉,只为能得到一把正宗龙泉花纹剑。花纹剑的价格也由此看好,每把上千元,甚至数千元不等,最高的曾卖过3万元。
  
  关于花纹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欧冶子在龙泉铸的龙渊、泰阿、工布3把名剑。据《越绝书》记载,龙渊“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泰阿“如流水之波”;工布“文若流水不绝”。这里说的高山、流水,其实指剑身上的花纹图案。这种花纹与某些雕刻或化学腐蚀造成的花纹完全不同,是经过极其复杂的锻炼、淬火自然形成的,磨之不去。传说中干将莫邪剑,“阳作龟文,阴作漫理”,说的也是剑身上的花纹。带有这种花纹的剑,现在被称为花纹剑。世界上著名的刀剑,如大马士刀、马来刀剑身上也带有某种花纹。花纹剑的质量为衡量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是花纹剑之所以为人们所青睐的原因。
  然而,中国古代花纹剑仅见于史料和一些古代诗文的记载,其工艺早已失传。今日龙泉欧冶子弟子继承和发展了龙泉宝剑这笔文化财富,再现了古代龙泉宝剑花纹异彩。目前龙泉宝剑行业内,能制作花纹剑的厂家已有好几家。复制成的花纹图案有流水纹、卷云纹、龟纹、松针纹等等,其质量虽有高低之分,却不乏技艺精湛的精品,代表了当代花纹剑的制作水平。   
  花纹剑是用两种含碳量不同的钢(铁)原料,经反复折叠锻打而成,含碳较高的颜色往往较深,含碳较低的颜色往往较淡,如此深淡相同,明暗相映,便构成了所谓的花纹。有的厂家所采用的“毛铁”,实际上就是一种含碳量较低的铁。一位行家告诉笔者,剑的花纹变化多端,采用的原料不同,打造的手法不同,形成的花纹效果相差甚远。选料要求两种材料的含碳量差距必须较大,但又不宜过大,否则易产生裂痕。在同等材料的情况下,锻打能决定花纹的形态和清晰度。叠打出的花纹如流水(水纹),团打出的花纹如云朵(云纹),往往10斤原料仅得1斤余花纹钢剑坯。锻打次数过多,花纹不够清晰,过少则花纹简单粗放,这一切全凭铸剑者的技艺和经验。  
  如何评价和鉴别一把花纹的优劣和真伪?好的剑花纹自然,发于内,露于外,看得见,难触摸,只要剑身尚未磨蚀尽,花纹就永远存在。而那些假花纹,只要用砂纸轻轻打磨就不见了。花纹要细腻、华茂清新,纹彩绚丽多、自然流畅。在剑身平整光亮的情况下,花纹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像珍珠、卷云纹、龟纹等,即是花纹剑中的上品。反之,花纹模糊不清,纹彩灰暗,则为低劣品。好的花纹剑表面呈现出一种特有的亮色,且耐磨蚀不易生锈,这是由于经过多次反复锻打,密度加大,质量增加所形成的。我们收藏花纹剑,要知道一些有关的知识,多看实物,多加比较,多品味。要选择那些真正采用传统工艺技术打造而成的花纹剑。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9-21 21:19:19

本帖最后由 呆呆星人 于 2011-9-21 21:20 编辑

第五卷 土之卷 刀的传奇

第一章 春秋时代的奇剑

远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掌握了冶炼钢铁的技术,并能制作钢剑和工艺复杂的青铜剑。
  相传,春秋时有两位制作钢铁宝剑的巨匠,名叫干将和莫邪,是夫妻俩。他们制作的宝剑,青光闪烁,寒气逼人,削铁如泥。当时的越王和吴王都曾得到过这种名剑。 楚王得知后,重金聘请干将为他造剑。三年后,剑造成,献给楚王,楚王怕干将再给别人造,便杀了他。干将事先己料到这一点, 所以只将雌剑献给楚王,将雄剑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干将的儿子长大成人,果然用此剑为父亲报了仇。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未必是真。可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古代楚王所辖的长沙地方真的发现了一把春秋时期的钢剑,此剑虽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但也很高级,用放大镜观察,其反复锻打的层次依然可见,约有七至九层。
  考古工作者还在春秋时期的古墓中发现了越王勾践剑。这是一把制作工艺十分高超的青铜剑。出土时,剑放在棺材内尸体的左侧,已在地下埋藏了二千三百多年,但出土时仍完好如新。剑装在一个黑色漆木剑鞘里,拔剑出鞘,寒光闪闪,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全剑长5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 色棱形几何暗花纹。剑身一面近格处,有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
  此剑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同一剑上,各个部位的合金成分各不相同,这是根据需要配制的。剑脊需韧性好,含铜较多,故不易折断;剑刃需要硬度大,故含锡多,可使剑锋利;剑的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防锈蚀并保持花纹艳丽。据专家考证,这种复杂的复合金属工艺,是分两次烧铸后又复合成一体制作成功的。这种工艺外国人近代才开始使用。
  这是春秋吴越青铜兵器制作技术的一绝。吴越青铜器制作有三绝,另外二绝是剑表面上的菱形暗格花纹和剑首端部薄壁如纸的同心圆。最近由上海博物馆等三家单位组成的课题组,成功地复原了这三绝的古法制作工艺。研究发现,菱形纹饰是利用了合金热扩散的原理;剑首同心圆是利用了一种极为精密的陶范铸造技术。这说明我国早在2500多年前就巴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器制作工艺。
  1973年6月,我国在日本举行了一次出土文物展览,其中就有这把越王勾践剑,它引起日本人的极大兴趣。当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特别高兴,因为他访问北京时,毛泽东主席曾赠给他一本《楚辞集注》,他认为,这次展览特意展出了与楚辞有关的楚国奇剑,是对他的格外关照,他对此表示"衷心的敬意"。
  令人惊喜的是,考古工作者在离发现越王勾践剑仅一公里处的另一座春秋时期的古墓中义发现了吴王夫差矛。该矛长29.5厘米,最宽处5.5厘米,尾部有黎、中空,内有残积竹秘,器身满饰菱形几何暗花纹。一面有8个错金铭文,专家考证为"吴王夫差自作用矛"。这件矛制作工艺高超,脊部有血槽,便于提高杀伤能力;全器中空,壁薄而又两刃锋利,制作难度很大。用以装柄的签部两面都有兽首形穿纽,刻纹十分精美。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是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相互争霸的君主,其使用的兵器,无疑代表着当时的制作水平。我们从中可领略到春秋时期的冶炼技术和兵器制作的工艺水平。



第二章 干将莫邪传说的金属分析

欧洲古代,对于东方的冶炼技术推崇倍至,大马士革钢闻名天下,古代的中国,更是最早的钢铁冶炼中心之一,当欧洲还在使用青铜剑的时代,中国的钢冶炼技术已经通过湛卢,鱼肠等名剑宣示了自己的辉煌。其中,著名铸剑师传说,尤其是干将铸剑不成,莫邪以身殉剑,可称为脍炙人口 -- 当然搜神记有另外的故事且不提。从金属学角度,这个传说相当值得分析。

    从传说可以看到其真实。所谓干将铸剑不成,显然是在铸铁加热过程中碳的含量下降太多,以至于剑变得柔韧而缺乏刚度,一就是说炼出一口熟铁剑而不是钢剑,那干将当然是很丢人了。此时,莫邪祭告天地,纵身投入炼炉,剑遂成。这个不大可信,因为当时恐怕没有那样大的坩锅可以放进一个人去。另外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莫邪割颈自尽,以鲜血注入炼炉,一个是莫邪剪掉头发和指爪投入炼炉。这两个说法都比较可信,其冶金学实质就是加入碳,无论鲜血还是头发指爪都可以变成碳使剑的晶格结构产生有序变化,使它成为柔韧而有锋锐的钢剑。因此,从传说中大致可以反映出中国当时的冶金水平的确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这两个说法哪个正确呢?很难判断,且看金庸先生描写吴劲草接续屠龙刀“炉中笔直一条白色火焰腾空而起。吴劲草突然喝道 :‘顾兄弟,动手!’锐金旗掌旗副使手持利刃,奔到炉旁,白光一闪,挺刀便向吴劲草 胸口刺去。旁观群雄无不失色,齐声惊呼。吴劲草赤裸裸的胸膛上鲜血射出,一滴滴的落 在屠龙刀上,血液遇热,立化青烟袅袅冒起。吴劲草大叫:‘成了!’退了数步,一交坐 在地下,右手中握着一柄黑沉沉的大刀,那屠龙刀的两段刀身已镶在一起。众人这才明白 ,原来铸造刀剑的大匠每逢铸器不成,往往滴血刃内,古时干将莫邪夫妇甚至自身跳入炉 内,才铸成无上利器。吴劲草此举,可说是古代大匠的遗风了。”由此看来,古代大匠对事业的执著,恐怕会使他们干出自杀衅剑的事情来。但是,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鲜血带入的碳元素太少,恐怕还不能满足一口剑由铁到钢转换的需要,倒是头发指爪比较现实一些。因此,也许当初莫邪投入头发,后人为了神秘化宝剑的冶炼过程,改为自杀或者投炉,也未可知也。

    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的确大有可观。

    顺便提一句当时中国的剑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剑模样,而是和罗马军团使用的武器相似,是短剑。杨家山楚墓出土的钢剑,只有40厘米长。大概,和当时吴楚也采用战车混合密集步兵的作战阵法,突刺重于劈砍有关吧。

    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在后来未能维持下去,一直到近代才开始恢复其活力,兄弟在陕西曾经见到一口马家军使用的骑兵军刀,曾经用于和日军骑兵作战,可谓精品,可惜这样的上品太少了。


第三章 青龙偃月刀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约86斤,是当时闻名的神兵利器,曾随关羽威震华夏:颜良文丑、五关六将、华雄蔡阳……无不在刀下授首。

  在麦城一役之后,关羽的赤兔马被马忠得到,后来绝食身亡。青龙偃月刀后来又辗转回到了关兴的手中。

至于此刀为什么叫“青龙偃月”,主要是因为刀面上有一龙形。

  至于龙形的成因,并无一准确说法。下面我就从“传说”和“科学”两方面加以推证,有欠缺之处,还请大家多指点:

  一、“传说”

  传说在当初打造此刀之时,关羽要求工匠一定要打出天下无双的利器,于是工匠们日夜不停,加紧工作。直到一个月圆之夜,炉火正旺,大刀形状已成,在炉火中由红变白,又由白变兰!工匠们知道这是宝刀将成的关键时刻,有一点闪失都会前功尽弃,因此全神贯注。这时,正好有一条青龙,从月边飞过。就在这一刹那,从烧的蓝幽幽的宝刀中射出一道电光,直冲向月,把青龙吸入刀中!与此同时,这件绝世的神兵也大功告成!从此,宝刀上也多了个龙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

  因为,在古代的铸剑史上,真正的好兵器需要以鲜血为引才能铸得出!春秋的干将、莫邪,就是以身投炉,以魂化剑,才铸出了一对绝世好剑。而这宝刀中,蕴藏的乃是青龙的精魂,更是成为了闻名天下的利器!

  二、“科学”

  在冷兵器时代,无论东西方,手工铸出的真正的好刀剑,都有一定的纹路。比如中国古代,就有许多诸如“松纹宝剑”、“龙形古剑”的说法。可见,这铸剑中产生的花纹,是宝剑优劣的标志。刀也是如此。

  其中,最著名的有两种:“大马士革纹”和“平面暗花纹”。这两种刀纹,其在中国古代的铸剑技术中都有应用。

  先说大马士革纹:

  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刀面不平,有很明显的人工锻打纹路,一层层如同波浪。这是此刀使用了大量不同钢材,分层打造的结果。所用的钢材种类越多,波纹越多。

  另外,纹路的产生,还和高温锻打的火候与时间有关。学过金属材料理论课的同学都知道,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钢材的内部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学名称为“晶体构型”,简称晶型),比如“奥氏体”、“马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等等。

  无论是那种原因,这些不同的结构,其机械性能大不相同。有的韧而软,有的脆而锋利……正好适合刀剑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这正应了一句俗话:“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有一定纹路得到才是真正的好刀。

  再说平面暗花纹:

  和前者不同,具有这种纹路的刀剑,表面看来,是很光滑平整的。但是迎着光看去,就会发现在刃面上有暗花纹路。其形成原理和作用,与前者差不多,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这种平面暗纹的刀剑,在日本的武士刀中很常见,大家如果经常看有关日本武士的漫画或者动画片,其中刀剑上的暗花纹路都是很夸张的表现出来的。

  其实,这种铸剑技术,也是来自于中国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青龙偃月刀上龙形纹的成因,很可能是“大马士革纹”。这同时也从科学的角度证明,青龙偃月刀确实是一把宝刀!

另有一故事说:
相传荆沙一带有一句农谚:「你不借我磨刀雨,我不准你龙晒衣。」每年农历五、六月间,荆沙一带会下十天半个月的大雨,当地老百姓称它是「梅雨」,又叫它「磨刀雨」,传说著名的「关羽单刀赴会」是在农历五月十三日,这场磨刀雨就是他从龙王处借来的。
话说,刘备兵进四川建立了蜀汉,称帝之后,仍然没有把荆州归还东吴的意思,并把镇守荆州的大权交给了关羽。
   当初刘备借荆州,是鲁肃从中作保人。孙权多次催促刘备交还荆州不果,他左思右想,只好派人送信到荆州,邀请关羽前往陆口赴会,好当面提出交还荆州的事情,孙权打算如果软的不成,就要来硬的。
   恰巧,这年荆州遇上百年大旱,田里的苗禾都枯萎了,老百姓都忙着抗旱,一听说又要打仗,搞得人心惶惶。
   关羽接到鲁肃的邀请之后,感到进退两难,他想:「若是去赴会,明明会中了鲁肃的圈套,如果不去,东吴又会兴兵来问罪,到时候一战争,老百姓更是苦上加苦了。」他仔细思考之后,决定单刀赴会。
   这时儿子关平劝谏:「父亲,听说鲁肃在陆口埋伏了重兵,你这一去一定会陷入危险的。」
   「住口!你这孩子懂甚么?」关羽板起脸来说:「我是蜀国镇守荆州的大将,如果不敢赴会,岂不是要被孙权他们笑话吗?」说着,关羽吩咐周仓备马扛刀,可是周仓好像没有听到一样,站着不动。
   关羽问:「你为甚么还不去准备呢?」
   周仓说:「将军久未出征,宝刀已经生锈了。」
   关羽又问说:「那你为甚么不去磨刀呢?」
   周仓回答说:「因为这几个月荆州大旱,天河无水,不能磨刀。」
   传说,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乃是天上青龙所转生,每次磨刀之时,必定会天降大雨,青龙喝了来自天河的水之后,才能显露出刀的锋利。
   关羽要前往赴会,怎能不带大刀呢?着急的说:「难道不能找龙
   王爷借点水吗?」
   周仓说:「龙王爷怎么会随便把天河的水借给凡间的人?」
   关羽气得大吼一声:「好!你不借我磨刀雨,我就不准你龙晒衣
   !」
   谁知关羽大吼一声,惊动了东海龙王。据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们晒衣服的日子,东海龙王害怕了,只好答应借他一场磨刀雨。
   就这样,荆州境内下了一场大雨,不仅解除了干旱,还因此免去了一场战争,老百姓欢欣鼓舞,都说是关将军做了一件大好事。周仓也趁机把青龙偃月刀磨得光亮锋利。
   关羽带着这把宝刀,和周仓前往陆口赴会。当时鲁肃和他的将领看见关羽和周仓威风凛凛、满脸杀气,手上的宝刀寒气逼人。宴会上,大家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吭一声,谁也不敢提出归还荆州的事情。
   传说,龙王爷借了关羽雨水之后,一直不敢收回命令,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照例下了一连好几天的雨。这场雨若是下在农历五月十三日前后,那么六月初六就一定是大晴天,这已经成为当地的农夫观察天时,安排农事的一个重要标记。


第四章 三国兵器之青虹剑

青虹剑,与倚天剑齐名的神兵,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它是曹操所拥有的两口宝剑之一,剑柄上有金嵌的“青虹”二字。

   黎明,朝阳如血。赵云一个人单枪匹马在沙场上搜寻着,身前马后到处都是奔逃的百姓。有的人伏在死去的亲人身上,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号。赵云的白马,银甲,白袍都已被干涸的血染成了赭红色,他的银枪上还淌着浓浓的,红红的热血。到底是敌人的血,还是他自己的鲜血,赵云也说不清,他根本也不在乎。他的眼睛被忧虑和焦急烧灼得通红,布满了血丝,可是他锐利的目光仍一刻也不放松地扫视着面前闪过的每一张面孔。

百姓惊惶的呼喊和凄利的哭叫猛然响起,一支曹军从一座低岗后面撞了出来。马上的骑兵毫不在意地纵马冲过四散逃命的人群,弓上弦,刀出鞘,铁蹄踢腾,成扇面形向赵云包抄了上去。

一股浓烈的肃杀之气,好象疾风瞬间在赵云身边弥漫。赵云的目光仍然扫视着前方,没有回头,仿佛对身后的变化毫无察觉。

骑兵们一色锦衣金甲,他们的服饰表明了身份,他们是中军虎贲营,也就是曹丞相亲随卫队的成员。本来虎贲营在平时是不投入战场的,他们总是留守在丞相身边,保卫丞相的安全。这一次追击刘备之战,曹军的铁骑如虎入羊群,势不可挡,刘备手下那点人马根本不堪一击,所以他们也不禁手痒,在帐前背剑官夏侯恩的率领下出来过过瘾。

夏侯恩身披金铠,背上背着一柄长剑,身后跟着十几个手下,缓缓地向赵云逼了过去。他手中的铁枪柔柔地,轻轻地向赵云的后心刺去,就象情人的爱拂。不过冰冷地枪锋传送的不是温柔,而是死亡。

赵云却没有抵抗,甚至连一丝躲闪的意思都没有,他好象已经痴了。夏侯恩的脸上不由地浮出了愉快的笑意。

笑容凝固在夏侯恩的脸上,如果他会后悔的话,他一定会为自己所犯的这个致命的错误后悔。可是死人是不会后悔的。

赵云反手从敌将的咽喉中抽出了银枪,血箭激射而出。十几名虎贲营的骑兵的脸色都变得苍白,有两个趴在马背上大口地呕吐。他们不敢相信,又不能不相信眼前的一切,一仓皇勒转马头,狂奔而去。

赵云低头看着敌将尸体背上的剑,他的忧急的眼神中忽然掠过一丝欣喜。枪芒闪动,剑已到了他的手中。

剑柄上赫然有两个金色篆字:“青虹”。
偌大的庄院早已空无一人,院墙大半都已被火熏黑了,墙头上还有几处余火在燃烧着。赵云推开虚掩的院门,一个柔弱娇小的身影就映入眼帘,赵云急忙伏地行礼。院外的哭叫声,喊杀声好象一下子变得很远很远,恍惚间他似乎又看到那腊月漫天飞舞的白雪,雪中含苞待放的红梅,梅花旁亭亭玉立的佳人,还有那回眸的一刹那中无限的风情。

“妾身得见子龙将军,阿斗可有救了!只要将军能把这孩子护送到他父亲身边,妾身虽死无恨。”糜夫人的声音轻柔,如同风中摇曳的嫩柳。

赵云轻轻一颤,抬起头来。糜夫人怀抱着阿斗,坐在墙下的枯井旁边,她面色苍白,双眼由于哭泣而微微红肿,左侧小腿上的伤口流出的血迹把白裙染上了一片殷红,就象一只折翅无依的小鸟,楚楚可怜。“夫人受难,赵云之罪也。”赵云虎目含泪,心底涌起万丈豪气,”请夫人上马,赵云就是步行死战,也要保护夫人杀出重围。”

糜夫人的眼中多了一种凄楚的神情,凄楚得让人心碎。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可是有些选择却令人十分痛苦。但人们有些时候还是不能逃避选择,因为他们知道逃避的后果是更加的痛苦。她把阿斗轻轻地放在地上,勉强地站起来,身躯微微颤抖,一丝血又从她腿上的伤口慢慢地渗了出来。她知道她已经没有选择,这是她唯一的选择。

所以糜夫人死了。

   赵云呆立在井边,糜夫人的声音还在他的脑海中回响,“妾身实在无法脱身,将军休要两误。此子的性命全在将军身上!全在将军身上。”

他突然仰天长啸,双掌齐推,烧坏的院墙轰然倒塌,枯井被掩埋在一片瓦砾之中。他小心翼翼地把阿斗缚在护心镜之后,飞身上马,绝尘而去。

刀枪如林,赵云在奋战,曹军向潮水一样,杀退一层,又裹上来一层。赵云终究是怀抱阿斗,不敢恋战,只是用银枪荡开一条血路,夺路而走。猛听得“哗啦”一声,赵云眼前一黑,连人带马掉入了陷马坑中。四面的曹兵合拢上来,长枪挠钩,密密层层,已然封住了整个坑口。

赵云面色变得苍白,他回首四顾,坑壁如刀裁斧削,平整异常。他牙关紧咬,指关节由于过度用力而发白。此时他的面前又出现了飞雪,红梅,倩影,回眸,他突然平静如秋水。

“横扫千军。”随着一声春雷般的断喝,一团白光从坑中飞跃而出。枪尖钩头,如滚汤泼雪一般消失在剑影里。青虹剑正稳定地握在赵云的手中。

赵云刚出陷马坑,马延、张剀、焦触、张南这四个人就出现在他面前,他们一言不发地出手,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联手一击有信心。赵云立刻感到了无形的压力从各个方向迫来,惊退的曹兵又一次包围上来,四下里都是钢铁的墙,死亡的网。

赵云深吸了一口气,掌中的剑身竟变成了红色,他出剑。“风卷残云”,天地似乎一时间都变成了红色。手起,衣甲平过,剑落,血如涌泉。

赵云直透重围。

是役,赵云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一战成名。


第五章 横秋水雁翎(一)

明嘉靖戊戌年间,安南内乱,明世宗朱厚钦点兵部尚书毛伯温南下安南平息番乱。毛伯温出征之时,明世宗赐一诗:“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锣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雪中蝼蚁岂能逃,平安带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此诗平仄合辙押韵,气势恢弘,颇有几分扫平天下一旷六合的抱负。这首御制诗也因此被收录于《千家诗》中流传甚广。可是其中所提如秋水一般的“雁翎腰刀”到底为何种型制的兵器,恐怕现代人大多不知就里,故笔者勉力为文介绍“腰刀”这种中华民族特有之古兵器的来源、型制以及关于它的传奇。
明人所绘出警入跸图,可见图中骑士所配腰刀
  
  历史源流
  腰刀的称谓最早见于《魏书.傅坚眼传》中的一段记载:“萧斌遣乾爱诱呼之,以腰刀为信。”但是这里所叙及的“腰刀”与明清时期流行的“腰刀”还不一样,指的是整个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所流行的一种被称为“环首刀”的佩刀。这种佩刀通常长90~128cm,刀体宽3~4cm,最厚处约1cm,刀身狭长挺直,无血槽,无刀镡,刀茎末端装饰有圆形、扁圆形或椭圆形的铁环,佩带时以刀鞘上的“彘”或双吊耳悬挂在腰间。环首刀流行及使用的时间几乎贯穿了从西汉中期至隋末唐初将近800年的历史,可谓中华短柄战刀的鼻祖。
  
  而明清腰刀的历史演变源流可以上推到盛唐年间。唐代绘画巨匠吴道子(公元680~760年)在长安景云寺绘制的著名壁画《地狱变相》图中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环首刀的刀型,从画作上看,此刀利用绳索和刀鞘上的双吊耳悬挂于腰间,刀柄加上了刀镡,刀身已经由直变弯,同时宽度也加大了。无独有偶,陕西省西安市等驾坡村杨思勖墓中出土一尊陶俑,其手中和身上带有两把弯刀,与古画上描绘的那种弯刀极为类似。这一类刀的整体型制已经与环首刀和唐大刀大异其趣,而近于明清所流行的腰刀了。
  
  当北宋、辽、金之间的战争发展到白热化的时候,一种更为接近明清腰刀的刀类兵器出现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收藏有一把黑龙江肇东八里城出土的铁战刀,这把刀刀身上带有铭文:“大定二十九年大府造”。 “大定”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大定二十九年为公元1189年。这把铁刀全长87cm,刀身宽3.7cm,刀锋近尖处上翘,刀柄为扁平的直形,其上套有椭圆形片状刀镡,刀首已经不知去向,装柄的木材和缠绕刀柄的绳索也已经腐烂不存。
  
  与金朝战刀不同,当时宋朝政府军装备的短柄格斗用刀多是“手刀”,其刀身多是背短刃长的上斜锋,但也有一些手刀的刀尖与上文提到的金铁刀一样是圆弧形的上翘尖。在李公麟的古画作中也有与金铁刀一样的刀类兵器出现,但均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靖康之耻三十余年后的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南宋军器监开始新造一种刀类兵器,因其形如大雁的翎毛,故命名为“雁翎刀”,自此,这种腰刀终于拥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到了元朝末期,“腰刀”开始作为所有以提梁和绳索悬挂于腰间的刀类兵器的总称,从明王朝建立起其后的几百年间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官府的呈文和民间的演义小说中。

长安景云寺壁画中的夜叉,请注意其腰间的佩刀
  
  型制特点
  明清腰刀究其型制可以细分为如下几类:
  
  雁翎腰刀明清时期雁翎腰刀的基本型制特点为,刀身较为平直,刀尖为略上翘的圆弧形,刀尖至刀背15~20cm处多开刃,现在一般称为反刃(部分明中早期的雁翎腰刀无反刃,形式上更近于金战刀的样式,而清代的部分雁翎腰刀的反刃甚至纵贯整个刀背)。刀身宽为4~5cm,脊厚0.6~0.7cm(最厚处达1cm),刀身断面为等腰三角形(这种刀身断面被称为“平造”),全长多在90cm左右,刃长70~80cm,刀柄长15~20cm,刀全重1~1.5kg。明代雁翎腰刀血槽多为一条,清代雁翎腰刀大部分有血槽数条,而且血槽的形状多很复杂。现在传世的腰刀中雁翎腰刀的数量很多,例如:沈阳故宫博物院现存有清太宗皇太极的御用雁翎腰刀,该刀全长94.5cm,刀身最宽4.5cm,脊厚0.7cm,反刃长约10cm,双面共4条血槽,平直的木制缠绳刀柄,刀首为双弧形,刀镡为椭圆形,锻造精细,刀刃至今仍很锋利。另外中国国家博物馆中还收藏有另一种雁翎腰刀,刀长70~80cm,刀身宽3.5~4cm,“平造”刀体两面有血槽4条,刀身上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的字样,所以博物馆认定这把腰刀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佩刀,但是这把腰刀上的刻字粗率且轻浅,毫无融会贯通之气,可能是后刻的伪铭,同时根据其型制细节,可以判断出是清中期工部或兵部生产的“官刀”,而非明代腰刀,所以笔者对此刀的年代存有怀疑。

第六章 横秋水雁翎(二)

戚家刀明代洪武、永乐朝以后,日本刀开始通过朝贡和走私贸易等方式大量流入中国,根据历史记录粗略统计,数量可能在50万把左右,其中优质者颇受欢迎。当时日本浪人时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其倭刀在与明朝军队的腰刀对抗中占有优势。因此明朝政府开始仿制倭刀,装备自己的部队。但是由于倭刀的长刀柄既不利于骑兵在马上挥舞,也不利于与藤牌配合,所以戚继光根据实际需要自创了一种腰刀,将倭刀的锻造刀身和腰刀的短刀柄结合起来,此即所谓的“戚家刀”。观察现在传世的戚家刀可以发现,戚家刀多是长70~80cm的锻造刀身(刀身断面为较复杂的几何面体),无反刃和血槽,刀柄平直或略下弯,刀尖为倭刀式的TANTO造型,利于劈砍重厚的铠甲。嘉靖以后的明军开始大量装备这种腰刀。

戚家刀,可见其锻造刀身,带有倭刀的风格
  
  “工部造”腰刀这种腰刀一般可认为是宋代手刀的发展,采用手刀式的上斜刀尖,明代画本小说中江湖好汉们手中的腰刀多是如此形状。
  
  柳叶腰刀清人入主中原后,腰刀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型制,由于此刀刀身形如柳叶,故被称为柳叶腰刀。这种腰刀似乎是明代末期从雁翎腰刀分化而来,其具体型制与雁翎腰刀类似,不过柳叶腰刀的刀身弧度更大。
  
  牛尾腰刀即今天武术、影视中常见的单刀。清代,大量阿拉伯、伊朗和印度刀剑传入中国境内,其独特的刀剑型制及装饰风格,影响了清代刀剑的发展,部分腰刀的反刃和刀背过渡处出现了如Kilici弯刀一样向上的突起(现在刀剑收藏界多称此为鲨鱼头)。最迟到清乾隆时期,在此基础上民间发展产生了牛尾腰刀。
  
  观察现存牛尾腰刀标本可以发现,其型制特点完全立足于实战需要,较为平直的刀身和下弯的刀柄为腰刀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砍杀能力,可以砍劈较厚的铠甲,同时具有较强的刺杀力,在砍劈不能奏效之时,可以利用刺击来消灭有重铠护身的敌人。与同为单手刀的阿拉伯、印度刀剑(部分刀剑已经丧失了刺杀能力)相比,其设计更为科学、灵活。

  制造技术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的“腰刀制”中有这样的记载:“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刀要与手相轻,柄要短,形要弯,庶宛转牌下,不为所碍。”明代另一本科普读物《天工开物》中也有关于腰刀制造工艺的说明:“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其中仍用无钢铁为骨,其次寻常刀斧,只嵌钢于其面。”这两本古籍中提到的刀剑锻造方法就是中国传统的夹钢工艺,即将含碳量低的熟铁或炒钢用火加热后,用大锤反复折叠锻打,在此过程中,铁中的杂质就会逐渐析出,同时也使金属的组织密度加大,在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的折叠后,再夹入一段 “灌钢”(也称“宿铁”,多是含碳量在0.8%~1.0%左右的高碳钢),以此作为刃钢,然后将刀体整体锻造成型,淬火之后刀身即告完成。就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这种工艺可以使刀剑刚柔相济,达到较高的水平。由于折叠锻造会使刀身出现含碳量高低不同的分层现象,含碳量不同的多层组织及各层之间的夹杂分界物在刀身抛光研磨之后,会在刀表面上显现出美丽的花纹(也称锻纹)和夹钢线,其花纹可观而不可触,或如山谷间奔流的小溪,或如灿灿星河,或如阳光下升腾的烟雾一样美丽而神秘,这就是所谓“焊接型花纹钢”现象。
  此外,在明清文献杂记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例如唐顺之《武备.前编》中记载用“羊角煅灰,粉心水提出,酸口草灰,硝,酱起刀花”;《物理小识》记载“钢刀淬火后,用虎骨朴硝酱或羊角、乳发末涂抹刀身,烧红后再淬”。现在看来,这类工艺可能是一种类似倭刀淬火技术的表面硬化技术。清代陈克恕《篆刻针度》记载,用猪牙、头发及硝烧成灰,以酽醋调和,在刀刃上涂抹成锯齿状的图案然后再加热淬火,被称为“马牙钢”或 “马齿嵌钢”,因为经过这样处理过的刀剑刃部会变得极其坚硬,在磨砺之后,刃口上的锯齿形图案会变得有突兀感。近年来一些刀剑收藏家手中的“马牙钢”、“马齿嵌钢”刀剑证明了这种中华民族独有的刀剑热处理方式的存在。

第七章 横秋水雁翎(三)

中国古刀剑特有的“马牙钢”或称“马齿嵌钢”刀剑特写。可见其锯齿形状的硬化层十分规则,与夹钢锻接线不同
  
  外装工艺
  根据传世实物观察,明清腰刀的装具多与主人和社会流行的审美情趣相一致(这也是判断腰刀制造年代的根据之一)。首先腰刀的刀镡多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瓜形,部分是平面体,部分带有小折沿。刀镡的质地有铜有铁,铜者多见,刀镡表面多有或篆刻或错金、银等贵金属而成的各种图案,较为常见的是卷草、兰花、莲花、竹子等花草、刀马人物、葫芦、金钱、龙纹等;少数特别高级的腰刀刀镡上的图案为镂刻,然后整体镏金、银等贵金属,极少数还嵌有宝石。与刀镡配套的刀首(刀首多是圆球形、双弧形、梯形和马蹄形)和刀鞘上的提梁、鞘头、鞘口等也多与刀镡在纹饰风格和质地上相类似。刀鞘多为结实的硬木制成,刀鞘或包经过打磨的鲨鱼皮,或髹黑、红等颜色的大漆,刀柄多缠丝、麻、棉绳以利手握,也有部分刀柄使用鲨鱼皮包裹。
  
  战斗传奇
  步兵手中的优秀防御兵器
  
  腰刀是一种短柄格斗兵器,在长枪、弓矢占主导地位的步兵战场上多担任近身格斗的职责,如果作为主战兵器使用,必须以盾牌掩护配合使用。《纪效新书》中载:“无牌刀短不可入阵,惟马上可用之”,“每兵持一牌,腰刀一把,阁刀手腕,一手持镖枪一枝”,与敌人遭遇,将标枪向敌人掷去,无论是否击中,敌人必然闪避,这时腰刀手“即可取刀在手,随牌杀入,……一入枪身内,则枪为弃物”,其战法与罗马重盾步兵使用的战法相一致,十分厉害。明代武术巨匠程宗猷也认为:“腰刀藤牌势低,劈难加,惟诱其刀前牌后方可胜之。”可见步兵使用腰刀配合藤牌的威力。可是不知为何,在戚继光编练的戚家军中藤牌手数量却最少,每队(编制12名士兵)仅有2人,通常排在队列的最前面,其任务是掩护身后的长枪手,同时需要依靠狼筅(整根大毛竹制成,长一丈五尺,枝叶密实,能防倭刀砍杀和长枪的戳刺)手的保护。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在古中国军队中配合和阵法始终是最为重要的。
  
  骑兵手中重要的近战武器
  明清两朝的骑兵完全使用腰刀作为主要的格斗兵器。在努尔哈赤誓师起兵反明之后,满洲骑兵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关外的明军开始与一批全新的敌人交战于血与火相交融的辽东战场,腰刀成了除弓箭以外主要的杀敌利器。乃至努尔哈赤占据沈阳后就曾经下令严禁辽东汉人持有腰刀和弓箭两种兵器,以防止汉人起义反抗他的统治。
  
  
  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写真,可见当时腰刀仍是除弓箭外主要的兵器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写真,可见当时腰刀仍是除弓箭外主要的兵器

未竟之言
  清人入关之后,以康、雍、乾三朝武功最为卓越,其中尤以乾隆时期最为鼎盛,而乾隆皇帝本人尤其喜好刀剑,一生亲自设计由内务府监造的腰刀和佩剑多达90余把,用料和装饰都极其精良,并用“神锋”、“斩犀”、“太阿”等名字命名。根据资料显示,其腰刀大部分是“通长三尺左右”,“重量二十三至三十一两之间”的雁翎腰刀和柳叶腰刀。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编纂的《皇朝礼器图式》中收录的官制皇帝大阅佩刀、侍卫佩刀、王公佩刀、职官兵丁佩刀等腰刀,大部分也是雁翎和柳叶腰刀。清乾隆帝之后,清朝国力迅速衰落,以至于被西方列强攻开了国门,割地赔款的悲剧一次次反复上演,连圆明园都被洗劫一空,收藏在圆明园中的乾隆御制刀剑当然不能幸免,大部分流散海外。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爱国人士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这些国宝收归故土。2006年中旬,乾隆帝御制腰刀中的“天字第十七号”(“宝腾”号)腰刀在香港会展中心拍卖,一名内地买家以4604万元的天价,将这口流失海外多年的宝物购得,创下了中国收藏界的一个前无古人的记录。

第八章 乾隆御制刀剑

乾隆御用(或称御定、御制)腰刀、宝剑,是清代冷兵器的代表作,它继承了我国古代刀剑的传统式样和做法,又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和工艺水平。这些刀剑制造工期之长,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且工艺精细,装饰名贵,充分体现了乾隆时的奢侈和富有。
    根据故宫博物院现存实物和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共命令内务府造办处制作了四批带款识的御用刀剑。
    第一批,刀三十把,剑三十把,总计六十把。乾隆十三年(1748年)开始设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完成,历时十年之久。乾隆皇帝对首批刀剑的制造,颇费心血,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安排。从最初的纸样、木样,直到数量、名称、年款、纹饰以及刀剑的皮鞘、什件、用金量、楠木箱和所附皮签上的满、汉文字等等,即整个过程无不按照“御旨”行事。每完成一道工序,例由造办处司库白世秀和七品首领萨木哈持进,转交总管太监胡世杰送至养心殿呈览。乾隆皇帝详细阅看後,每每降旨,诸如:“刀吞口上一面做刀名形象,一面做刀名字”;“西番花吞口剑,枝叶再画整壮些,锦地吞口俗气,另画好样。剑上再添一道线,中间画做乾隆年制,一面做第一至第十”;“炼精龙吞口刀,其花用金、银、红铜丝商做字号”,其他刀剑纹饰均仿效之。“刀鞘用绿子儿皮”;“凿铁錽金什件,凿法照交出碗套上一样做,准用五分金,錽五分罩”;“红子儿皮鞘镀金什件古式剑三十把……照盛古式刀三十把楠木箱式样,一样配箱盛装。钦此”(造辨处活计库《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礮枪处》,编号 3420)。造办处臣工“奉旨”加工,改动,然後再呈览,直至乾隆帝满意为止。六十把刀剑就这样反反复复,前前後後共用去了十年光景才最终完成,可见乾隆皇帝的良苦用心和重视程度,这恐怕在有清一代也是极为罕见的。司库白世秀也因此功被提升为员外郎。
    这批刀剑,每把通长都在三尺左右,重量在二十三至三十一两之间,刃底部近銎处镶嵌金、银、铜三丝相间的图案:一面为隶书“天”、“地”、“人”一至三十的编号,下为如意形开光和委角长方套环,外有“叩鸣、月升、剪水、霜明、凝冰”等刀名,再下为龙吞、如意和凤凰图案;另一面为隶书“乾隆年制”款,下为与本刀剑名含意相吻合的图象,例如“涌泉刀”,但见飞流急下,一武士踏足躬身,持刀作入水状;又如“星行剑”,浓云之上,北斗七星闪烁,再下图案与另一面相同。护手处和柄端镶铁镀金雕夔龙和西蕃莲花或雷纹。柄,木质,缠丝带。鞘(亦称室),木质鞔红,绿鲨鱼皮,琫、珌(鞘之上、下饰件)皆铁镀金花纹,中横束二道交於提梁,拴明黄丝带与铜镀金钩相连。六十把刀剑,按天、地、人再各分上、下,五把一份,盛放在十二个长方箱内。盛刀的总命名为“湛锷韬精”,盛剑的名为“神锋握胜”。箱,楠木为之,铜鑿花包角,左右两端面置铜提手,承以四足雕花座。箱正面刻总命名、干支纪年和“天上”、“地下”等字样,箱侧面刻刀剑名称、重量和年款。这也是遵照乾隆帝的指示,由懋勤殿官员刻制完成的。
    第二批刀,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交工的,分别命名为“章威、寒锋、流光、逐指、摇电、飞蛇”等,共两箱十把。第一箱总命名为“云文韫宝”,别号“龙”;第二箱为“霜锷合清”,别号“虎”。
    第三批刀,成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计有“吐芒、掩虹、彩鄂、继辅、孔纯”等十把。一箱总命名为“宝冶凝涛”,别号“凤”;另一箱现已不存,何名、号不得而知,只剩腰刀数把搁置他处.。
    第四批刀,乾隆六十年(1795年)问世,计有“德兴、秋霜、宿铤、挥霆、转电”十把,分装两箱。总命名一为“德耀祥金”,别号“精”;一为“功全利器”,别号“神”。
    第二至第四批刀,每把均重十八两,其长度、造型、图记、款识等与第一批刀基本相同,只护手、刀柄、皮鞘有区别。护手为铁镀金镂空如意圆盘,内有四条可以活动的小奔龙。柄全部用白玉、青玉、墨玉等整块玉石琢刻而成,多作卷首状,少数浮雕、透雕花卉,镶各种宝物,涂金粉饰花纹。柄端有孔系明黄绦子,中饰珊瑚和松石球为坠,坠上下用铜镀金莲花座承之,坠周饰绿松石多重。鞘,木质蒙金桃皮,拼组成“人”字图案,琫、珌等饰件亦铁镀金镂空花纹,中横束镀金二道交於提梁,系明黄丝带与铜镀金环相属,再加黑革板悬之。板饰金丝花纹。第三批刀的楠木箱,较第一批为扁为宽,无架座,箱正面和侧面刻字与首批形式同。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除有计划、有规范制造这四批数量较多的刀剑外,还经常不断制造精巧别致、带同样款识图记的刀剑。它们长短大小不一,玉柄、皮鞘变化多端,装饰珍宝斑斓纷华。其中有的是官吏们为讨皇帝喜欢,随时制作;有的则奉御旨,专造专用,并载入国家典籍,《钤定大清会典图》所列乾隆十三年制的“大阅佩刀”,就属此例,尺寸、制式、纹样等,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乾隆帝御用刀剑,均以鲨鱼皮和金桃皮蒙於鞘面,取其“避恶驱邪”和“威严独尊”之意。鲨鱼生活在海洋中,习性凶猛,其皮经过加工再髹以各种颜色,是很理想的刀鞘面饰。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作歌日:“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文忠集.日本刀歌》)由於鲨鱼皮上有密密麻麻的粗沙粒状疙瘩,乾隆帝始不知为何物,对皇帝的命名又无人敢纠正,所以档案记载中称:“红子儿皮”和“绿于儿皮”。金桃皮,是产於我国南方的一种桃树的枝条皮,呈金黄色,很像髹有一层金漆,故而得名,选就光滑面,裁成小条作为装饰物。
    刀剑命名,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如周穆王的“昆吾刀”,晋武帝的“兴国刀”,齐高帝的“定业刀”,前秦符坚的“神术刀”,相传春秋欧冶之铸龙泉剑,有“巨阙”、“龙渊”、“泰阿”、“胜邪”等名,都颇为著名,又加文人墨客宣染,影响更大。以“天、地、人”命名器物,最早见於《史记.封禅书》:“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鼎为江山永固之兆,天、地、人则表示皇权,历代帝王常以此名贯於各类兵器之首,如明代永乐火统,有“天字伍万壹佰拾伍号”者。龙、凤图案,一示“祥瑞”,二示尊贵,龙更是权力绝对而又无所不在的象征。为表示刀剑的锋利和无敌天下,还常常用“神锋”形容之,张宪的《我有二首》赞道:“我有雁翎刀,寒光耀冰雪,神锋三尺强,落手断金铁。”
    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我国的帝王、百官无不身佩刀剑。唐宋以後,此风渐衰。比较著名和珍贵的刀剑,则成为收藏和玩赏之物。乾隆皇帝好古,历代名人字画、稀世珍宝多有收藏,鉴於前代古兵器流传甚少特指派宫廷造办处不惜工本地批量生产仿古刀剑和其他兵器。除为满足娱乐享受,陈设殿堂以示等尊之外,目的还在於:“宣威制胜之盛,昭垂法守,远靖迩安,永永无极”(《皇朝礼器图式.武备》)。顺便提一下,上述御用刀,在周纬先生的《中国兵器史稿》一书中,说成是“尼泊尔国廓尔喀王进贡乾隆帝之刀”,“其刃均系印度名手所制”。这种鉴定和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这些造型古雅庄重、装饰靡丽美观的御用刀剑,经常在大阅庆典、秋弥隆礼、巡幸省方、命将出征及款洽外藩等重要场合使用,是乾隆皇帝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组成部份。虽时历二百余载,这批刀剑仍尖锐锋利,寒气逼人,不失其夺目的风采,为我们研究清代政治、军事史,以及冷兵器的消长和性质,金属冶炼和工艺技术等,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实物资料。

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9-21 21:22:20

第六卷 风之卷 刀的其他

第一章 中国历代名刀谱

中国历代名刀谱
中国历代名刀谱

二刀:指雌雄两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剑录》:"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若别处之则鸣。"


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 五色 。"

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 中山 。"

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铭曰 永安 "。

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 白鹿 。"

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周幼平击曹公胜,拜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

司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

兴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百胜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胜。"

安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黄武中累功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昭成帝,以建国元年,于赤冶城铸刺刀十口,全镂赤冶宋。"

定业: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齐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

定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

神术: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前秦符坚,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铭曰神术。"

建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西奈乞伏国仁,以建义三年造一刀,铭名建义。"

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赵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长三尺六寸,铭曰 建平 ,隶书。"

善胜:古代名刀!读菏椤ぬ蘸刖按?吩兀?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善胜,一名威胜,并为传宝。"

威胜:古代名刀,见"善胜"条。

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明帝鸾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 朝之 。"

腾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腾马。"

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曰麟嘉。

七圣刀:古代名刀。

大夏龙雀:古代名刀。《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 大夏龙雀 ,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 世世珍之。"

文刀:古代名刀。《唐书.地理表》:"忠州贡文刀。"

巨刀:刀的一种。《湘烟录》:"魏文帝造宝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误,名曰巨刀"。

半垂:古代名刀。《与弟超书》:"窦侍中遗促舟全错,半垂刀一枚。"

龙刀:古代名刀。《梁.简文帝》:"龙刀横脖上,画尺堕众前。"

龙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蕴传》:"为广德令,欲以将领自奋。每抚刀曰:龙泉太阿,汝知我者"。

龙鳞: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论》:"丕作陌露刀,一名龙鳞。"《续汉书》载:"龙鳞,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玉环刀:古代名刀。《南史.刘怀慰传》:"齐高帝以怀慰为齐郡。太守手敕曰: 有文事必有武备,今赐卿玉环刀一口。 "

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于阗国传》:"开宝二年,国王男总贡玉把刀"。

百炼:古代宝刀。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一曰百炼,……"。

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艺文类聚.六十.魏》:"往岁作百辟刀五枚,炼成,先以一与五官将(曹丕),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曹植《宝刀赋》:"建发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修各得一焉,其余二枚,家父自仗之。"

安陵:古人名刀。高启《游侠篇》:"新削安陵刀,光夺众目眠。"

犵党:古代名刀。宋.辅《溪蛮丛笑》:"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随,小者尤铦利,名犵党。"

阮师刀:古代名刀。晋.杨泉《物理论》:"古有阮师之刀,天下之所宝贵也。……其刀平背狭刀,方口洪首,截轻微之绝然发之系,斫坚钢无变动之异,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古代名刀。《尚书》:"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郑玄注:"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宝器。"

含章: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灵宝: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张飞刀:名刀的一种。三国时期张飞所佩的腰刀。又称"新亭侯"。《刀剑录》:"张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珠山铁为一刀。铭曰: 新亭侯。 "

宝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尔传》:"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

郑刀:古代名刀。《周礼.考工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也。"

青犊: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二曰青犊……"。

鸣鸿刀:古代名刀。《洞宴记》:"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朔曰:“
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为鹊,赤色飞去云中 。”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传》:"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
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绝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

孟劳:古代名刀。《谷粱传.鲁僖公元年》:"公子友谓莒不回: 吾二人不相悦,士卒何罪? 屏左右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回: 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

神刀:刀的一种。相传为诸葛亮指挥下百炼而成。《蒲元传》:"元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汉水钝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元以刀画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内铁珠满,申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环者,乃是其遗范。"


项羽刀:相传为项羽所佩之刀。《王侯鲭》:"董卓少耕野得一刀,无文,四面隐起山云文,斫王如木。及贵,以视蔡邕,邕曰:此项羽刀。"

泰山宝环刀:古代名刀。《列异传》:"仙人王方平,降陈节之有,以刀一口,长五尺三寸,名泰山宝环,……曰:此刀不能为馀益,独卧卦可使无鬼,入军不伤,勿以入厕,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后有从汝求者,可争与之。后果有与载钱百万清刀者。"

素质:古代名刀。《北堂书钞》魏文帝曹丕《典论》:"余造百辟宝刀三,……其三,锋似严霜,刀身剑侠,名曰素质。"《太平御览.兵部.刀》:"(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

桂溪刀:古代名刀。黄庭坚:"我有桂溪刀,聊凭东风去。"

宿铁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怀文传》:"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出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

鸾刀:古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

铜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书旧给介士二百人,人给大铜口刀一枚。"

银装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阐文传》:"梁武帝起兵,阐文劝。仍遣客私报帝,并献银装刀,帝报以金如意。"

脱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脱光。"

朝仪刀:《刀剑录》:"明帝鸾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刀。小篆书,长四尺。"

新亭侯:古代名刀。见"张飞刀"条。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三曰漏景。"

警恶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杨贵妃文玄琰,小时尝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间佩之,或前有恶兽盗贼,则所佩之刀铿然有声,似警于人也,故名曰警恶刀。"






第二章 中国古代铸剑术和相剑术
更新时间 2009-06-21 10:45:11字数4103

中国古代铸剑术和相剑术(转贴)

很专业很有用的知识
《考工记.叙》说:“攻金之工六。”这六种冶铜工匠分别是:筑氏,制削刀;冶氏,制箭镞、戈、戟;凫氏,铸钟;栗氏,制量器;段氏,制镈器(泛指农具);桃氏,铸剑。铸剑而专列为一门工种,可见其重要性,这是与当时中原铜剑的兴盛密切相关的。那么,铸剑术的基本情况如何,有哪些主要的程序和工艺,在战国时期,中原铸剑术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

大冶铸金、巧夺神工

制作铜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铸造一件铜剑大体上有五道工序。

(一)制范 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名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是范型上进行的。

(二)调剂 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根据合理的配比规律,对铜、锡或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剂。这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环节。在一定范围内,青铜中含锡量提高,能够相应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超过合量的界限,就会使青铜合金变得非常脆弱,易于断折。在青铜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铅,可调节金属的铸造和加工性能,但铅含量过高,也会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各成分进行调配,才能得到适于充作剑材的既坚且韧的青铜。

对于铜剑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作四等分,铜(金)占三分(百分之七十五),锡占一分(百分之二十五)。

近年来,冶金史研究者陆续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战时期的中原铜剑实,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很接近,大致在百分之七十五上下;但锡的含量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较高的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一些。这种差别可能因为,《考工记》“六齐”只标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万分——铜和锡,而铜实物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他一些元素(铁、锌等),因之,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如此,则青铜剑实际成分中其他非铜元素的总量也就大致接近百分之二十五了。

撇开文献和实物的上述差别不管,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考工记》关于“大刃之齐”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匠师对于铜剑合金万分的配比规律已经有所认识,有所总结,并以之指导铸剑;二是铜百分之七十五上下和锡百分之十六左右的实际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洁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匠师们在这种情况睛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并具有很强的规律,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便也会不尽相同,而呈现在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

(三)熔炼 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液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

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

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

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气;

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

温度再高,铜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度,一进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太多气化跑掉了,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

然后可铸也。

销炼成熟,可以浇铸了。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这里。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更番,重复煎炼。

(四)浇铸 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俟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形了。

(五)铸后加工 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精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再嵌以金、银、铜丝(或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

——装置附件,配齐剑具;

——砥砺开刃。

这样,铜剑的制作就最终完成了。但在使用过程中,剑器还要时常修治砥砺,故当时可能有一类工匠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汉代称这类工匠为“削厉(砺)工”,其技艺又称“洒削”之技。削砺就是刮削砥砺的意思;洒削,指磨刀以水洒之,泛指修治刀剑。

西汉景帝时,大臣袁盎被刺,尸体上弃有凶器,是一柄新修治过的剑,官府就在长安的削砺工中访查,一工匠说:这把剑是梁王的某位郎官来修治的。由此便查出了主使人梁孝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战国晚期大学者荀子的一段话来概括铸造铜剑的整个过程:

刑(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剂)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

黄白杂则坚且牣

战国相剑术士曾说: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

这种精良之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复合剑。战国时期,铜剑应用臻于极盛。在此背景下,铸剑术不断发展进步,出现了一些科学先进的工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尤以铸造复合剑的技术最为突出。

所谓复合剑,是指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的青铜剑。其剑脊采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合金,韧性强,不易断折;剑刃采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硬度高,特别锋利。因而刚柔相济,是古代铜剑的精品。其铸造方法也与普通铜剑有别。普通剑之剑身系一次浇铸完毕,复合剑则是二次浇铸:先以专门的剑脊范浇铸剑脊,在剑脊两侧预留出嵌合的沟槽;再把铸成的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剑刃和剑脊相嵌合构成整剑。

从冶金史研究者检测的一些复合剑实物得知,其剑脊的含铜量要高于一般铜剑,含锡量则低于一般铜剑;刃部的情况相反,含铜量低于一般铜剑,含锡量高于一般铜剑。如果单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制作整剑,势必过于柔软或过于刚脆,但以之分别制作剑脊和剑刃,就获得了超过一般铜剑的更为优秀的性能。这是创造性地运用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的高超工艺,体现了古代匠师对铜剑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达到了极高境界。

复合剑的脊部含铜多,故呈黄色;刃部含锡多,故泛白色。剑脊和剑刃判然异色,正如相剑术士所言,所以有人称之为“两色剑”。又由于这种剑表面看起来,剑脊像是镶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称之为“铜镶剑”或“插心剑”,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名称。

器表之谜

近年来,许多冶金史研究者注意到中原地区出土的一些战国铜剑,表面呈深绿色或灰黑色,虽在地上埋没两千多年,仍光亮而不锈蚀。对这些剑所作检测揭示,其表层硬度要比深层高出许多,而且远远超出普通铜剑的表层硬度。因此学者们推测,这些剑铸成后,可能进行过特殊的表面处理,使器表生成一个复盖层,异常坚硬而不锈蚀,既显著提高性能,又起到防腐蚀的作用。有学者对一些铜剑的检测分析揭示,其表层组织中含铬,是三价铬化物Cr2O3,因此他们认为剑的表面经过了铬化处理。又有学者对另一些铜剑的检测分析揭示,其表面是一层土漆和二氧化硅所形成的高聚物涂层,即生漆漆膜。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刚开了一个头,要彻底揭开战国铜剑表层组织之谜,还有待于更全面,深入的检测和分析。

见若狐甲而利钝识

《淮南子.氾论训》记:薛烛庸子,见若狐甲于剑而利钝识矣。

意思是说,齐国薛邑有一位烛庸子,只要见到剑身上指甲盖那么在原一块,就能够鉴别出这把剑是利还是钝。看来,烛庸子精于相剑,并因此而闻名。

所谓相剑,即通过观察器身外表(包括器形、文理、颜色、光泽、铭文、装饰等),来鉴别剑器的优劣和名剑的真伪。战国社会上专门有一类术士以此为务,被称为“相剑者”。《吕氏春秋.疑似》称:“使人大迷惑者,患剑似吴干者。”可见,即使是相剑术士,对于一般铜剑之貌似名剑也很头痛,要予以鉴别,就必须精通铸剑之术,能够识别优劣。故相剑术又以铸剑术为基础。《吕氏春秋.别类》记:“相剑者曰: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这句话大概出自相剑术士的相剑经,它就是以铸剑术为依据,结合铜剑的形貌特征和流传使用情况等,即今之所谓掌故,这样才能够最终鉴别名剑的真伪。《吴越春秋》记有薛烛为越王允常相剑的故事,他事先并不知情,仅凭观察,判明了各剑的名称、优劣,并历数其特征、来历和流传始末。这虽是后人编造的传说,但大致反映了相剑的情形。
《韩非子.说林上》也记有一则与相剑有关的故事:

曾从子是一位善相剑之人,客游卫国。卫君怨吴王,曾从子就说:吴王好剑,我是相剑者,请大王让我去为吴王相剑,乘机将他刺死。卫君却说:“你这样做并非缘于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富强,卫国贫弱,你如果真去了,恐怕反会为吴王用之于我。于是就将曾从子逐走了。

这个故事来看,春秋晚期似已有相剑术。尽管《说林》中的故事都是为游说而编集的事例,有些来源于传说,有些是韩非自己杜撰的,不一定真有其事;但说相剑术大约初起于春秋晚期,却完全有可能,因为古代铜剑正是在这个时期趋于成熟兴盛,并在战争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剑之所以能够流行而形成为了一门方术,与贵族中盛行的带剑、好剑之风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社会上有这么一个显赫阶层,不仅盛行佩剑,而且喜好精良华美的宝剑,于是就出现 了一些以相剑为务的术士,他们出入豪门,专为权贵鉴别刀剑。曾从子、薛烛之流,可谓典型。



第三章 中国名剑谱
中国古代名剑谱


(0)轩辕剑 黄帝所铸 首山之铜 天文古字 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1)腾空 颛顼所有 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禹剑 夏禹所铸 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 藏之会稽山
(3)启剑 夏王启铸 铜 三尺九寸 後藏之秦望山
(4)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 铜 三尺二寸 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5)夹剑 夏王孔甲铸 牛首山之铁 铭曰夹 四尺一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剑铭曰夹
(6)定光 殷太甲铸 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二尺 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7)照胆 殷武丁铸 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三尺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8)含光 殷代 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承景脊练
(9)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 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 五尺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0)昆吾剑 周穆王时西戎献 链钢 长欠有咫 用之切玉如泥
(11)骏 周简王铸 铭曰骏大篆书 三尺 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12)干将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 铁 吴越春秋载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莫邪
(13)越五剑 越欧冶子造 铜锡 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ぬ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14)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 采金 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5)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 铁英 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6)太阿工布铁剑三枚太阿工布诫 秦昭王铸 铭曰诫大篆书 三尺 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7)定秦 秦始王铸 采北祗铜 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 三尺六寸  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8)神剑 汉太公所得 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19)赤霄 汉高帝所得 铁 铭曰赤霄大篆书 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0)神龟 汉文帝铸 三尺六寸 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 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1)八服 汉武帝铸 铭曰八服小篆书 三尺六寸 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2)茂陵剑 汉昭帝所得 上铭直千金寿万岁 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23)毛 汉宣帝铸 二剑铭皆小篆书 三尺 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24)衍 汉平帝所得 上有帝名大篆书 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5)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 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 三尺六寸 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26)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 铭曰更国小篆书
(27)秀霸 汉光武所得 铭曰秀霸小篆书 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28)玉具剑 光武以赐冯异 七尺 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
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29)龙彩 汉明帝铸 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0)金剑 汉章帝铸 金质 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1)安汉 汉顺帝铸 铭曰安汉小篆书 三尺四寸 永建元年铸
(32)中兴 汉灵帝铸 文曰中兴小篆书 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後一剑无故自失
(33)孟德 曹操所得 上有金字铭曰孟德 三尺六寸 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4)思召 袁绍所得 上铭曰思召 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
解思召为绍字
(35)蜀八剑 蜀昭烈帝铸 采金牛山铁 三尺六寸 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36)镇山剑 蜀後帝禅造 一丈二尺 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37)倚天 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青虹 魏武帝铸魏
(38)三剑 魏太子丕造 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39)文士剑 杨修献魏文帝 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40)吴六剑 吴大帝所有 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1)大吴 吴大帝孙权铸 采武昌铜铁 文曰大吴小篆书 各三尺九寸 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42)流光 吴王孙高铸 文曰流光小篆书 建兴二年铸
(43)皇帝吴王 吴主孙皓铸 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 建衡元年铸)
(44)步光 晋怀帝铸 铭曰步光小篆书 五尺 永嘉元年铸
(45)五方单符 晋穆帝铸 铭曰五方单符
(46)隶书 以永和五年於房山造剑五口神剑 晋孝帝铸 铭曰神剑隶书 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47)定国 宋武帝铸 铭曰定国小篆书 永初元年铸此剑後入于梁
(48)永昌 宋废帝昱造 铭曰永昌篆书 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49)梁神剑 陶弘景造 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 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书 长短各依剑术
法 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镇山 北魏道武帝造 隶书 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此二剑 )
(50)沉水龙雀 夏赫连氐造 铭曰大夏龙雀 魏志赫连百链为剑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
(51)太常 北魏明元帝造 铭背曰太常
(52)四尺千金剑 唐晋公王铎所有 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李龟寿
(53)火精剑 唐德宗所有 杜阳杂绵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54)酉蕃宝剑 宋 宋监载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55)古铜剑 宋苏轼所得 东坡集载郭祥正遗古铜剑东坡谢以诗云一双铜剑秋水色两首新诗争剑
(56)楚铜剑 宋郑文所得 方舆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57)安定剑 明初安定王所贡 咸宾集载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贯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为四部岁入贯为常

第四章 刀剑的佩戴(一)

首先介绍一下中国剑的结构、制式
中国古代的剑,依长短不同而分为巨剑、长剑、短剑和小剑。今天的剑,主要是长剑,超短型袖珍式短剑只存在于个别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主要用以防身。当代剑的规格,一般为:反手垂臂持剑,剑尖在入耳的上沿以上;重量由0.5千克至1千克不等。竞赛规定用剑,成年男子剑重量不得轻于0.6千克,成年女子剑不得轻于0.5千克。剑的结构主要含以下部分:
    1.剑身:包括剑尖、剑刃、剑脊、剑面。
    2.剑把:包括剑格、剑柄、剑首。
    3.剑尖:即剑身最前端的尖锐部分。
    4.剑脊:即剑身长轴隆起部分。
    5.剑刃:即剑身两侧锋利部分。
    6.剑面:指剑脊两侧的平面。
    7.剑柄:指剑把上的握柄。
    8.剑首:即剑柄后端的突出部分。
    9.护手:又称剑格,指剑柄与剑身间相隔的突出部分。
    10.剑穗:又称剑袍,是系在剑首的穗子。
    11.剑鞘:即用来盛装宝剑的囊鞘

以下内容,出处不详,所以图片未能匹配上。请读者原谅。
中国古代佩剑佩刀与佩带方法

作者刘永华   天海松风录入

在中国古代名目繁多的各类兵器中,刀剑的历史最为悠久,1961年从河北青龙等地商墓中出土的通鉴,经考证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而从甘肃马家窑和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时间更为遥远,离现在差不多有五千年之久,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早期的刀剑由于器身尺寸都很短小(长度都在20至40厘米之间),一般只能随身携带作自卫护体之用,或有时当作日常生活用具和修理工具(主要是刀)。周代以降,剑的发展非常迅速,秦汉时期剑身的长度大多都已有一米左右,而在铸造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更是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这时候的剑已成为除戈、戟等长兵器以外的主要兵器。但是刀却在此时不受重视,因为在这段时期的出土文物中,刀极为罕见,直至西汉初铁制环首刀的发明才改变了这一现象。环首刀无论在器质和长度方面都能与青铜剑相媲美或者超越它。魏晋以后,刀大肆流行起来,虽然直至清代,剑作为一种常用兵器依然存在,但它的普及面已远远低于刀(而且此处所指还不包括那些属于长柄兵器的大刀,仅是指佩刀而言)。
区别刀和剑,最基本的特征是看双刃还是单刃,一般刀都是单刃,而剑是双刃,但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例外。如从外形上看,商代的刀刀身微弯,刀尖起翘,剑身都比较直。两汉、魏晋南北时期的刀剑,器身全都是直的,入鞘后很难区分出来。隋唐以后,刀剑又逐渐恢复了商代的特点,直到现代没有再发生过新的变化。
刀剑在古代为什么使用时间既长而又普遍,不仅因为它是携带方便的武器,更因为它是封建官僚、士大夫社会地位、身份的象征,《正以》上说:“春秋官吏各得带剑。”《晋书.舆服制》上载:“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说文》上也记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此处的有事,应指的是战事)。而且所配之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古代计量单位,约合六两),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考工记》)刀剑不仅在长度、重量方面有等级之分,而且在制造、加工和装饰等方面的选材用料,工艺精细程度上差距也很大,很多出土的铜、铁刀剑通身上下精雕细琢,镶金嵌玉,使一件杀人凶器成为绮丽华美、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宝,这都是为了炫耀使用者的显赫身份。
佩剑配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很多不同的式样,这些式样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的特征。同一地区的不同式样,往往还会形成一个系统。同时,不同式样的刀剑,因为器物本身的特点和不同民族和服饰习惯与爱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佩带方法。如果对照和比较这些佩带发和各个系统地刀剑中典型式样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可以发现很多相互影响、互相渗透的地方。有些佩带法与式样还流传到国外,为其它国家的民族所接受、运用,与此听时,也引进吸收了欧亚等地这方面的先进方法与式样,这种内外交流,在各个历史时期内一直持续不断。

第五章 刀剑的佩戴(二)

一、 西周至西汉前期剑的类型

先秦时期,我国的兵器一般都用青铜铸造,虽然根据出土的实物表明在殷商晚期还有少量的玉和镶玉兵器,但这些兵器毫无使用痕迹,铜与玉衔接部极易脱落的现象上分析,很可能都是些仪仗用礼器,而不是真正作战用的武器,实战用的都是铜兵器,特别是剑。数量庞大的出土实物证实,用青铜铸剑的历史一直要延续到西汉前期,虽然铁器在西周晚期就已经问世了,但是从秦始皇兵马俑坑和西汉前期墓葬中出土的绝大部分仍然是青铜剑,可以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青铜剑一统天下。根据全国各地出土的实物,归纳分析其长度、外形特点、装饰图案、花纹特征,基本上可分为如下几个系统。
中原系统
我国历史上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习惯上称为中原,其范围大指包括希奇的河南、山东和山西、陕西等地区,古时候是汉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上述这些地区内出土的大量青铜剑,都有着不同于殷商时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流行的特征,学术界把这类剑定为中原古剑。中原古剑始于西周,原始形状为直身、扁茎、尖锋,茎与身之间无剑格,剑柄需要另外安装。春秋战国时期,这类剑开始发生变化,各部分结构日趋合理而完美,逐渐形成圆首圆茎、茎上有时有箍(箍是为了便于在柄上缠裹丝绳,握持更舒适有利),茎与身之间有剑格、剑身直而中间起脊、剑身的断面为扁三角形、剑锋圆尖的标准是扬(对于剑的各部分名称,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图中所注都是常用的名称)。这类剑的另一种式样则保持了西周时扁茎无格的特征,剑身前部有的还略微收细,剑脊有时出现二条或三条,剑身断面为扁平型或菱形,与这类剑一起往往还同时出土很多雕琢精美的玉制品,经研究和复原,全都是剑身和剑鞘上的装饰,这类用玉制部件作装饰的剑称为玉具剑,在汉代十分兴盛。玉具剑大部分仍是青铜剑,少数是铁剑或铜柄铁剑。
中原系统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北方系统和东南地区剑型的影响。定型以后,又反过来影响了西南和上述地区的剑的式样变化。
北方系统
北方系统的青铜剑分布地区相当广泛,在今南起河北,北至吉林,东起辽东半岛,西至内蒙古和山西北部等地区都有属于这一类型的出土实物。这一系统的剑内部变化比较多,按照外型特征的差异比较显著之外,基本可以分成三大类型,每一大型之内又可分为几种或几个支型。
1型:曲柄剑。剑身平直,中脊起棱,曲柄,柄上多数饰几何纹,柄首作羊、马等兽首型,兽首下部一般都有环,柄与剑身之间有时一侧,有时两侧都有凸出的小尖齿,以此作为剑格。这一型剑的实物很少,根据同时出土的其它青铜器的纹饰、器型推测,其年代可以早到商代晚期,这种剑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剑,从以马、羊等动物头作装饰的特点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是西北草原游牧民族的物品。
2型:柳叶剑。以其剑身形如柳叶而得名,剑刃平直,中脊起棱,剑身断面呈扁长菱形,与曲柄剑相同,剑身、首、茎都是一次铸成。按剑首、茎的特征,柳叶剑又可分为两种支型。
A型:剑身和茎之间有两个尖角外撇的小齿,小齿连两侧剑刃处都有缺口,剑茎扁平,有的中间有沟槽,茎首作鸟兽头、蘑菇、梳齿、三蛇纠结等形,茎上饰锯齿、圆点方格、动物、兽面、夔龙等花纹。茎上花纹以前两种为最多,后两种只出现在极少的剑上。
B型:剑身和茎之间有较明显的向两侧凸出的剑格,格呈长方、椭圆、半月、鸟兽首等形,茎首作椭圆、双环、兽面等形。
柳叶剑中A型大都出土于内蒙古宁城,北京昌平、房山一带,年代在西周成康时期至春秋早期。B型于四十年代曾经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收集到大批实物,以后在林格尔、河北怀来、北京琉璃河等地都有发现,经考证为西周早期至战国时期的遗物。柳叶剑与中原古剑的早期形制有很多相似之处,有的剑茎上的兽面纹和夔龙纹完全是中原青铜文化的典型纹饰,因此这类剑是受中原古剑的影响而形成还是流传到中原地区的,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型:曲刃剑。这类剑剑身较宽,剑刃弧曲,茎与身之间没有剑哥,根据外形也可分为两种:一种近似柳叶剑,茎与身连为一体,一次铸成;另一种无剑茎,剑脊前长出一段用于安装木柄,木柄的柄首(即茎首)很宽大,与柄成T字型,柄首顶部挖有凹槽,凹槽内嵌有用石料、赤铁矿、磁铁矿、青铜等材料磨制铸造的,或用泥捏烧制的剑柄段加重器,又称“枕状物”或“枕状器”。这两种剑的剑身都有些像拉长的葫芦,有的在剑身中部向两侧突起尖角,有的全部是曲线。曲刃剑出土在今天的东北地区,年代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少数可能要上溯到西周晚期。
北方系统的青铜剑,无论年代早晚,器型尺寸都比较短笑,剑身加剑茎一般在35厘米左右,短的只有25厘米,最长的也没有超过40厘米,在长度上远远落后于其它系统的剑。
巴蜀系统
今天的四川盆地,春秋战国之际存在着巴、蜀两个奴隶制王国,其区域在今北起昭化、南至宜宾、西抵芦山、东达巫山,包括成都平原、秦岭以南、大巴山以东、大娄山以北和康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流行于这一区域内的青铜剑即称为巴蜀剑。
巴蜀剑都是扁茎无格,茎上一般有一至二个穿孔,便于安装木柄时钉钉之用。柄以两块木片夹在剑茎外,用小钉钉合后,外面缠以细绳并髹漆加固。剑身分为两种,一种较宽,中脊成圆柱形隆起,脊侧有的有较宽的血槽,剑身上大都铸有虎皮、半圆形、三瓣花等花纹和手心、花蒂、人头、虎、鸟等符号。另一种较窄、厚,表面无花纹、符号,也没有剑脊和血槽,这种剑有的是双剑,出土时两把插在同一个剑鞘内。
巴蜀剑的剑柄都很长,有的剑出土时残存的剑柄就达16.5厘米,据考证最长的可达剑身长的二分之一,根据《汉书》等史籍的记载,这种长柄剑不仅可以手握刺击,必要时还可以像梭镖那样掷击。
巴蜀剑的器型与中原古剑的早期形态十分接近,如果仅以出土实物的断代年限为依据,可以作出是从中原流传过去的结论,但这是关系到文化渊源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仅凭一、二条依据作出判断有失严谨,因此如何定论还需进一步全面论证。
西南夷系统
“西南夷”其名,取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战国至西汉中期,在今云南滇池地区(主要指晋宁、昆明、昆阳、海口、富民、大营、澄江、万海、曲靖等一带)和洱海地区(澜沧江、金沙江流域)是西南少数民族夜郎、且兰、滇、隽、昆明、邛都等民族的聚居地,在这两个地区,包括临近的四川西昌,凉山彝族、甘孜和阿坝藏族三个自治州以及贵州边缘地区内,曾出土了大批制作精美、花纹图案繁复的青铜剑,这些青铜剑造型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地区民族文化特点。
西南夷剑如果根据外型特征可以分出很多支型,为了便于阐述,将小的次要的特征加以概括、摒弃,取其差异最显著的特征可分为三大类:1型,没有剑格;2型,一字型剑格;3型,在剑身与剑茎之间有三叉型脊棱。这三个支型的剑,剑茎与剑身都是一体铸成的,茎大部分为圆柱形,少数是扁茎,剑茎的造型千变万化,有的直接用动物和人的形象组成,在剑茎和剑身上一般都镌有虎、豹、猴、蛇、蛙、花草、人兽相搏等典型的滇池地区青铜文化图案花纹。
西南夷剑中,除了青铜剑之外,还有数量颇多的铜柄铁剑,铜柄铁剑的尺寸一般要比铜剑长,剑首羽中原古剑很接近,在铜剑茎与铁剑身之间还有一段铜剑身,这段铜剑身有的做成尖齿状剑格,有的在两侧铸有乳钉和小圈,表面铸有花纹,其作用很可能是为了加固铁剑身与铜剑柄的衔接,所以长度有时超过了剑茎。
西南夷剑的部分式样,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受到中原剑、特别是南方的吴越楚铜剑的影响。
吴、越、楚铜剑
五、越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制剑诸侯国,史籍记载两国曾大量生产过“扁诸之剑”和“步光之剑”,这两种剑都因精良绝伦而闻名于世。越灭吴后,又为楚所灭,但是其铸剑的技术代代相传,影响十分广大。七十年代在浙江长兴、雉城、李家巷、吴山一带曾出土了一大批吴越楚铜剑,这批铜剑大部分都保存完好,有的虽然在地下埋藏了二千余年,但依然光泽如新锋利无比,完全如史籍中所说的“锋锐锷利,以刺刺入,以击则断”。
吴、越、楚铜剑按其外型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1型:在剑身、剑茎和剑格上都铸有花纹,剑格成方形或双耳形,有的接近于中原剑格,剑身有两种,一种从上至下直线收细,一种中部较宽,上部略窄。剑身中间有的起脊,有的脊变成了方棱,这一型剑与西南夷剑有很多相似之处。
2型:外型与中原剑完全相同,但剑格装饰比较华丽,剑脊的两侧有血槽,或者是双脊。
3型:具有西南夷剑的一字型剑格,这类剑外表朴素无任何装饰。
春秋至西汉,吴越楚地区一直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与外界的交流也很频繁,这可以从吴越楚三种支型剑,分别与中原和西南夷剑存在很多相同与相似之处的现象上反映出来。与之相比较,北方系统的剑器形就显得比较独立,缺少变化,或许这正是缺乏与中原和南方的经常性交流而形成的后果。

第六章 刀剑的佩戴(三)

二、西汉晚期以后剑的变异

中国古代剑的黄金时代,是在西汉中期前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内,西汉后期,特别是魏晋以后,剑突然迅速地少下去,虽然作为传统兵器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其普及程度远不如后来居上的环首刀。探寻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铁器,特别是铁制铠甲的大量使用,应当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剑的优点在于击刺,皮甲虽有一定的硬度,但毕竟是以纤维组织的皮革制成,在尖利物的猛力刺击下就会洞穿,因此剑对于皮甲正好是发挥了长处。而铁坚硬且有韧性,铁甲恰恰在防御击刺的能力方面远胜于皮甲,剑如遇铁甲,其弱点就暴露无疑了,所以人们很快地弃剑而改为用刀,刀可以奋力砍劈,铁甲有时在猛烈砸击下,也会碎裂。文物发掘的统计证实,东汉以后的历朝墓葬中,基本没有发现剑的实物。我们要了解后期佩剑的面貌,只能从古籍插图、雕刻和绘画作品中得到一些。所幸故宫博物院收集了很多清代帝王的御用兵器,其中有一些是剑,以此对照前朝的图像资料,可以比较确切地了解后期剑的变化和发展情况。
北宋前后的铁剑
在魏晋至唐代的各类绘画(如庙宇壁画、墓室彩绘等)和雕刻作品中,有关剑的比较清晰的图像一直难以发现,少数类似剑的形象由于描绘不完全,既可解释为剑,亦可解释为刀或鞭、锏等其它短兵器,因此不能作为剑的实证材料。1950年江苏江宁发掘的拄剑武士像,提供了五代时期剑的形象,这一形象与同时期敦煌壁画中出现的剑外表基本吻合。我们不难发现,这时候的剑,剑身已呈直尺状,上下宽窄一致,剑身中间仍是突起的剑脊,身与茎之间有较宽大的剑格,这是后期剑的主要特征。
比较全面、准确地描绘出后期剑的形象的是北宋官修的《武经总要》一书的附图,这部古籍插图绘制和雕版都很精致,应该相信在很大程度上画出了北宋初期剑的真实面貌,图中的两把剑,剑身与五代时期相比较显得短而厚重、剑锋方而钝,剑脊处有的开有血槽,剑格上铸有花纹,某些部位还镶嵌宝石,剑首扁平成卷云纹,中间有穿孔,能够系挂丝绦、绸带等装饰物品。
元明时期的剑基本上保持了五代以来的形制,敦煌第三窟元代壁画与大同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上的一些剑,外形上都大同小异。从上面这些雕刻、绘画中的剑的形象可以归纳出后期剑的发展趋势,是向直身、细长、轻巧的方向发展,虽然宋代的剑是个例外,显得短而重,但在其它方面还是一致的,这一发展趋势与西汉后期的铁剑保持了连续性。
清代的宝剑
清代剑的传世实物保存较多,其中属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帝王御用剑最为珍贵,代表了清代剑的最高等级,如乾隆御用“地字二号剸犀剑”,剑身用宿铁锻造,剑格剑首用黄金制成,上面镶嵌了红宝石和珍珠,剑柄木质,上面缠有黄丝带,在剑刃近格处,还用金、银、铜丝镶出龙、凤、云、水等图案和剑的名称。剑鞘以木质为底,外蒙鲨鱼皮、金桃皮加以包装,剑镖和附耳(见刀的佩带方法部分)都是金制,装饰华贵无比,制造也十分精良,虽至今历时近200年,一经拔出剑锋仍锐利森森,寒气袭人。从外型上看,这把剑与宝宁寺水陆画、敦煌壁画上的那些剑几乎是一致的,由此也证实了五代以来艺术作品中所提供的剑的形象基本是准确的。
后期的剑从两宋开始已只有将帅才能佩带,士兵中一般不再装备。元代以后更是逐渐成为皇室显贵的玩物,因此它在装饰上总是极尽奢侈。清代时连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提到剑习惯上都要加一宝字,这一时期的剑已失去了兵器的性质,往往只有在阅兵庆典等重要的场合,才当作仪仗、权威的物品而使用一下,平时则用来习武练身、装饰摆设。当然,在某些特殊场合它仍然是防范非常的武器。

第七章 刀剑的佩戴(四)

三、早期剑的佩带方法

西汉之前青铜剑的佩带方法,根据实物资料和出土时遗存的痕迹,可以归纳为三种:
(1)单耳(环)悬挂法
这是一种很古老的佩带方法,比较适合于尺寸较短小的剑。以西周早期的曲柄青铜短剑为例,多数在出土时都没有剑鞘或腐烂的剑鞘(如木质、皮革剑鞘)的痕迹,而大部分剑首上几乎都有一个圆环,这个圆环很可能是用来穿绳带,使剑能系吊在腰带上。这种佩带法可以在西汉的一件持刀俑上得到一些证实,这件俑的腰部很清楚地塑造了一把悬挂着的小刀,说明西汉时期仍在使用这种方法。
西周后期开始配剑鞘,甘肃灵台和四川成都曾分别出土一柄有铜鞘的剑,这两把剑鞘一件左右各有一环,另一件为双耳,这些耳和环用于系挂应是无可置疑的,如果做一试验可以发现,当绳带系住一环或一耳时,佩剑正好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拔剑时就很顺手,而两侧有环或耳可能是便于左右都能佩带。
北方系统的曲刃剑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沈阳郑家洼子两座战国墓中出土了很多曲刃短剑,内有一柄剑的木鞘虽已腐烂,但在剑身上,特别是铜质剑镖(剑鞘底部的装饰)内留有清除的残痕,剑身旁还有七个大小不等相互套连的铜环,第一环上残存有麻绳痕迹,靠近痕迹还有一颗绿松石佩珠,经研究复原,确定是剑鞘上的佩挂装置。
采用悬挂法佩剑,如把绳带直接系结在腰带上,经常要取下挂上一定会觉得十分麻烦,如不系住的话,一遇剧烈运动剑又会掉下来。要解决这个难题,在绳带的一头穿上一颗大珠子是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好办法。佩剑时只要把珠子塞入腰带内,剑就不会脱落,卸剑时轻轻用力一扯,很容易就取了下来。这种方法在今天的戏曲道具中仍在使用,而几千年以前,我们聪明的祖先已经把它给发明出来了。
曲刃剑在使用悬挂法时,还要增加剑柄的重量,这是因为曲刃剑的剑身比西周的要长一些,入鞘后连同剑柄约有50厘米左右,如果仅用一个支点悬挂,必然会因剑身下段分量较重而使剑垂直于腰间,妨碍人的行动。为了使剑能横向保持45度倾斜,只有加重剑柄的重量,这可能就是曲刃剑为什么要装剑柄端加重器的原因。剑柄加重后,不仅便于佩挂,而且还增加了挥剑时产生的冲力,提高了剑的击刺穿透力度。
(2)璏式佩剑法
璏,《说文》上注:“剑鼻玉也”。(《说文.玉部》)那么,又何为鼻呢?“钮谓之鼻”。(《广雅.释器》)“钮,系也”(高诱注)联系起来理解,就是用于系佩剑的鼻钮。这种剑鼻钮曾与很多春秋至秦汉时期的铜铁剑同时出土,开始人们并不了解它,许多专家对它的名称和用途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七八十年代,山西、湖南等地出土的几件青铜铸像上,出现了一些比较清楚的用璏佩剑的形象,秦始皇陵1号2号铜车马出土后,真相终于彻底大白,两辆铜车的驭手身上都配有剑,其腰带穿过剑鞘上的璏系与腰间的每一细节都表现得清清楚楚。而且铜俑剑上的璏的形状和近旁兵马俑坑出土的铜璏造型也完全一致,由此不仅证实了璏在剑鞘上的位置,璏式佩剑的方法,还证实了西汉时期很多雕璏精美的玉制剑器也是璏,这些玉璏一般都用于玉具剑的剑鞘外。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剑,剑身都比较长,佩于腰间时必须要束紧,否则必然会左右晃动,磕磕碰碰,妨碍人的行动,用璏式佩剑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璏式佩剑时可以直接用腰带,也可以用另一条比腰带更细的布带系佩,这在徐州狮子山出土的兵俑上也表现得很清楚。为何要用另一条腰带系剑,可能也有另一层原因。《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荆轲刺秦王时,秦王情急之中几次拔不出腰间佩的长剑,原因一是剑太长,二是剑佩得太高,抽剑时剑锋还未出鞘手臂已抬到极限,后来侍臣叫“王负剑”(负剑就是把剑柄朝下,剑身推至背后),秦始皇才把剑拔出来。由此可见,佩剑时剑柄的位置最好低一些,璏一般都装在剑鞘的中部偏上位置,剑一长剑柄位置就要升高,如用另一条剑带使剑垂下来一些,既不碍束衣,又有利拔剑,岂不是两全其美。而秦始皇危急时无意中所创的负剑,西汉时也成为一种剑的佩法,的武士像,腰间佩剑的剑柄朝下,就是采用的这种佩法。璏式佩剑法开始主要流行于中原一带,后来传入西南和北方草原,随着匈奴骑士的行踪,传播到了欧亚广大地区,在俄罗斯南部、黑海和印度等地出土的文物上,都可以见到用璏佩剑的图像。
(3)剑带挂肩佩剑法
用剑带佩剑的方法在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云南普宁石寨山一作战国墓中曾发现,在一人体骨架的头至腰间,斜置了二十六枚圆形玛瑙片,最下一片正好与铜柄铁剑的茎首相连。根据种种遗迹推断,这些玛瑙片原来是钉缀在剑带上的饰品,这柄剑是用剑带挂肩佩带的。用剑带佩剑的形象在1993年于云南江川最新出土的一尊西汉鼓座铜俑,和唐代的《南诏图卷》上表现得最清楚,其余在一些青铜贮贝器器盖上的人物雕像上也有反映。贮贝器和铜俑都出土于云南,《南诏图卷》也画的是云南南诏国的故事,因此很可能这种佩剑法最早流行于云南地区。南方气候温暖,衣着单薄,采用剑带佩剑使携带物能松散舒适地挂在身上,比较符合热带地区的生活习惯。
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很崇尚装饰美,生活中各类用品装饰都非常考究。因此西南夷剑不仅本身雕镂花纹,剑鞘也都十分华美,晋宁和李家山都曾发现过数量不少的金制残剑鞘和剑鞘上的饰品,其精美程度令人惊叹。既然剑鞘如此珍贵,在剑带上有相应的贵重装饰品,也就显得完全合理了。
剑带佩剑法在中原地区也曾使用过,河南洛阳出土一柄刻有“繁阳之金”铭文的青铜剑,铜剑配有象牙制成的剑鞘,在剑与剑鞘的近旁也发现有于晋宁玛瑙片相近的圆形玉石片,据考证也是剑带上的饰品,这一发现证明中原地区也有使用剑带佩剑的。剑带挂肩佩带法一直到今天在阿昌、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依然流行着。

第八章 刀剑的佩戴(五)

四、刀的类型及变化

本文在开始时已提到,刀自从新石器晚期发明以后,中间曾有约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当它重新问世时,却以先进的铁器和全新的造型迅速取代了剑,成为东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最普及的兵器。因此刀的历史分界线比较清楚,前期一般都是青铜小刀,式样变化不很明显。后期全部都是铁长刀,在几个主要的历史朝代出现过一些不同的样式,而在两个时期之间,基本不存在过渡类型。
前期——商刀与吴钩
河南等地的殷墟遗址和商代墓葬中出土过数量颇多的青铜小刀,这些小刀的尺寸与早期的剑相差无几,若以现代的标准,这些刀都只能称为匕首,但匕字在古代既有食勺、匙之解,又有短剑之逝,为了不至于混淆,所以仍以刀称之而更为明确。
商代的刀根据外形特征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商文化系统,其典型的形制是:刀身长条形,上部厚而有脊,是为刀背,有的刀背上还有齿状扉;下部为刃,刀刃分为凸凹两种;刀尖前冲且微向上翘;刀柄如同扁茎剑一样,由刀背部向后延伸出一段柄舌,便于安装木或玉制刀柄;刀身上有时还铸有目雷、饕餮等商文化的代表纹饰。代表性的实物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另一个是北方草原文化系统,这个系统的典型形制为曲柄,柄首以动物头做装饰,兽首下也有小环,柄身刻有几何纹;刀身单刃,背部亦有脊;但刀尖不像中原系统向上翘起得很明显,刀身也比中原系统的要窄,身与柄一次铸成,其外形与曲柄剑很相近,有理由说它实际上是曲柄剑的前身,与中原系统一样,也分凸凹刃两种,代表性实物出土于山西绥德、河北青龙等地。商代的这种尺寸短小的刀和剑一样,有时在兵器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之间的界限不很明显,这种现象直至近代可以说仍旧存在。
吴钩是一种刀形兵器,因产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故名“吴钩”。《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上载:“阖闾即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善为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这种兵器早年仅见于文字记载,1975年从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两柄实物后,才了解了它的真面目。
钩的形制像弯刀,但钩身两侧都有刃,前后略有些宽窄,平头无锋,钩柄做椭圆形。吴钩是我国刀剑发展史上的一个例外,它的形制与后期的曲刃弯刀极为相似,过去一般都认为弯刀是在唐代由胡人从欧亚其他国家传入的,比西安南郊杨思勖墓出土的一座汉白玉雕武士俑,身上佩的和手里捧的刀身很弯,有的解释为胡刀,而其弯曲程度实际上与钩很相近,因此是否可以认为弯刀是由钩变化而来的,当然这一看法还缺少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后期——环首刀、唐样大刀与弯刀
环首刀兴起于西汉,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环首刀是从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约公元前一百多年,属西汉初期。这把刀保存完好,刀身与刀柄同等宽窄,刀尖由刀背向后呈半圆形斜收,环首包缠金片,外带刀鞘。东汉时期出土实物十分丰富,形制与刘胜墓的全部相同,只有少数的刀引进了剑的剑格,环首的造型也微有变化,有的刀身上沿着刀背开有血槽,其余部分则一直没有改变过,直到隋唐时期环首刀仍然保持了最初的形制。环首刀是一种优质钢刀,很多刀身上都刻有“百练(炼)清(精)刚(钢)”,“□□(□*炼)大刀”等字样,这种经反复叠压锻打而成的钢刀,硬而有韧度,很适宜于猛力劈砍而不致折断,这在铁铠大量使用,骑兵日益发展的时期,无疑是最优良的近距离格斗兵器。
继环首刀之后新出现的一种更为优良的佩刀是唐样大刀,“唐样大刀”是日本正仓院所收集的一批八世纪前后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佩刀起的名称。如按照《唐六典.武库令》的记载应称为横刀。这种刀与环首刀的不同之处在于,身于柄之间有了不同于剑格的刀格,刀柄很长,柄端也不再有环,而刀身仍与环首刀相同。唐样大刀有的装饰很考究,如正仓院的藏品金、银、钿装唐大刀,刀柄和刀鞘上都镶满了珍贵的宝石,这类刀与刘胜墓的刀一样,可能是身份显赫者的常用佩饰,而那些实战用兵器装饰都比较朴素。
弯刀始于东晋,刀身设计继承了商代小刀弯身凸刃的特征,刀头平斜无锋,江苏镇江曾出土一长一短两柄这种铁刀,长的刀身后部有伸出的柄舌,便于安装刀柄。短的在柄与身之间有卷云状刀格,柄中空,似能安装长木柄做长兵器用,但从外形看,如不安装长柄也能做短刀用。唐代的弯刀刀头部分比东晋的有所加宽。明代的变化更加多样,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李自成起义军的铁刀和戚继光的佩刀,前一柄形制与东晋的出土实物(短者)十分近似(但刀身和刀头比北宋的又进一步加宽,这种刀身较宽的弯刀又称为砍刀)。后一柄的形制则综合了唐样大刀长柄狭刃与弯刀刀身微弯的特征,沿刀背处开有两道血槽,这把刀锋利异常,用双手握持挥砍杀伤力极大,清代的短刀据《清会典图.武备》上的记录有七种,其中云梯刀、突刀、滚被双刀等三种属于佩式弯刀,这三种刀的外形与戚继光刀应是同一类型。清代中后期的弯刀还吸取了西方国家的一些特点,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御用“天字第七号宿铁刀”就是一例,刀柄具有典型的古印度样式。
弯刀是封建社会末期最为普及的格斗短兵器,其中的狭刃弯刀(又可称“腰刀”或现代的叫法“指挥刀”),不仅是武器,还是各国军队的军官和仪仗队举行庆典时必不可少的佩饰,直到现在作为礼器还在继续使用。

第九章 刀剑的佩戴(六)

五、刀的佩带方法

刀的佩带方法不如剑那样丰富多彩,前期的青铜刀,在有的出土实物中至今没有发现刀鞘,因此若要用早期的青铜剑的悬挂佩带法,只有草原文化系统的刀适合,而中原文化系统的好像不具备这种佩带法的条件,但是作为经常要用的工具和防身武器,不随身携带是不合理的,所以根据推测只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供参考,即把刀插在束衣的腰带上。《岭外代答》卷六“蛮刀”条上说:“猺刀黎刀,带之于腰,峒刀蛮刀,佩之于肩。”说明古代的少数民族早就有将刀插在腰带上的佩法,但商代前后的人们是否已经开始这样做,还举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这一问题还是暂做假设,等待将来有新的发现后再做探讨吧。
后期刀的佩带方法共有两种:一种是带扣佩带法,另一种是双附耳悬挂法。
(1)带扣佩带法
带扣在魏晋之前的中原地区主要是马具上的用品,还没有开始大量运用到服饰上,用带扣佩刀更是一个鲜见的例子,可能使用的年代不会长,而也不会广,但在实践上却要早于服饰。发现用带扣佩刀,是从满城刘胜墓出土的环首刀上,这把刀的刀鞘完好无损,刀鞘用两片木片挖槽弥合后,在用麻丝缠裹髹漆加固而成,在刀鞘的中部偏上位置安装了一个带扣,这个部位在其他出土的剑鞘上都是安装玉或铜璏的,而这把刀鞘上却突然出现一个带扣,虽然可以肯定是用于佩刀的,但如何佩法使人很费解。无独有偶,山东临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却提供了答案,这块画像石上有一佩刀武士,所佩的环首刀刀鞘上清楚地刻画出外形与刘胜刀很像的带扣,而腰带直向穿过带扣系于腰间的方法和刀佩于腰间的形象、位置也一目了然。
用带扣佩刀如同用璏佩剑一样,刀在腰带上移动很方便,画像石上的佩刀刀柄向后,抽刀时好像很不顺手,但如果把刀柄朝前也很便捷,只要左手握住刀鞘向前一转即可如意。带扣佩带法可能在汉代,最长不会超过西晋的这段时间内曾使用过,它可能作为璏式佩剑法(佩刀也可以用)的一种变异而出现,这种佩法与璏式佩剑法一样,是中原地区特有的方法。
(2)双附耳悬挂法
双附耳悬挂法是由古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的。所谓双附耳即刀鞘上装有两个有穿孔的鞘耳,佩带时,一长一短两根皮带一头系于鞘附耳的孔内,另一头系于腰带上。系于附耳的一头一般是固定住的,系于腰带的一头有的装带扣,有的也固定在腰带上(这种腰带是专用于佩刀的)。用这种方法佩刀,不仅能使刀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而且在人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时也能保持固定不变的位置,这是比较先进合理的佩带方法。据考证,古波斯出现这种方法是在五世纪前后,不久就传入了中国,现已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双附耳刀鞘,是南北朝后期北周的墓葬中发现的,时间约在公元560年前后,比之稍晚的隋张盛墓出土的白瓷武俑,和时间与北周较近的北齐娄叡墓壁画上,都可以见到这种双附耳刀鞘和佩带方法,而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样大刀更是典型的双附耳刀鞘。
双附耳佩刀法后来又从中国流传到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到后来已不仅成为刀,还成为剑和其它各种类似刀剑的兵器的唯一一种佩带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兵器之我为刀狂(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