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星人 发表于 2011-4-6 20:02:04

图书推荐 图说中世纪都市 目录

本帖最后由 呆呆星人 于 2011-4-6 20:03 编辑

目次

行前說明
1.市牆
 市牆 /市牆的組成 /市門 
 市門外側 /市門內側 
2.市民的家
 街坊的風景 /一般平民的住家 
 富有階層的住家 /下層人們的住居
3.教區教會
 教會 /教區教會的構造 
 教區教會的營運者 /教會的宗教活動
4.中央廣場
 中央廣場 /作為市集的中央廣場 
 作為刑場的中央廣場
5.市政廳
 市政廳 /市參事會 /都市的軍政 /都市的財政 
 都市的審判 /爭取自治權運動
6.大教堂
 大教堂的介紹 /大教堂的構造 
 大教堂的規劃 /大教堂的起造到完工 
 大教堂與其建築工匠
7.商館
 商館的主人翁 /商館中的日常業務 
 批發商人的交易物品 /行會
8.工匠街
 工匠街 /工匠街裡的居民 
 同業工會(工匠行會) /零售商人
9.大學
 大學的大小事 /大學的行會 
 大學的學系 /大學生 
 進入大學的步驟 /大學的起源
10.修道院
 修道院的介紹 /修道院的構造 
 修道會 /托缽修道會 
 修道士以及他們的生活 
11.城堡
 城堡的大小事 /城堡的構造 
 城堡的生活 /都市與城堡
旅行的意義-作者的話
參考文獻
名詞對照表

市牆

雷吉納出發,在順河而築的道路上步行大約一天的時間,就可以看到,在一望無際的麥田彼方,那被嚴密的牆體包圍住的馬庫斯堡,從遠處看去,宛若一座海市蜃樓。在牆體所包圍住的空間裡頭,有著狀似往天空直指而去的數座尖塔,那些是教堂的鐘樓或尖塔。而這些尖塔之中,有一座顯得分外挺拔突出,矗立於都市的中心,正是鼎鼎有名的馬庫斯堡大教堂。

在河川的對岸有著微微隆起的山丘,並且架了一座橋和都市直接通行,那是一條由石頭所砌成,雄偉氣派的橋樑;山丘上有一座古老的城,狀似俯視著這都市。這座城,過去是為了當做市民的避難場所而設的叫做「城堡(burg)」的要塞,如今只是遺跡而已;這是由著名的大主教古斯塔夫,為了抵禦維京人的掠奪所建造的,之後,大主教與他們的族人就世代定居於此了。

直直走去,有如城牆般的高聳牆體就橫在眼前。

包圍都市的牆體,叫做「市牆(stadtmauer)」。

這樣的市牆有兩種含意。一個是防禦的意義,當外敵來襲的時候,它就像中國的「萬里長城」一樣,成為具有防禦功能的「城牆」。此外,平時也能有阻擋外來者隨意進入都市的效果。

另外一個,則是都市邊境的意義。這方面就像「柏林圍牆」@樣,是一座有著政治意味的「城牆」。在城牆的這一邊與另一邊,人們所居住的環境截然不同。

在這兩種意義裡頭,對都市而言最為重要的,應該就是做為邊境意義的市牆了,這樣的意義正深刻關係到都市本身存在的要件。
邊境意義的市牆
一座都市,也可以稱做是一個國家。

就像先前所說的一樣,市牆的內外是截然不同的環境。這裡所謂的環境是從法律上來說的,法律用於定義每一個人的身分,像是對於這個人與其他人之間有沒有從屬的關係,是否能夠自由的遷徙,以及要付給何人多少的稅金等這些種種規定。一般來說,是由領主*或是國王制定這樣的法律,並用這個法律來統治全體的領地,但是有的都市卻例外,是由市民制定法律,並且只在該都市中適用。

在這裡,我們稍微說明一下「一般封建領土」以及「都市」之間的關係好了。我們拿「海」與「島」的關係為例。

都市在各式各樣的封建國家領土之中,就像是一個個的點。我們把領土比喻為海,而都市比喻為島,要想渡海,則需要船隻,封建領土的法律就像是船隻一樣(叫做「大陸法」)。相對來說,我們就把每座島想成是獨立的國家,而在當地所通行的,就是「都市法」。

被海岸線(市牆),所包圍著的島(都市),一開始其實完全不存在,放眼望去能見的,只有大海。沒錯,應該還要有可以做為島的基礎的———岩石。透過緊緊依附岩石,人們開拓出了陸地,創造出了環境。

但是,大海之神(領主)是反對「創造出陸地」這種事的。海神只希望人們能夠隨著自己的意思,乖順地被安置在海上,但人們卻又不願意時時順從著他人(這裡指海神)的意志而生,於是便想盡辦法,想要逃出海神的手掌心。當大浪拍打,海嘯襲捲而來,他們想要擁有的,是一個不會溺斃的場所;而都市,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在邊境之外的地方,是封建領主所統治的農村。農民在這裡,實際上和奴隸沒有兩樣,他們不能離開自己的土地,想要變換職業,更是不被允許。

相對於農民,居住在都市中的人們,可以自己選擇職業,也享有自由旅行的權利,審判市民的機構是由市民代表所組成的法庭,而由市民身上徵收的稅金,也花用在維護都市的經費上頭。

市牆創造出了這樣一個獨立的空間,而得以出入這個空間的門戶(市門),就是守護這份獨立自主的關卡。
防禦意義的市牆
都市擁有市牆,就好比住家擁有外牆是一樣的道理。它能夠讓都市抵禦外來的人們。都市裡有富裕的商人,也有歷史悠久的教會,一個像這樣的地方,自然會累積相當的財富。

舉例來說,在馬庫斯堡之中,聖瑪爾谷大教堂供養著自古流傳下來的聖

髑*(relic),富有的商人家中擁有寶物,工匠製作的金銀工藝品,港口的倉庫裡頭則匯集了來自諸國各式各樣的物產。

蠻族正是會為了要奪取這些財產而攻擊都市。

在黑暗時期**裡,各種民族縱橫在歐洲大陸上(請參閱下一節)。日耳曼人(German)的各支民族、匈奴人(Huns)、維京人等,這些外來民族對於殘存自羅馬帝國的都市,時而進行破壞,時而進行掠奪。但是,能夠防衛這樣的破壞行動的羅馬軍隊,卻已經不復存在了。

居住在都市裡的人們,因而不得不起身捍衛自己的家園。市牆就是為了抵禦這些異族來襲所建築的,並且常被補強、再擴建,為了築起這些市牆,便需要大量的經費。而市牆最初是由大主教、皇帝,或是其他的封建領主所建造,他們同時也是都市的統治者。

最終,都市歸由市民自己所掌控,而市牆的修補或是興建的工程,便也轉由市民本身來完成。
民族的遷移與都市的外敵
因為在黑暗時期所發生的民族大遷移,造成既有的都市幾乎被破壞殆盡。許多都市就如同廢墟一般,甚至也有都市遭到了完完全全的毀滅。

由羅馬帝國統治的時代開始,北方的日耳曼人因為嚮往羅馬人的文化,便不時的往南方遷徙,並與羅馬人發生了零星的衝突,其中也不乏有日耳曼人被羅馬軍隊兼併。在羅馬帝國的末期,日耳曼人的遷徙更加頻繁,終於形成了一股足以促使羅馬帝國滅亡的勢力。

日耳曼民族遷徙的原因,並不只有對於文化方面的渴求而已。有的民族是因為受到其他民族遷徙的影響,或是受到其他民族的侵襲,為了逃難所以開始遷移。特別是被稱做「侵略」的大規模遷移,其發生的原因,是來自東方異族匈奴人的入侵。這支被稱為「匈奴*」的民族,據信為「胡人」的後裔之一,他們組織成帝國的型態,一直入侵到義大利,使得歐陸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為黑暗時期後半增添色彩的,是維京人。他們駕著吃水較淺的船隻,深入到河川的上游,對河川沿岸的都市進行肆無忌憚的掠奪。維京人在一開始的時候或許並不是打著掠奪的本意而來,但最後卻多半仍然以展現武力作收。

匈奴人也好,維京人也好,像這樣充滿機動性的侵略行為,已經成為一座都市最大的恐懼了。「匈奴人來了」或是「維京人來了」,就像是聽到「鬼來了」一樣,同樣地教人不寒而慄;只因從來就沒有能夠挺身而出,並足以抗衡他們的對手出現。

但是,匈奴人與維京人在侵略的方式上,卻有著天差地別。匈奴人基本上,是以奪取眼前所有的一切為目標,他們甚至就連人命也不放過;而相較之下,維京人卻是以貿易為前提,只不過,他們要是得不到錢的話,也會發動掠奪。維京人認為,與其進行大屠殺,倒不如攻下都市然後要求贖金,會來得更好,或者,乾脆成為這座都市的統治者。

縱然如此,都市也不全然只是被攻擊的一方而已。就算是在匈奴人的侵略之後草木不生的都市,依然會再次恢復它的容貌。曾經飽嘗對異族的恐懼的市民們,會合力築起城牆,進行武裝的訓練,做好準備。而從維京人的身上,他們也學到了新的築城技術,以及用市牆進行防禦等新方法。

市民們也能夠理解到,最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既然已經沒有守護都市的軍隊,守護的工作就非得自己來不可,築牆也好,出兵也好,都要靠市民本身。將來自各方的收入化為手上的武器,市民們武裝起來,挺身而出,這份努力,在最後終於凝聚成為了都市獨立的力量。
市牆的組成
牆是由:市牆本體、塔,以及市門,所共同構成的。
市牆

市牆是由石材所堆砌而成。

在馬庫斯堡裡頭,因為有遠從羅馬時期就留存下來的建築物,所以人們就將凱旋門或是議會堂之類的石造建築物解體,再以所得的石材,製作出最原始的牆體。隨著羅馬帝國的衰亡,這樣的石造建築技術也跟著沒落了,因此中世紀的建築,是以木造為主體。但是,以木材製作而成的牆體,一旦發生火災,那就完全沒轍了。所以人們還是會用上殘餘的石材,或是在沒有石材的時候,前往近處的山頭開採,來築成牆體。

燒製磚瓦的技術因為工程相當複雜,馬庫斯堡到十二世紀之後,才會熟稔這門工藝。

就因為如此,石材稀少,技術也不足,所以無法做出更為高聳的牆體。為了不讓別人一下子就能翻越,勉勉強強將城牆築到了約三公尺左右的高度。在厚度方面,也因為石材的形狀不一,從二十公分到五十公分都有,可謂不一而足,在牆體比較薄弱的地方,若用重一點的槌子敲擊,甚至就能夠開出一個洞來了。

在牆體的總長度部分,既缺乏石材的精密加工技術,石材來源也很貧瘠,在這樣的情況下,總是做不出夠長的城牆。像馬庫斯堡,因為河川沿岸的地方不需要有牆體,所以總長度大約是三公里左右而已。

後來就是靠都市盡力,由市民親手來補強市壁,最後市壁的高度終於達到六公尺,厚度也超過了一公尺。新造部分是以磚瓦交錯在其間接合而成,這個方法對於抵擋來自於橫向的衝擊而言,可說是特別下了一番功夫。

市牆的長度,同時也決定了一座都市的大小。

倫敦的發跡處,是今日被稱做倫敦城區(the City)的地方(見前頁圖示),這裡的面積據稱為一英里平方,至多也不過三平方公里而已。在中世紀結束之時,當時號稱最大的巴黎,也只有僅僅八平方公里。

而以城牆來說,因為靠河川沿岸的部分不需要建造,所以全長也差不多就在八到十公里而已。不過在高度上,因為後續建築技術的提升,倒是由初期的二公尺,而成長為五到六公尺。

這裡所提供的是倫敦以及巴黎的地圖。在倫敦的地圖上,我們一看就可以知道,古代倫敦只佔現今倫敦的一小部分,而且是最靠東邊的區域。但是這個狹小的地方,卻是倫敦的發祥地。

古巴黎的狀況也是一樣,只佔了現今巴黎中央的一小部分,而現在是巴黎中心的西提島(Iie de la Cite),原本這座島的本身就是巴黎。以範圍來說,大約是巴黎聖母院(Cathedrale Notre Dame)到王宮(現在成為高等法院〔Parlement〕)之間而已。

我們從這些地圖上也可以了解到,都市並不會永遠都是一成不變的大小。商業的繁榮、王宮的設置、人口的增加,種種的理由使都市因而膨脹;伴隨著的,就是都市的城壁也漸漸地進行擴張。而且,因為工程耗時頗多,所以常常一年到頭,市牆的各處都是處在施工的狀態之中。
市牆之塔

牆體的構造不是平坦的。在轉彎處或市門的部分,亦或是在長距離的牆體中段,都可以看到有一些塔穿插其中,這些塔可以用來瞭望或當作鐘樓,亦或市門的警戒功能等等,就其他方面而言,也含有增加牆體強度的意味。

塔與塔的間隔大約在三十到四十公尺左右,這和弓箭的射程距離有關。

戰鬥時,塔中會有石弓L待命,對接近該處的敵人發射弓箭。但是,如果塔與塔之間的間隔過大,市牆就可能因此直接受到攻擊。只以磚瓦所堆砌而成的部分市牆特別脆弱,如果這些地方被破城槌像是撞鐘一樣的敲個不停,就一定會崩塌掉,所以就要從塔上發射弓箭來回擊市牆所受到的攻擊。但是當間隔太大的時候,箭就射不到中間的部分了,因此塔的間隔必須要維持在固定的距離才行。

在馬庫斯堡中,塔與塔的間隔保持在三十五公尺。我們大概可以從這樣的距離看出,石弓兵的臂力在中等的程度。

在塔的上頭,有著可以讓弓箭發射,被稱作「射孔」的窗口,這個部分也是盡可能做得比較小,只留下大約夠架上石弓的橫向、細長的空間而已。因為若是做得太大,就有可能會被投石器所射出的石塊(在那個時代,威力大致相當於大炮)擊入,而遭受意想不到的損害。石弓的形狀將會決定射孔的形狀。在時代的演進之下,火槍出現了以後,射孔也就隨著火槍的種類而產生變化。

早期的塔,用來做為射擊位置的意義,比增加抵禦的功能要來得多,其後方也做成開放的形式。從塔的中間架上梯子,戰鬥的時候還會再加上踏板來組合運用。漸漸的,塔的形狀越來越完整,也有了不同的樓層,並使用階梯攀登其上。此外,在市牆的厚度增加之後,上方也設有凹陷處做為通路,不只在非常時期使用,在平常時,也可以做為活動之用。

身為市民,具有保護市牆的義務。他們以輪班的方式,日夜進行守望。在轉彎處的塔會做得特別的高,目的是為了能夠看到更遠的地方。在市牆的內側,設置有可以登上市牆凹陷處的階梯;在市門的兩側,同時也設有梯子。而擔任警備的市民,手中各自握著石弓,一刻也不容許有絲毫鬆懈。

jaybaggioli 发表于 2011-4-6 21:41:43

斑竹辛苦了

iceop 发表于 2016-7-10 15:42:08

没了……好失望,但辛苦楼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书推荐 图说中世纪都市 目录